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文化 | 高适、岑参、贾岛、李商隐……同是蜀中宦游人

亚太日报

text

唐代,由于巴蜀独特的战略地位,边塞诗人高适、岑参,苦吟诗人贾岛,还有和杜牧合称“小李杜”的李商隐,都曾长时间宦游蜀中。

高适

高适(701-765),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青壮年时期,高适曾游历与从军边塞。天宝十五年(756)经安史之乱,随唐玄宗入蜀。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五月,高适59岁自长安再度入蜀,出任彭州(今四川彭州市)刺史。此年岁终,友人杜甫到成都寓居西郊,互有唱和之作。次年,高适改任蜀州(今四川崇州市)刺史。

上元二年(761),杜甫定居于成都西郊草堂,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有“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之句,末云“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他将自己的际遇与杜甫相比,为友人之落魄而鸣不平。此年,高适到成都与杜甫相会于草堂,杜甫作数诗以纪。

唐代宗宝应二年(763)二月,高适63岁,迁任剑南节度使,次年春离蜀还京。杜甫送别时作《奉寄高常侍》:“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高适的创作高峰期已过,晚年在西蜀忙于政务与军事,作诗不多,有《赴彭州山行之作》、《春酒歌》、《酬裴员外以诗代言》、《赠杜二拾遗》等篇。离蜀一年后,高适于京都去世,杜甫《闻高常侍亡》云:“独步诗名在,只令故旧伤。”他们在蜀中的友谊,成为诗坛佳话。

岑参

岑参(715-769),江陵(今属湖北)人。天宝三年(744)进士及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此后,他两次随军出塞,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十一月,岑参51岁,由京都出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他在《酬成少尹骆谷行见》云:“五马当路嘶,按节投蜀都。”因蜀中变乱而未能成行。

大历元年(766)二月,相国杜鸿渐受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平蜀乱,岑参被荐为职方郎中兼侍御史随同入蜀;六月过剑门关,七月抵达成都。次年,岑参任嘉州刺史。大历三年七月,岑参在嘉州罢官东归,至川南逢盗乱,遂改变计划而返回成都。次年,岑参55岁,客居成都,卒于旅舍。

他在蜀中作诗数十首,多描述蜀中奇丽之山水,诗艺再臻高境,如《早上五盘岭》、《利州道中作》、《入剑门作》、《江上阻风雨》、《登嘉州凌云寺作》、《东归发犍为至泥溪舟中作》等篇,皆表现出长于写景,风格瑰丽峭拔的艺术特色。在其去世前夕作的《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诗云:“三度为郎便白头,一从出守五经秋。莫言圣主长不用,其那苍生应未休。”这是诗人蜀中生活的总结。

贾岛

贾岛(779-843),字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县)人。早年落魄为僧,后还俗。唐文宗开成二年(837)九月,贾岛59岁,因事责授遂州长江县(今四川蓬溪)主簿,自京都长安入蜀,其寄宰相令狐楚《赴长江道中》诗云:“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长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

十月,他到东川治所梓州(今四川三台),东川节度使杨汝士大加礼遇。冬日贾岛到长江任上,令狐楚送来寒衣,其《谢令狐相公赐衣九事》云:“长江飞鸟外,主簿跨驴归。”

在任主簿期间,贾岛于吏事甚勤奋,有《题长江厅》云:“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开成五年,贾岛62岁,九月在长江县任满,迁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在普州,他访问族侄鉴玄和尚,其《访鉴玄师侄》有云:“维摩青石讲初休,缘访亲宗到普州。”此地给贾岛印象甚好:“三年未省闻鸿叫,九月何曾见草枯。寒暑气均思白社,星辰位正忆皇都。”(《巴兴作》)

贾岛以苦吟著称,其诗以意为主,苦语平淡,却甚深刻。他入蜀以来已是创作晚期,困于吏事,可考之诗存十余首。唐武宗会昌三年(843),贾岛于司仓参军任终于普州官舍,葬于普州岳阳山,墓在今安岳县城南郊安泉山。贾岛为纪念其在蜀生活,诗集名为《长江集》。诗人李洞《贾岛墓》云:“位卑终蜀士,诗绝占唐朝。”

李商隐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二年(837)进士及第。唐宣宗大中五年(851)七月,河南尹柳仲郢受任为梓州刺史、东川节度使;李商隐时年40岁,柳仲郢辟为节度使书记,十月改判上军,检校工部郎中。李商隐时值妻子王氏去世,其《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云:“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他带着伤悼的心情入蜀。

此年冬,因西川狱事,朝廷临时派遣李商隐前往成都推问查劾。他在成都作有《武侯庙古柏》和《杜工部蜀中离席》等诗。次年,他回到东川节度使治所梓州,四月因西川节度使杜悰迁任淮南节度使,他奉柳仲郢之命前往渝州(今重庆)送行,得游巴渝山水。

大中七年十一月,李商隐在梓州编定文集《樊南乙集》,序有云:“三年以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他捐献俸禄于慧义精舍经藏院石壁刻《妙法莲花经》7卷,并撰有《唐梓州慧义精舍南禅院四证堂碑铭》。

大中九年,李商隐44岁,因柳仲郢在东川政绩卓著,朝廷任为吏部侍郎;年末李商隐随柳仲郢离蜀还朝。利州(今四川广元)之北的筹笔驿乃蜀汉时诸葛亮北伐中原时筹划军事之处,李商隐经此地作《筹笔驿》来怀念这位蜀相,诗云: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

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在入蜀前,妻子王氏之死,标志着李商隐诗歌创作高峰的结束,但他在东川五年的创作成就仍是很重要的,共有诗文各数十篇,且有不少名篇。《夜雨寄北》即是在东川怀念友人之佳作:“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其他如《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井络》、《利州江潭作》、《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西溪》等篇也是艺术水平很高的作品。


参考文献: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四川卷》

(来源:微观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