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追捧“神童”,小心变成被收割的“韭菜”

新京报网

text

近日接连出现的“神童”令人应接不暇。先是全国青少年科创大赛扯出一串“神童”,后又惊现一天能写2000首诗的“天才少女”岑某某,但这还没完。

这两天某益智综艺节目曝出的一份堪称“天才少年”的简历海报,又刷屏了网络:“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雪地裸跑,4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5岁开飞机绕北京野生动物园飞一圈,6岁写自传,7岁三次穿越新疆罗布泊,8岁考入南京大学,9岁北京世界机器人大赛获三次冠军,10岁一年内通过20门自考课程,11岁南京大学毕业,12岁准备同时读硕士和博士……”

这份简历亮瞎人眼,汉语里的赞叹词汇都不够用了。没错,这位“神童”就是曾名噪一时的“裸跑弟”,其背后是著名“鹰爸”。这些年来,在质疑声中,“鹰爸”带着孩子一路开挂,做到了很多同龄人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

从陈某某、岑某某到“裸跑弟”,印证了那句“网络代有神童出”。可这些“神童”总让人感觉哪里不对劲,因为他们的事迹颠覆了常识。青少年科创大赛的“神童”正陆续被打回原形,“天才少女”岑某某背后那些忽悠人的“大师们”也逐渐浮出水面,今年12岁的“裸跑弟”最终结局如何还不好下判断,但不管结局如何,所谓的“鹰爸教育”及其背后有毒的“育儿观”、“成功学”都值得警惕。

诚然,有些孩子天赋异禀,精心培养可成大器。但凡事必须尊重常识、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而不是剑走偏锋,用惊世骇俗的方式搞“小白鼠实验”。

更值得警惕的是,眼下诸多“神童”身后往往存在一条利益收割链。其背后站着的往往是拔苗助长的爹妈、追逐利益的商人甚至贩卖成功学的“大忽悠”。“天才少女”举手投足间的“传销味”已一览无余。

但是,别看他们在台上表演得淋漓尽致、光鲜无比,其实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就像新京报此前痛斥的:最恶劣的成功学,就是对孩子下手。

“鹰爸”成功吗?未必。孩子勉强拿到自考大专文凭的确不容易,但这和中科大少年班不可相提并论,“12岁准备同时读硕士和博士”更像是呓语。而在将“裸跑弟”推上舆论前台后,“鹰爸”将其育儿理论以高价兜售给社会,并涉嫌违规办学,也难逃将孩子当作工具的诟病。

梳理这些“神童”的共性,“神童”背后是“造神者”,“造神者”背后则是近乎直白的利益。为了利益,有些成人不惜把孩子当工具人。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但对家长们来说,越是这样,越要防止被“神童”们的表演迷了眼:与其跟风制造“神童”,不如顺应孩子天性与心智特点,因势利导。要知道,盲目迷信“神童”的下一步,可能就是落入“成功学”的坑,沦为别人“镰刀下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