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又一次拉開大幕。
雖然此前曝出了種種巴西準備工作“不靠譜”的消息,但一場藝術想像力充沛、文化氣息濃郁、將迷人的本土元素發揮到極致的開幕式還是令不少人大呼過癮。
這風情萬種的開幕式,你真的看懂了嗎?也許,關於裏約奧運會開幕式,你不知道的都在這裡。
他人眼中難懂的圖案,巴西人心中的瑰寶
數學不好的朋友們,開幕式開始時可能會陷入深深的恐慌……
為啥?因為到處都是幾何圖形啊!
說認真的,巴西人為啥在舞臺上呈現出如此多各式各樣圖案呢?
因為這些圖案在巴西人眼中可是瑰寶,這裡面可是有他們的審美和歷史。
“開幕式上鮮豔紅色的幾何圖案,展現了巴西原住民舞蹈、狩獵和舉行各種儀式,這些抽象而極富含義的壁畫就是來自著名的卡皮瓦拉山。”北京大學巴西文化中心副主任胡續冬說。
卡皮瓦拉山,這個位於巴西東北部的山區曾是南美大陸最古老的居民的棲息之所,洞窟裏有一批繪製於公元前1.2萬至前4000年期間的壁畫。
這樣就好理解了吧?沒錯,這些圖案對於巴西人的意義就相當於甲骨文對於中華文明的意義。
當然,說到開幕式上的設計和巴西人心中的瑰寶,不得不提到一位大師級的人物——奧斯卡·尼邁耶。
知道“建築界的畢加索”是誰嗎?對,就是他!他不僅是巴西首地巴西利亞的締造者之一,還負責設計了位於紐約的聯合國總部大樓。1988年,尼邁耶被授予普利茨克建築獎,這可是建築界的“諾貝爾獎”!
此外,他還是全世界堅持工作到最高齡的設計師。出生於1907年的尼邁耶在年過百歲時還醉心於設計。2007年,時任巴西總統盧拉在尼邁耶百歲生日這一天宣佈次年為“尼邁耶年”,巴西境內所有尼邁耶設計的建築都獲得等同於歷史文化遺產的地位。
那麼本屆奧運會開幕式和尼邁耶有關嗎?當然!開幕式演奏巴西國歌時,禮儀臺和表演臺的設計就是受到了他設計作品的形狀和曲線啟發。
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搜索一下布爾卡、佈雷·馬克思、富蘭克林·卡薩羅和澤拉爾多四個名字,你會發現,原來巴西的天才設計師是如此之多,而他們的代表和符號也分別都在開幕式中得到了體現。
他人耳中的“波薩諾瓦”,巴西人心中的音樂巔峰
如果不邀請運動員們聽著桑巴起跳,如果不奏起充滿南美熱情、卻又具有小清新調調的“波薩諾瓦”,如果不展現一把狂歡節上的絢麗激情,又怎麼能夠讓人感受到這是一屆在巴西舉辦的奧運會呢?
音樂在巴西文化中處於核心位置。既有葡萄牙的宮廷範,又有非洲野性元素,裏約奧運會開幕式成功詮釋了這是一座能“看得見聲音”的城市。
很多人將桑巴當做是巴西音樂的代表,但看過開幕式後,很多人可能會愛上另一種調調——波薩諾瓦音樂。
單說這種音樂,大家可能有點陌生。那咱就說開幕式上最大的福利吧——巴西“國寶級”名模吉賽爾·邦臣,她演繹的《依帕內瑪女孩》就是在全球最為經典的波薩諾瓦。
“這首歌經典到什么程度呢?”胡續冬說,這首歌在半個世紀以來被無數人演繹、無數人傳唱,各種語言的版本相繼問世,世界各國的搖滾音樂家、民謠音樂家都在唱這首歌。
巴西人對這首歌有多么熱愛呢?
在奧運會的新聞中心、比賽場地甚至媒體班車上,無線網絡的用戶名都是“依帕內瑪”;本屆奧運會和殘奧會吉祥物的名字“維尼修斯”和“湯姆”用的就是這首歌曲的創作者維尼修斯·德莫賴斯和湯姆·若賓的名字。
為什么這首歌能在巴西如此火爆?
“確切地說,巴西有各種奇奇怪怪的音樂,但只有從波薩諾瓦開始,巴西音樂才真正走向了國際唱片市場。”胡續冬說。
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波薩諾瓦風靡全球。“現在咱們國內小資一點的酒吧咖啡廳都經常能聽到波薩諾瓦音樂最有名的作品《依帕內瑪女孩》。”巴西“雷達中國”公司創始人熱娜說。
正如梅雷萊斯在此前的新聞發佈會上強調過的一樣,“在裏約舉辦奧運會,如果不提狂歡節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因為狂歡節早已是這裡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高挑、古銅色皮膚、年輕、可愛,這個來自依帕內瑪的女孩輕輕走過,而她走過時每一個人都不禁驚嘆……”
此時的巴西,無數人哼起這首歌。
他人眼中的“群魔亂舞” 巴西人心中的“以舞止戈”
沒錯,開幕式的舞蹈很“巴西”!
表演進行到第五部分,整個舞臺忽明忽暗,聲光舞步彼此浸潤,桑巴等舞蹈和巴西流行音樂在舞臺上輪換,涌動著一種搏動的能量,這是來自貧民窟的聲音。
男孩在方型房間上舞動,他是克裏斯蒂安·帕西尼奧,近幾年巴西舞蹈競技中的勝出者,他演出的這支舞曾令整個裏約瘋狂。伴隨著舞蹈的是歡快的說唱:“我只想在我出生的貧民窟過得愉快。”
這就是巴西最獨特的貧民窟文化,發自底層的節奏和吶喊,真實而蓬勃。巴西的舞蹈處處充滿著掙扎的力量,跳出的律動美麗又危險。
兩名說唱歌手隨後站到了舞台中央,她們唱出捍衛婦女權利的歌曲,舞者在體育場中央上演一種霹靂舞和巴西戰舞(卡波耶拉)的混合舞。他們共同演繹著這樣的吶喊:“看看和聽聽這個黑人姑娘吧。關注爭取權利的呼喊,尊敬我們為增權而戰的運動。”
流動的火焰“點燃”了體育場,全場光線暗下來,只看到點點火光在互相對抗,舞者手持矛槍、利劍、火把……透露出一種不安的情緒。
點火的劍陣雙方,“MARACATU(巴西特有的民間舞蹈。該舞音樂中融合有葡萄牙、原始部落和非洲音樂特色)”在挑戰“BATE BOLA(裏約熱內盧郊區典型狂歡節的特色舞蹈。BATE-BOLA”人群在狂歡節期間外出一邊敲鼓,一邊嚇唬往來路人)”。
打鬥中,整個體育場開始顫抖,當今世界異見和不寬容似乎愈演愈烈,此刻他們在向世界表達他們的看法!
爭議始終存在,我們該何去何從?
“讓我們求同存異!”巴西著名歌手彈著吉他,呼籲全場觀眾伴隨《熱帶國度》的歌聲共同起舞。
當1500名表演者上場,人們仿佛在歌聲中探尋到了“求同存異”的辦法——跳舞。
他人眼中的貧民窟,巴西人心中的藝術搖籃
在電影史上,因為《上帝之城》太過出名,很多人把販毒、暴力和槍戰的標簽貼給了裏約熱內盧的貧民窟。
“我抽煙、吸毒、搶劫、殺人,是一個男人”!這是電影《上帝之城》裏面的臺詞,這裡一直被渲染成“魔鬼也會嘆息著轉身”的地方。
在開幕式中,專門有一個環節卻是“來自貧民窟的聲音”。很多人可能會很不理解:巴西人為什么要把這樣一個符號向全世界展示,這是要“自黑”嗎?然而,是摘掉有色眼鏡的時候了。
在巴西孔子學院工作的喬建珍曾經去貧民窟參觀,坐著纜車,看到一些人在貧民窟的房頂上曬太陽,悠然自得。因為裏約平地不多,一些貧窮的城市後來者只能去山上蓋房子。
“所謂貧民窟就是窮苦百姓居住的地方,其中很多都是善良的普通百姓。”喬建珍說。
貧民窟裏誕生過足球天才、塗鴉藝術家、音樂神童……他們向世界釋放出了巨大的創造力。
貝利、羅納爾多、內馬爾……他們都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超級球星;開幕式開場歌曲演唱者路易斯·梅洛蒂亞也是出身貧民窟,憑藉自己的音樂才華一步一步走出來,最後成為桑巴音樂的靈魂人物。
“貧民窟醞釀著巨大的藝術潛力和創造力。”胡續冬說,在裏約,很多桑巴學校建立在貧民窟和城市的交界處,有時候一個桑巴學習就匯聚了一個貧民窟的音樂和舞蹈人才,而這些人是一個城市最盛大狂歡節的基礎。(執筆記者:李放;參與采寫:魏董華、高潔、史林靜、劉娟、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