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英国《卫报》对西班牙一处湖泊污水问题的报道中,莫名其妙地将锅甩到万里之外的中国身上。报道称,西班牙穆尔西亚地区马尔梅诺潟湖岸边因当地养猪场大量排污,导致水体污染浮现大批死鱼。《卫报》借用西班牙当地政客的话称“若要对中国出口更多猪肉就要付出环境代价”,称“穆尔西亚不能成为欧洲厕所”,闭口不谈当地企业和环境治理部门出现的失误,而强行把罪名扣在中国头上。
事实上,该报道只是西方媒体惯用春秋笔法抹黑中国的冰山一角。长期以来,西方媒体出于对中国意识形态的偏见以及冷战思想遗毒,在与中国相关的报道中总要阴阳怪气地强调某一事件的负面问题或者含沙射影地抨击中国“体制弊端”等。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国家复兴引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保守派政客和舆论的强烈不适,美国不断纠集盟友鼓吹所谓战略竞争,对中国进行各领域打压对抗。于是乎,西方媒体特别是影响力巨大的英语媒体成了美国炒“中国威胁论”冷饭、在各个敏感领域抹黑中国形象、构建“中国挑战”叙事的主力军。从而为美国制定并实施各种针对中国的恶意打压政策提供“合法性”和“舆论环境”,毒化中国所处国际环境以及与世界各国的双边关系,发动美国对华的“舆论战”“媒体战”。
事实上,一些媒体正是西方国家政府为实现所谓“自由世界宣传”而制造出的传媒怪物,如美国“自由亚洲电台”由美国国际媒体署资助“推广民主”,“自由欧洲电台”更是美国政府冷战期间资助用于对苏联东欧阵营进行宣传,丑化社会主义国家及其制度、散播“和平演变”火种的机器。
而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在刻意制造中国负面形象、强化西方民众对华刻板印象等方面,更是不断践踏人类基本道德和良知的底线。比如BBC拍摄报道中用“阴间滤镜”来加工扭曲中国的视频和照片,制造出一幅阴暗、恐怖的氛围,把采访对象的话断章取义,新闻素材移花接木,甚至用他们自己抹黑中国的话语代替采访对象的语言制作字幕,更是这些媒体的“常规操作”。《纽约时报》等纸媒则更倾向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将中国的奥运会运动员描绘成“举国体制拿金牌工具人”,以及在预设观点基础上堆砌所谓“研究报告”“专家学者”“掌握真相的民众”等,不经核实而将虚假信息与恶意抹黑大肆传播报道,“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见诸报端更是家常便饭。“新疆问题”“香港问题”“疫情溯源”等问题均以此手法炒作渲染而产生恶劣影响。在英国学者马丁·雅克看来,英国广播公司等西方媒体对华报道存在着“冷战的元素”,反映了“典型的西方式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
上述抹黑中国的套路手法,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德国知名作家、媒体人米夏埃尔·吕德斯在其新著《伪圣美国》中指出,攻击中国的策略是由奥唐奈合伙公司等公关公司和游说公司设计的,其引导舆论服务于美国资本、政治和利益集团的诉求。英国作家、国际事务观察者汤姆·福迪在今日俄罗斯网站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西方媒体惯于推广抹黑、偏见性报道,包括删除或低调处理中国正面的新闻,制造耸人听闻、伪造和虚假的信息,无依据地抹黑,使用煽动字眼和模糊的术语,采访具偏见的受访者,依赖跟风效应等手段。
事实上,西方一些媒体无底线、无原则地推广反华宣传,正在逐渐侵蚀其作为媒体的合法性和公信力。不仅俄罗斯等多国看清其虚假宣传服务于政治目的的真面目,连西方国家诸多民众也开始质疑主流媒体的公正性和真实性,饱受信息真真假假之困扰,迷失于“后真相时代”之中。今日俄罗斯网站报道称,英国牛津大学对全球46个媒体市场新闻消费的年度调查显示,美国民众对国内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已降至近几年最低,很多民众开始选择相信社交媒体的小道消息而非看电视、读报纸。要维护自身立足于信息时代的影响力,西方媒体的“阴间叙事”可休矣。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