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美國足球的宿命

text

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題:美國足球的宿命

新華社記者許基仁

世界盃上總有一支球隊似乎永遠在小組賽和八強之間搖擺,那就是美國隊。十六強,似乎是美國隊的標準定位和宿命,這次巴西世界盃也不例外,他們2日在八分之一決賽中儘管築起了人肉長城,但仍以1:2輸給了復蘇的歐洲紅魔比利時隊,無緣八強。典型的世界盃二流球隊,世界上沒有哪支球隊像美國隊那樣發揮穩定,既不是“特能輸”,也不是“特能贏”。

在全球有影響力的體育項目中,無論是奧運項目還是職業體育項目,美國均獨領風騷,大概惟有足球處於“二流”。何以如此?這跟美國體育的獨特價值取向有關。

二十多年前,美國《體育畫刊》曾刊登過一位專欄作家的奇文。其大意是:因為不夠強壯,所以不能打橄欖球,只能踢足球;因為不夠聰慧,所以不能打棒球,只能踢足球;因為不夠靈巧,所以不能打籃球,只能踢足球……即便看小草生長,也要比看足球賽有趣。

記者讀到此文時,既憤慨於作者對足球的蔑視,也感慨於作者的特立獨行。當地球人都在問“為什么不喜歡足球”時,也許只有美國人才會問“為什么要喜歡足球”?

美國人不喜足球這個“新歡”,是因為有橄欖球、冰球、棒球、籃球這些“舊愛”在前。

很多年前曾有一種說法,把美國稱為“足球沙漠”,那是源於對美國足球的無知。其實,美國的足球基礎並不差,校園足球、社區足球遍地開花,踢足球的青少年穩定在兩三百萬人。1994年記者採訪美國世界盃時,每到一處便可見到足球場。當時美國總統克林頓的女兒、副總統戈爾的兒子都是校園足球的愛好者。

如果有這般足球設施和人口,配上美國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職業體育的管理經驗,不至於“穩居”世界盃“二流”之列。但要命的正如那位專欄作家所言,美國人固執甚至偏執地認為足球是一項適合青少年開展的健身項目、娛樂項目,但卻不是很好的職業體育項目。因此,很多有足球天賦的美國青少年在達到進入職業體育的年齡時,首選是影響力更大、更能掙錢的橄欖球、冰球、棒球和籃球,剩下的才會選擇足球。美國不是缺少足球人才,而是人才不願進入足球領域,這是他們的致命傷。

20年前採訪美國世界盃時,記者曾驚詫那次上座率何以能創歷史新高。後來才發現,滿滿的球迷多是韓國裔美國人來看韓國隊,德國裔美國人來看德國隊,充盈的是一種尋根情結。美國人看球還有一大奇觀,常常是舉家前往,在看臺上鋪上報紙,連吃帶喝。這哪裏是看球,分明是聚會!那屆世界盃,記者還學到了一個英文單詞“Vendor”(小販)。小販們在開賽前和中場休息時身上挎個架子,沿看臺兜售可樂和爆米花,這也許是美國世界盃才能看到的風景。

因此,在美國人看來,足球無關榮譽和實力,更達不到香克利“足球高於生死”的海拔,而只是一種不錯的娛樂活動。不看足球,還可以看小草生長。我們若是喋喋不休地痛惜和反思美國足球與強國地位不相稱,實在是想多了。

在全球癲狂甚至瘋魔足球的時代,有美國人不冷不熱地玩著足球,這也是體育的一種多樣性,挺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