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的演講(全文)(2 全文完)

text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今天,中韓關係登上了更高起點,我們的眼界應該更加廣闊,我們的目標也應該更加宏遠。中韓都是亞洲重要國家,中韓兩國人民生於斯、長於斯。面對雙邊關係及國際和地區形勢的新發展新變化,中國願同韓國成為實現共同發展的夥伴、致力地區和平的夥伴、攜手振興亞洲的夥伴、促進世界繁榮的夥伴,讓亞洲寬廣的大陸、遼闊的海洋成為中韓合作的大平臺。我們要攜手努力,以東方智慧,把兩國美好夢想融入更為宏偉的亞洲夢,同亞洲各國人民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之路。

為此,我們應該重點在以下幾方面作出努力。

第一,構建開放融合發展格局,共同打造利益共同體。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自比較優勢,推動亞洲各國提高開放水準,加快市場、資本、技術融合,使亞洲經濟實現在開放中融合、在融合中發展。我們要團結亞洲各國並肩應對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調整帶來的風險和挑戰,分享亞洲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成果,既注重量的積累,又注重質的提升,結成休戚與共的利益共同體。

中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這不僅將為中國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而且將為包括韓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帶來巨大發展和合作空間。中國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將為加快地區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創造有利條件,中國歡迎有關國家積極參與籌建工作。中韓兩國應該爭取在年底前完成自由貿易區談判,聯手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為亞洲經貿合作注入強勁動力。

亞洲是亞洲人民的亞洲,也是世界的亞洲。亞洲發展需要世界,世界發展也需要亞洲。我們歡迎域外國家積極參與亞洲發展合作,歡迎相關國際組織為亞洲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對各種有利於亞洲更好發展的區域性、跨區域性經貿安排持開放態度。對一切為亞洲和平與發展貢獻正能量的意願和行動,我們都持積極態度。

第二,倡導合作發展理念,在國際關係中踐行正確義利觀。“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國際合作中,我們要注重利,更要注重義。中華民族歷來主張“君子義以為質”,強調“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去年,樸槿惠總統訪華期間,在中韓商務合作論壇演講時用漢語說“先做朋友,再做生意”,生動反映了對義利關係的正確認識,深刻詮釋了以義為先、先義後利的重要思想觀念。

在國際關係中,要妥善處理義和利的關係。政治上,要遵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原則,秉持公道正義,堅持平等相待。經濟上,要立足全局、放眼長遠,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既要讓自己過得好,也要讓別人過得好。

當前,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快速發展,不同國家和地區結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這就決定了我們在處理國際關係時必須摒棄過時的零和思維,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損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輸我贏、一家通吃。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

第三,妥善解決矛盾分歧,塑造和平穩定發展環境。中韓發展,亞洲振興,都離不開和平穩定的周邊和地區環境。當前,亞洲地區仍然面臨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問題無法回避,但答案可以多樣;歷史無法更改,但未來可以塑造。

以對話協商方式凝聚共識,以互諒互讓的精神處理分歧,以合作共贏的態度促進共同發展,以面向未來的眼光解決現實問題,是國家和睦相處、化解矛盾分歧、實現地區和平穩定的有效途徑和可靠保障。我們要創新安全理念,朝著實現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安全的方向,通過深入開展政治安全對話和合作,使地區國家成為相互信任、平等合作的夥伴,共同維護亞洲和平與發展。

“鄰望鄰好,親望親好。”中國希望半島南北雙方改善關係,支持半島最終實現自主和平統一。我們反對半島出現核武器,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包括核問題在內的朝鮮半島有關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關各方應該保持充分耐心和定力,積極開展對話接觸,相互釋放善意,照顧各方關切,積極推進半島無核化和實現持久和平安全的進程。只要韓朝雙方持續推進南北關係改善進程,半島人民渴望自主和平統一的夙願終將實現。在這一進程中,中國人民永遠是半島人民可信賴的朋友。

第四,加強人文交流,不斷增進人民感情。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國家關係發展,說到底要靠人民心通意合。

中國太極文化由來已久,韓國國旗是太極旗,我們最能領會陰陽相生、剛柔並濟的古老哲理。如果說政治、經濟、安全合作是推動國家關係發展的剛力,那麼人文交流則是民眾加強感情、溝通心靈的柔力。只有使兩種力量交匯融通,才能更好推動各國以誠相待、相即相容。

文化在增進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方面可以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中韓人緣相親、文緣相通,開展人文交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兩國已經成立了中韓人文交流共同委員會,為擴大人文合作、增進人民感情提供了良好平臺。兩國政府部門應該大力推動和引導,兩國各界人士和廣大民眾要積極為此貢獻力量。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韓兩國人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千百年來形成了血濃於水的深厚友誼。我這裡給大家講兩個感人的故事。2008年中國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韓國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伸出援手。韓國全南第一高中的師生們向中國北川中學募集捐助善款,該校校長在給北川中學校長的信中寫道:“喜悅分給兩個人會變成兩倍的喜悅,痛苦分給兩個人就各剩下一半的痛苦。”

同樣是2008年,中國骨髓捐獻志願者張寶與韓國患者配型成功後遭遇了車禍,但他住院治療康復後,繼續為這位韓國患者捐獻了骨髓。這位中國志願者說:“人生禍福難料,人家現在大難臨頭了,幫點忙真不算什么。”迄今為止,中國志願者共進行跨國捐獻骨髓156例,其中為韓國患者捐獻骨髓45例,遠遠超過其他國家。這樣的生動事例不勝枚舉,都是中韓兩國人民友誼的真實寫照。我們兩國人民要共同努力,更多分享喜悅,更多分擔困難,更好書寫友誼地久天長的新詩篇。

青年是中韓兩國的未來,也是亞洲的未來。青年興則民族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安重根義士曾揮毫寫下“白日莫虛度,青春不再來”的書幅,希望青年人珍惜青春、創造生命輝煌。青年人最富有朝氣和夢想,也最容易相互溝通和理解。《來自星星的你》等韓國電視劇,在中國引起了青年人的濃厚興趣。只有精彩的青春才能留下人生精彩的回憶。希望兩國青年互學互鑒、增進友誼,共當中韓友誼的忠實繼承者,爭做亞洲振興的積極參與者。

首爾大學匯集了韓國大批青年才俊,相信你們都將成為棟樑之才。我帶來了1萬冊介紹中國情況的圖書和影視資料,贈送給貴校用於教學和學術研究。在此,我宣佈,中方邀請貴校100名大學生2015年赴華參加“漢語橋”大學生夏令營活動。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這是中國唐代詩人李白的著名詩句。我相信,只要我們升起友好合作的風帆,堅持互利共贏的航向,中韓友好合作的巨輪必將乘風破浪,不斷駛向和平與繁榮的光明彼岸!

感姆撒哈米達!謝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