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医疗人员进入隔离病区。 重庆援鄂医疗队供图 摄
中新网重庆2月1日电 题:(抗击新型肺炎)援鄂医生一线救治的第一个“24小时”
中新网记者 刘贤
1月30日晚8点半,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援鄂医疗队的罗玲医生正式开始在湖北孝感中心医院治疗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病人。31日晚8时许,她在电话中向中新网记者回顾这第一个“24小时”,最深切的感受是“医生护士真的是不容易,尽心尽力,都把自己的小家舍弃了”。
41岁的罗玲是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副主任。该医院14人的援鄂医疗队30日抵达孝感,简单安顿后就开始对接工作。当日晚8点半,夜班开始。作为组长的罗玲当然地将自己安排在了第一个夜班。
“一开始还是忐忑的,因为此前没有接触过确诊病人,听说有医务人员被感染。作为医生还是必须迈出这一步。你不去,谁去?”罗玲在电话中语调轻松,但时不时地发出“嘶——嘶——”的声音。当地气温只有2摄氏度,宿舍没有空调。一眼望去,一排柜子、上下铺的铁皮床、薄薄的被子,都泛着冷光。
了解病人情况,哪些发烧、哪些血糖血压情况不好,与当地医生交接,学习医嘱和病例系统的用法……工作紧锣密鼓地排开。值夜班时,一个医生要管30多个病人,早上查完房才能走。
查房就得花几十分钟穿防护服。“衣服和手套都是好几层,口罩紧紧地压在鼻梁上,全身都被裹起来,跟往常看周围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听力下降、呼吸费力、做什么动作都很困难。”罗玲说。
病人大多数情况较好,也有部分情绪不稳。“他们很可怜,待在病房好几天,很难受、很压抑,没有亲人陪伴,很需要医生护士疏导心理。”罗玲说,有两位病人是夫妻,四五十岁,病床相临,仍然很想出院。介绍从重庆来支援的医生时,他们非常高兴,双手合十着感谢。因为医护人员紧缺,援鄂医疗队的到来是“及时雨”,带来希望。
查房一般是早上八九点钟,但31日当天医护人员们要互相认识、鼓劲,所以安排得较晚。罗玲做完、吃饭,已是下午1点。
休息时,队员们讨论最多的还是疫情:今天确诊病人多少,发展态势如何,是不是严格隔离了……他们下班后就回住的地方,尽量减少接触。
“我们互相都当作疑似病人对待。”罗玲解释,不是真的疑似病人,但要保持一定距离。因为都在一线治疗病患,“万一有人倒下,不至于‘全军覆灭’吧”。
第一个“24小时”过去,罗玲最深刻的感受是:抗“疫”过程中,不论是孝感本地的、还是外地去支援的医生护士,都是舍弃自己的小家,投入到这场“战斗”中。大家都在医院住着,自我隔离,救助病人。
这支14人的医疗队中,12位是女性,包括两位“90后”。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她们,那就是坚韧。”罗玲说,她所在的科室有4位都在奔赴湖北前两天将长发剪短,以便更好地做防护。她没时间去理发店,就自己在家剪。
试问归期未有期。
“我们没有定回去的期限。”罗玲说,医护人员紧缺,没有替换的队伍。作为组长,她也担心时间久了,年轻同事的心理情况,“在这场战斗面前,医生护士不是万能的,也会有无力感、挫败感”。
援鄂才刚刚开始。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医疗物资出现短缺。“我们医护人员的困难是身体上的,累一点、苦一点。只要口罩、防护服等‘武器装备’是齐全的,我们就能毫无顾忌地上‘战场’。”
最后,身处抗“疫”第一线的罗玲,想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传递一个信息:医生治疗已经是抗击疫情的最后一关,付出的代价(人力物力)是最大的;早发现、早隔离、切断传播途径,才是成本最低的;“我们矢志把好最后一道关口,但可能付出的是血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