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2020年年会现场。 李明明 摄
中新网郑州11月20日电 (李明明)“因为‘蓝天保卫战’郑州任务非常重,今天看到当地秋高气爽,应该说看到了明显的进展和效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在19日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2020年年会上表示,“蓝天保卫战”要良性循环,目前需要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
当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2020年年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本次年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分会和郑州大学主办,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创新发展”,来自全国的近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围绕此次大会主题,分别就《对“十四五”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和建议》、《新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全面绿色转型》等作主旨报告,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思想、理论、实践和模式等方面的前沿现状和探索方向,充分调动了与会人员的探讨热情。
贺克斌在发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碳中和目标下的蓝天保卫战》报告演讲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内容非常丰富,民众讲大气污染治理现在都喜欢用“蓝天保卫战”,但在“蓝天保卫战”中,臭氧污染已经开始冒头了。
“我为什么提到郑州?因为郑州压力非常大,但在供暖期还能出现这样的效果,证明基本减排有一定成效,但臭氧的浓度在连续上升。”贺克斌说。“很多民众问为什么臭氧会升高呢?最核心的从减排的角度来讲,它是氮氧化物和VOC协同的比例,从技术和监督上比较难,所以就会造成这样的局面。目前能看到越来越多的蓝天,主要靠的是二氧化硫和PM2.5减得多,但是氮氧化物减得慢,挥发性有机物减得太少。”
所以,“蓝天保卫战”需要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也就是大气环境与气侯治理的协同,“如果这个实现的话,“蓝天保卫战”就走上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此外,本次会议的召开,总结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研讨出众多创新探索道路,强化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有效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间的交流合作。
“我觉得对于不同的社会个体,生态文明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美丽中国建设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郑州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牛文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