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的连环杀手从这位作家的书里获取犯罪灵感

亚太日报

text

谁都没有料到,美国加州史上耗时最长、诉讼费最贵的一次审判竟然和一本书有关。

美籍华人吴志达和美国旧金山人莱昂纳德·雷克,在1983至1985,两年之间,谋杀至少25人。其中12人的残骸最终被警方找到,其余的人下落不明。被找到的12名受害人中,男女老少都有,甚至有一家三口惨遭灭门。

雷克、吴志达和他们的行凶小木屋

吴志达和雷克先将受害者绑架到密室,囚禁起来。男人和小孩会被投进焚化炉或直接杀害,肢解后扔进鸡笼喂鸡。至于女受害者,则充当奴隶,做他们的裸体“模特”,供他们拍照取乐,极尽折磨之后,一律杀掉。

几经周旋,吴志达和雷克落网。警方从雷克的一个小本子上找到其犯罪的蛛丝马迹。他们将此次行动称作“米兰达行动”。警方后来得知,“米兰达”这个名字取自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小说《收藏家》。

《收藏家》电影海报

小说主人公弗雷迪,是一家税务所的小职员,生活穷苦,性格孤僻,唯一的爱好是收藏蝴蝶标本,自诩“收藏家”。一次偶然,他遇见了少女米兰达,此后便一直窥视着她,并做一些不切实际的白日梦:

我抓住她,把她带到一所偏僻的房屋,用一种很好的方式软禁了她。她渐渐地开始了解我,喜欢我。然后我们住进一所漂亮的房子,结了婚,有了孩子和一切需要的东西。

未曾料想,命运鬼使神差地开始将他往这个美梦的方向推。弗雷迪投资了最少的钱赚了一笔巨款。有钱之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拥有米兰达。于是他购买了一座乡间别墅,并将地下室装修完美,又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个下雨的夜,弗雷迪感到机会来了。他在空无一人、暮色浓重的街道上,假借小狗被撞,引起路过的米兰达的注意。紧接着,趁四下无人,将米兰达成功挟持在车上,拉往他早已为她准备好的地下室,将她囚禁起来。

他给她置办华美的衣服、精致的香水,与她讨论艺术、鉴赏画作……他给予她一切,除了自由。

如果你以为米兰达会和所有禁室培欲题材的小说一样,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爱上弗雷迪,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米兰达一心想要逃开弗雷迪的魔掌,开始策划逃跑。

第一次,假装床坏了,等他查看的时候逃跑,被抓;

第二次,谎称自己得了阑尾炎,在弗雷迪去请医生的时候逃跑,被抓;

第三次,她写信给父母报平安,在信封里放了一块求救小纸片,信被没收……

第四次,她支走弗雷迪,准备挖一条地道,失败……

第五次,弗雷迪反悔四个星期放她回家的诺言,她用木棍袭击了他,失败……

……

最后,她放出终极大招——色诱。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

他居然是——性无能。

如果说之前弗雷迪对米兰达还有爱的话,从色诱事件开始,这爱已经慢慢开始转变成连他也无法察觉的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心理刻画入木三分,故事结局令人惊讶,读完之后让人深思。

绑架者和受害人之间究竟有没有感情?如果有,是什么样的感情?费雷迪一直声称自己爱米兰达,但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爱”吗?

震惊中外的绑架杀人案“米兰达行动”,就是从《收藏家》这个故事中获得的“灵感”。我们在此不是“表彰”这部作品为那样一个灭绝人性的犯罪案件提供了模板,而是想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收藏家》这部小说创作的成功。

1963年,该书一出版即大受欢迎,成为当年畅销书。这一成功,是作家约翰·福尔斯努力的结果,也为他接下来的创作带来信心,他辞掉教师一职,专门从事写作,他的书好到什么程度呢?“一个人没有读过他的书,简直没法开口与人交谈”。

如果说是《收藏家》让人们开始认识福尔斯的话,那么《法国中尉的女人》则将福尔斯的大名深深镌刻在了文学史上。

《法国中尉的女人》电影海报

这部作品问世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小说面临困境。两篇影响巨大的论文发表在美国期刊上,预告了小说的劫数和萧条。一篇是法国评论家罗兰·巴特发表的《作者已死》,另一篇是美国小说家约翰·巴思发表的《文学的枯竭》。

但是就在同一时期的1967年和1969年,分别有两部作品横空出世,说打破了这种悲观的论断。1967年这部作品就是我们熟知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1969年的那一部作品指的就是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这个情况在福斯特教授的《如何阅读一本小说》里有所提及。

1966-1967年写下《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房间

《法国中尉的女人》究竟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竟能给整个世界文学带来希望?这就要从这本书中的女主人公萨拉说起了。

萨拉的出场就很不寻常,她被认为是法国中尉玩弄后抛弃的“堕落的人”,这在当时保守的英国乡村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于是她受尽人们的冷嘲热讽和闲言碎语,但她并不因此而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甚至,她身上那种极富女性魅力的特殊气质竟然让一个富家子弟查尔斯为之倾倒。几次偶遇之后,两人的关系变得微妙,渐渐超出了彼此的理性控制。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剧照

萨拉出身低微,她的父亲是个农夫,但十分好面子,希望家门能够有机会兴盛起来。他见女儿萨拉聪慧过人,就竭尽全力为萨拉提供好的教育。与此同时,他又想通过购买农场而发家致富,但没想到,遭遇的却是破产。这次失败的打击太大,萨拉父亲住进了精神病院。萨拉只好自谋出路,做起了家庭女教师。

低微的身份让她只能面对现实,比如嫁给一个农夫,但受过良好教育的萨拉有自己的独立思想,不能随意接受一段婚姻。她很向往那些和她一样受过教育,能读懂她内心的男人,但因为阶层壁垒难以跨越而无法实现。

这时,就有了她和法国中尉之间的故事流传了出来。有趣的是,读者无法判断她和法国中尉之间的关系是否确有其事,“法国中尉”并不一定真的存在,但萨拉并不去与流言抗争,她缄默承认,并选择了“被世俗遗弃”,嫁给了耻辱。萨拉说是耻辱让她活着。正因为此,她获得了在她的时代里其他女人所无法理解的自由。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剧照

伴随这自由而来的就是孤独,她像被隔离了一样。但她几乎不因此而懊恼,恰恰相反,正是这种与人世和时代的疏离,让她获得了对生活的透视能力。她由此走上了追寻自身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道路。

一部精彩的小说,引人入胜的情节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要丰满,要活灵活现,约翰·福尔斯做到了。无论多少年之后,回想起《法国中尉的女人》,都会想到萨拉这样一个典型人物,都会为她那种以自己的方式对抗时代、掌握命运的勇气而感慨万千。

爱上萨拉的查尔斯曾对她说,“你不仅将匕首插进了我的胸膛,你的‘自由’还给你权利来搅动它。”最终,查尔斯也“必须跟她(萨拉)一样,在心灵上过完全孤独的生活”。正是萨拉这样一个女性引领着查尔斯和每一个阅读她的读者踏上寻求自我的自由之路。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剧照

很多读者开始阅读《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因为看过根据小说改变过的同名电影。电影荣获第54届奥斯卡多项提名,萨拉的扮演者梅丽尔·斯特里普凭借该片获第39届金球荣获最佳女主角。电影在中国一经上映便引起轰动,后来小说被引进更是好评如潮。

但电影终究不能展现小说层层叠叠的厚重,更不能将小说结局的复杂性和可能性表现出来。正是在不可替代性上,《法国中尉的女人》成了文学爱好者们绕不过的阅读对象。学者、作家止庵说,如果给一个人罗列一个很小很小的书单,《法国中尉的女人》也在必读之列。

约翰·福尔斯与他的传记作者艾琳·沃伯顿

按理说,能写出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作品的作家应该很快就成为明星式的作家才对。但事实上,关于约翰·福尔斯本人,我们所知不多。这与他的处世态度有很大关系。2003年,他在接受英国《观察家》杂志采访时表明了这一点:

我不会花很多时间去自怜自爱,我鄙视有些作家追逐声名而过着虚妄的生活。

约翰·福尔斯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处事原则和低调作风,使得他在普通人心目中的地位被低估。《卫报》曾经评论说,约翰·福尔斯的一生代表了当代英语文学的发展历程。很多当代文学大师,如拜厄特、艾柯、麦克·尤恩都表示福尔斯对自己影响匪浅,他完全是一个划时代的文学大师。

约翰·福尔斯住过的地方

如果非要对约翰·福尔斯本人做些介绍的话,只能从他的《巫术师》里的男主角于尔菲说起,因为这个人物形象最接近约翰·福尔斯本人。

于尔菲是个玩世不恭虚无主义的年轻人,为了避世来到一个岛上教书,又因为无聊透顶想自杀。

《巫术师》电影剧照

很多人是将《巫术师》当做侦探小说来读的。于菲尔在小岛上的每一次经历都可以说是一个迷局,而一个迷局的解开又引发新的迷局。结局不停逆转,让你看不到真相浮出水面的可能。但又无法停下寻觅真相的步伐。《巫术师》里说:“人类需要的是某种神秘的东西,而不是它的答案。”

《巫术师》为福尔斯引来很多争议,批评家们认为这部书冗长、复杂,主人公的性格过于幼稚。针对这些批评,福尔斯说:

现在我对最喜欢这部小说的一代人已有所了解。这是一位精神发育过于迟缓的少年写的一部小说,它应该永远保留青春期小说的原貌。我的唯一请求是应该让一切艺术家享有自由安排自己生活的充分权利。其余的人可以审查并埋葬自己的过去,我们则不行,我们一直到死都必须保持几分稚气……涉世不深的稚气,以期变成硕果累累的稚气。

如果让我选择一方来表示支持的话,我选择福尔斯这一方。不是因为我对《巫术师》多么喜爱,也不是因为我读懂了它,只是因为我欣赏一个作家不为取悦大众而写作的态度。就像止庵老师说的,福尔斯拥有读者,但他不会因为读者去降低自己,也不会因为读者放弃任何一种他想做的尝试。

《巫术师》电影剧照

福尔斯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他认为之前的那个时代的写法应该过去了。他的《巫术师》不是写给老式批评家看的,而是给年轻一代读者看的。他认为自己知道年轻一代人喜欢看什么。事实证明,福尔斯的判断是正确的。《巫术师》出版后,成了大学里的必读书,深受学生欢迎。

《巫术师》故事结构奇巧,险象环生,扑朔迷离,读来扣人心弦。书中那个作为试验场地的庄园,像是现代社会虚假泡影的缩写。主人公于尔菲身上投射了一切颓废的现代人特征:迷茫,没有爱的能力,有的只是强烈的渺小感和虚无感。他极力想寻找真实的自我,但又屡屡受挫。在与命运几次交手后,他仿佛已经从旧我中走了出来,但真的走出来了吗?或许没有。毕竟,人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

约翰·福尔斯

从被犯罪分子用来模仿作案的《收藏家》,到震撼了无数人心灵的《法国中尉的女人》,再到一个颓废的现代人的精神传记《巫术师》,约翰·福尔斯从未重复过自己。他很任性,想写的时候才写,写的时候,只写自己想写的。这样的作家,我喜欢。

(来源:豆瓣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