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观察 | 马克龙访华:谁是与我共建美好世界的实践家?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评论员董一凡

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于1月8日开始访华行程,将成为十九大后首位访华的欧洲元首。习主席与马克龙同负定国安邦鸿鹄志,同是追寻国家复兴的梦想者,同有追求美好世界的理念。此次“习马会”将超越中法关系,构建起中法共同的发展观、改革观和世界观。

马克龙背负着法国乃至欧洲的希望入主爱丽舍宫,明确提出了“法兰西伟大复兴”的目标。然而,在欧洲乃至西方阵营里,却难以找到合适的伙伴。特朗普大搞单边和经济利己主义、忽视美欧关系、在气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耶路撒冷等问题上一意孤行,频频打脸法国与欧洲;默克尔在德国威望远不如昔,深陷组阁困局,被事务性工作和政治平衡整得焦头烂额,面对马克龙雄心勃勃的欧洲建设议程,只有口头应付却无心无力;特丽莎·梅内外完全被脱欧议题牵绊,于内在保守党两派间艰难维系执政,于外忙于应对与欧盟讨价还价,虽也喊出“英国梦”、“全球英国”的口号,但见虚不见实。因此,马克龙不远万里来华,即是希望放眼东方,寻找思想、理念和格局相近的战略家。而中法当前面临的国内任务相近,全球议题理念相通,从内政外交上升为治国平天下之道更具基础。

从国内看,中法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深化改革。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进入新时代后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经济、社会、环境、教育等领域的治理给党和国家提出更为深刻的课题,只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直面群众愈发多元的社会需求,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前进。而马克龙上任后雷厉风行地推进改革,试图重塑法国的政治活力、经济竞争力和社会保障力,在欧洲层面,马克龙认为法国与欧洲荣辱与共,应当在欧元区改革、防务一体化等议程上更具魄力,为欧洲的统一与团结添加新动力,也进一步抬升法国的国际地位。中法当前首要任务均是深化改革、回应人民更为多元化的诉求,也呼应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的“改革与繁荣”,赋予其新的内涵。

国际热度问题上,中法同具“有所作为”的抱负。十八大以来,中国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中国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前所未有地增强,在应对埃博拉、伊核、阿富汗等问题上为国际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十九大报告中,中国更发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的时代强音,预示着更为奋发有为的新时代外交。而马克龙继承和发扬了自戴高乐以来的法国外交传统,上台后空前活跃,于欧盟周边和热点问题的参与前所未有,也成为其政绩的加分项。法国认为中国是其“更重要、更可靠伙伴”。中法在国际事务上合作意愿增大,有助于扩大中法共同利益的最大公约数,让中法战略伙伴关系愈发全面。

更重要的是,习主席与马克龙有着类似的世界梦想。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宣誓,预示中国将为全世界在政治、经济、生态、安全等领域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践行维护国际秩序。而马克龙的“法国梦”也包括在全球治理领域继续作出更多的法国贡献,在气候变化、文教等方面的法式遗产得以延续发扬。因此,马克龙对十九大中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提法青睐有加,对邓小平黑猫白猫的名言耳熟能详,在西方阵营无比孤独的他与习主席找到了共同话语和前进方向。法国汉学家、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近日撰文称,中法有望借马克龙此访就建设更美好的世界达成共同立场。

中法虽然各处东西、阵营不同,但绝不妨碍习主席与马克龙总统超越意识形态和中西差异,在治国安邦齐天下的梦想上追寻更高的目标、更多的共识和更大的共同利益。中法间只要有心寻找共性,就能架起超越东西的理念桥梁。相信此次习马会将为世界贡献更多发展动力,为中法人民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


作者简介:董一凡,亚太智库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亚太日报观察专栏作者均为国际问题专家及资深新闻从业人员,长期从事国际研究和报道,他们秉承亚太日报原创、独家、深度、开放、联动的理念,以独特的视角评述当今国际大事。

(来源:亚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