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基輔6月12日電(國際觀察)烏克蘭:波羅申科計劃能否帶來和平(詳版)
新華社記者張志強
俄羅斯外長拉伕羅夫11日說,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路線圖”是解決烏克蘭問題的基礎。“路線圖”內容包括建議停火和在各方之間展開對話等。那麼,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幾天前提出的烏克蘭東部和平計劃是否與“路線圖”完全一致?
分析人士指出,“路線圖”與波羅申科的計劃有一定的吻合之處,但後者拒絕與影響烏東部局勢的民間武裝對話,這成為該計劃的一個“硬傷”。如果烏政府與民間武裝不能相互妥協,那麼和平計劃可能難以完全奏效。
(小標題)緣何提出
波羅申科6日在法國參加諾曼底登陸70週年紀念活動期間會晤了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三國領導人,與他們商討了烏克蘭東部和平計劃,並在7日的就職演說中正式提出這一計劃。
該計劃的主要內容有:非法武裝人員放下武器,身上沒有命案的可以得到特赦;為俄羅斯雇傭兵提供回國通道;在東部地區進行和平對話;提前舉行地方選舉;進行一攬子經濟改革。
觀察家認為,在總統選舉獲勝後,波羅申科首次發表講話就已明確表示,要給烏克蘭帶來和平。他如此重視恢複國內和平,當然是有原因的。
長達半年的國內動亂和持續近兩個月的武裝衝突不僅給烏克蘭經濟造成重大損失並導致大量人員傷亡,還嚴重影響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廣大民眾強烈希望新的國家領導人儘快結束這種混亂局面,恢復正常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秩序。
與此同時,烏國內要求制止流血衝突的呼聲越來越高。近期,不斷有人到烏克蘭議會和政府大樓前舉行抗議集會,要求當局停止在東部地區採取軍事行動。西部地區甚至有士兵的母親躺在馬路上,阻擋滿載士兵的軍車開赴東部前線。
分析人士指出,波羅申科提出東部和平計劃順應了形勢,迎合了許多人的願望。
(小標題)如何落實
在落實和平計劃方面,波羅申科準備採取雙管齊下的策略。首先,他想謀求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利用最近訪問法國的機會,波羅申科與歐美領導人進行交流,得到了他們的支持。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雖然是非正式接觸,但他也不失時機地爭取到了對方的理解和支持。
其次,波羅申科在國內將首先解決交戰地區百姓安全和難民安置問題。他10日與國家安全局、內務部、國防部和緊急情況局的負責人討論了上述問題。為避免在開展“反恐行動”的地區出現新的傷亡,他責成強力部門領導人為希望離開的平民創造一切必要條件,其中包括建立“人道主義通道”。他還責成烏克蘭政府組織好在交戰地區疏散平民的工作,要求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府安置好疏散出來的平民。
波羅申科8日在會見三方聯絡小組代表時表示,一週之內應該在烏克蘭東部地區實現停火,但他未提及如何實現停火。眼下,衝突雙方仍在繼續交火,一週內能否停火很難預料。
(小標題)前景未卜
儘管烏克蘭局勢出現了一些積極事態,但波羅申科的和平計劃能否完全得到落實仍是一個未知數。
為希望撤離交戰地區的平民建立“人道主義通道”的決定得到俄羅斯方面的讚許,同時也引起俄方的警覺。俄外長拉伕羅夫10日表示,他堅信烏方的決定不是為了讓軍方放手大幹而精心布的局,但這一表態顯然在提醒烏方不要耍花招。
由於烏克蘭官方一直指責民間武裝利用平民作掩護導致烏軍方難以開展清剿行動,有輿論認為,烏當局為平民設立“人道主義通道”是為了隨後更順利地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一舉消滅民間武裝。
波羅申科公開表示,如果沒有俄羅斯的配合與支持,東部問題難以獲得解決。然而,要想得到俄羅斯的全力支持,就必須滿足俄方的主要條件——停止軍事行動,同包括民間武裝在內的東部各方對話。
雖然烏克蘭官方未明確宣佈停止“反恐行動”,但近幾天烏東部地區武裝衝突的規模和強度明顯下降,這或許是尋求俄方支持的一個姿態。
不過,波羅申科在提出和平計劃的同時強調,絕不同民間武裝進行談判。這恐怕是和平計劃的一個“硬傷”,因為把對東部局勢有很大影響的民間武裝排除在外,和平計劃將難以實施。
觀察人士指出,停火只是解決東部問題的前提,更重要的是接下來的談判。當局的主要談判對象恰恰應該是它目前表示拒絕接觸的對象,因為正是這些人左右著當地局勢。如果無法與左右局勢的人對話,徹底落實和平計劃就無從談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