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6月8日電(記者馮國)正在此間參與中國宗教學會論壇的專家表示,絲綢之路首要的功能是歐亞大陸間不同地區的商品貿易和生產技術交流之路。
西北大學教授方光華說,由於不同的氣候、土壤、礦產、產業和文化,古代歐亞各國形成不同的農業和手工業產品,從而出現了交易的需要。絲綢之路是人類歷史上最寶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其首要功能是新航路開闢之前人類文明交流最重要的通道。
商品貿易的需求及其巨大利潤是絲綢之路長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歷史地看,中國出口的絲綢、瓷器、茶葉在歐亞地區有巨大的需求。西漢以後,絲綢成為這條貿易之路上的大宗商品;唐朝時,瓷器成為絲路上重要的輸出物產;宋元時期,瓷器外銷依然很旺盛,同時茶葉也成為重要的輸出品。而來自西域(或中亞)的毛織品、玻璃、寶石、香料等也為中國人所喜愛。
產品的交換還帶來生產技術的相互促進。由於巨大的絲綢、瓷器和茶葉需求,西亞和歐洲國家競相仿製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以及其他產品。尤其重要的是,還有一些重要的先進生產技術隨著絲路的開通而傳播,例如造紙術的推廣,大大加速了文明的傳播。
西北大學教授李利安說,絲綢之路不僅是以絲綢貿易為主的商貿之路,技術及其背後文明理念的交流,總體上堅持了平等互補的交往原則。不像美洲新航線的開闢,隨之而來的是武力征服與資源掠奪,絲綢之路的這種和平友好的交往秩序確保了不同文明和經濟體系的獨立並行與遙相呼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