新華社廣州7月29日電(記者王攀)由中國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工程29日全面完成了海上作業,這標誌著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圓滿結束。隨後,執行本次試採技術服務的鑽井平臺“藍鯨Ⅰ號”將起航返回位於煙臺的母港。
本次試採作業區位於珠海市東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試採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截至7月9日14時52分,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採連續試氣點火60天,累計產氣30.9萬立方米,平均日產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獲取科學試驗數據647萬組,為後續的科學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翔實可靠的數據資料。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試採現場指揮部指揮長葉建良介紹,7月9日至7月18日,本次試採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試採井的封井作業。7月18日後,轉入監測井作業,探測地層物性變化,確定水合物分解區域,了解儲層改變的情況以及水合物分解波及的地層空間範圍。7月29日,試採現場指揮部成員已全部撤出。
葉建良介紹說,這次試採成功是中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佔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採。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中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歷史性突破。
據介紹,下一步,中國海洋地質調查隊伍將加大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力度,為產業化提供資源基礎;加大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研究力度,為產業化提供技術準備;依靠科技進步保護海洋生態,為產業化提供綠色開發基礎;研究勘探開發管理規範性文件和產業政策,為產業化提供相關保障。(完)
看中國|2022-07-04
看中國|2022-07-04
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和国家信息中心近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全生命周期参与打造具备公园城市特征的特色数字城市,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公园城市+数字城市建设天府经验,联合申报有关奖项和示范案例,并进一步在数据资源整合、数字产业生态构建、...
看中國|2022-07-04
又是一年毕业季,不少从外地前来求职的毕业生,免费住进了天府新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据悉,天府新区“蓉漂”青年人才驿站为来新区就业创业的外地青年人才提供单次7天免费入住服务。人才驿站可同时可以容纳28人入住,每个房间都有两到三张单人床,配有...
看中國|2022-07-04
看中國|2022-07-04
看中國|202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