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艾仁
中国的“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在很长时间内都相当成功,但随着奥密克戎变种毒株在上海迅速扩散,同时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放宽防疫政策“与病毒共存”,中国严格的防疫政策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
路透社的报道指出,疫情初期,对于居家隔离等防疫政策,中国人民表现出了众志成城的抗疫热情,但眼下疫情已持续了两年多,一些民众出现了“审美疲劳”,试图“躺平”,特别是在一些家庭缺少食物等日常生活所需物资的情况下。
中国当然意识到了不足之处,在呼吁保持高度警惕的同时,正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比如,京东承诺重点加大食品、母婴、药品等物资的供应力度,并加大生鲜食品库存储备。饿了么也宣布已新增2800名骑手重返岗位,努力解决最后1公里、最后1百米配送瓶颈。
除了民众的情绪,外媒还注意到“动态清零”对经济的影响。BBC的报道指出,相较于之前的变种,奥密克戎的传染性更强,但毒性更弱,严防死守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也越来越不划算。正因如此,再加上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不少欧美和亚洲国家都已经选择了“与病毒共存”。
荷兰国际集团(ING)估计,倘若上海的封控措施持续到本月底,全市GDP将损失6%左右,并对全中国GDP带来约2%的损失。为此,该集团将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预测从5%下调至4%,将中国全年增长预测从4.8%下调至4.6%。
不过,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宋铮最近与几位学者进行的联合研究显示,虽然对上海这样的一个特大城市实施封锁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武汉之后的封城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明显低于此前,即使在疫情相当严重的情况下,也就是说,中国的确在“以更高的水平、更小的社会成本”来控制住疫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则指出,虽然奥密克戎死亡率低,但是传播力强,如果大规模发生,会失去很多生命。因此目前来看,中国来还是应该坚持动态清零,逐步开放。
此外,西方媒体和分析人士还关注中国“清零”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有分析人士告诉美国之音,如果无法快速实现“清零”而继续封城,将会造成全球供应链的混乱,连累到现在已控制住疫情、正要全力复苏经济的美国与欧洲。如果欧美的经济增长因此变缓,又将回头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
另据德国之声报道,中欧商会主席伍德克警告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如果中国患个小感冒,世界其他地方的供应链都会大病一场”;如果中国的供应链受到打击,全球许多商品的供应、价格和选择都会受到影响。
部分外媒认为,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是因为老年人口的疫苗接种率偏低。中国国家卫健委上个月曾表示,虽然87%的总人口接种了疫苗,但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只有51%接种了两剂疫苗,20%接种了三剂疫苗。
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大,大规模感染仍可能造成医疗系统瘫痪,尤其是当前还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
在全球媒体和专家持续关注中国疫情之际,美国国务院9日宣布,鉴于上海确诊病例的激增以及防疫政策的限制,美方批准驻上海总领事馆的非必要人员“自愿离开”,并建议美国人不要前往上海等地。
对于美国的“无端指责”,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当天回应说,“中方防疫政策科学有效,我们对上海等地战胜新一轮疫情充满信心。对于外国驻华外交领事人员涉疫问题,中国有关部门和地方已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可能提供协助和便利。”
注意到美国指手画脚的不只中国。本月早些时候,在被《华尔街日报》问及美国认为中国“动态清零”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中国的国产新冠疫苗不是最有效的疫苗时,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直言,“太平洋区域比美国更尊重中国的做法”。
(来源:亚太日报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