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革新与阴谋:改变世界历史走向的造纸术之诞生

亚太日报

text

邓绥去世后,她在朝廷上的对手迫害了她的家人及亲属,指控他们谋反,还令蔡伦接受廷尉传讯。蔡伦沐浴后穿上朝服,饮毒药自尽。但是蔡伦的纸流传了下来。现在大家都还记得他。

按: 一项来自中国的古老发明是如何影响并改变世界的?为何其传播与世界三大宗教的发展互为因果?其表面又何以凝结了人类最重要的理念?《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一书追溯了“纸”这一材料跨时空的旅程:故事从西域的佛经翻译者开始,穿越中东阿拔斯王朝的知识世界,最终来到欧洲伏案工作的宗教改革家和近代科学家面前。作者亚历山大·门罗在书中旁征博引,融汇历史文化的点点滴滴,为读者展现了纸如何让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交流成为可能,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历史的走向。

经出版社授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截取《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一书第四章《应运而生》中,东汉蔡伦主持改良造纸术的相关段落,与大家一起,通过西方人的目光,来重新审视这段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

《应运而生》(节选)

[英]亚历山大·门罗 著 史先涛 译

纸的发明很可能出于偶然。例如,根据从3世纪起留下的历史记录,为重新利用旧的丝织品,浣洗妇人会先将它们进行清洗,洗完后,再花二三十天漂白。用这种方式处理旧丝织品在公元前3世纪和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很普遍了。洗净漂白的旧丝织品在平坦之处晾晒久了,会形成平滑的薄片,可以拿来做上好的书写材料。许多中国学者和显贵此前很久就在缣帛上写字作画,因此这种新发明在当时看起来并非重大革新。不过由于缺乏证据,这只是推测。也可能是寻求出售新奇珍品的商人发明了纸,用它制作装饰品、服装、家具、窗户、风筝、打扫用具、模型或玩具。在一个不乏能工巧匠和写作者的国度,纸可能被重复发明了好多次。如今,没有历史学家认定纸是作为书写材料被发明的,但纸张第一次被用于书写的意义远大于它被发明出来的那一刻。历史学家至少向我们提供了一位象征性人物去回顾纸的历史。将纸放在毛笔下写字并不是蔡伦的主意,但可能是蔡伦和他效劳的皇后在历史上首次意识到纸的这一潜能。历史公正地确认了他们对普及纸所做的贡献。

蔡伦于1世纪晚期成长于耒阳——位于中国长江以南,是湖南省的一个小城。从公元前4世纪起,随着成群结队的汉族人迁移到湖南砍伐森林、开垦田地、种植水稻,那儿成为汉族的移民中心。

蔡伦作为政府官员在75年之后平步青云,这一年他入宫为宦官,这项工作的一部分职能是当皇室成员的内侍管家。他在汉和帝登基两年后成为皇帝的私人顾问,之后出任尚方令(置办和掌管宫廷器物),管理帝国工匠,负责制造家具、刀剑和其他皇室所用诸器物。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研究如何高效率地造纸。

蔡伦

在89年或90年,汉和帝视察了洛阳的国家图书馆,在此碰到了蔡伦——一个在先帝当政晚期入宫的太监。7后来,一位学者被召入宫,这名学者对于图书有异乎寻常的热情,命令各郡国向皇帝进贡纸,很难想象他们没有讨论过将造纸这项技术和书写融合起来。97年,蔡伦成为宫廷作坊的头目,并提议对乐器和武器重新设计。皇帝看到帝国图书馆混乱不堪,竹简木牍杂乱成堆,书籍内容混乱不清,他要求蔡伦深入研究并仔细整理。但是蔡伦需要一种更合适的书写材料做记录。

蔡伦成长的南部温暖小城耒阳气候湿润,比干旱的北方更适合造纸。苎麻是一种东亚本土的荨麻科植物,在湖南北部十分常见,如今棉纺厂在纺织过程中产生的苎麻下脚料依然用来造纸。在蔡伦出生以前,苎麻就用来制作布料,可能是像苎麻这类植物纤维的毡合(毡合是指将纤维捣碎,紧压和凝结的处理过程)过程使蔡伦想到可以将它用于造纸。在蔡伦生活的时代,当地人会用楮树皮做衣服、毯子和包装材料。通过加水,树皮可以被捶打成原来的十倍大,碎片可以首尾相连地黏结在一起,形成像纸一样的平面。一个工人一天只能生产出两到三张这样的平面——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

蔡伦认为毡合比捶打高效。他创制了一种植物纤维纸,原料繁多:桑树皮、大麻、破布、亚麻、旧衣服和渔网。虽然蔡伦最开始造纸时利用了他南方老家随处可见的楮树,但此后,为数众多的树皮、植物的韧皮纤维、草和其他植物纤维都被用来造纸,仅举几例:桑树、竹子、苎麻、大麻、稻草、卷心菜的茎、蓟、金丝桃、草皮、锦葵、椴树皮、玉米苞叶、金雀花、松果、马铃薯、芦苇、七叶树树叶、胡桃树皮和黄麻等。

蔡伦将树皮、大麻、破布和亚麻用水浸泡,很可能会再加以漂白,然后将这些原料捣碎加水后做成纸浆,这很快成为造纸过程中盛行的浸解手法(在水中浸泡纤维成为纸浆的过程)。将一片纱布绷紧固定在竹子框架上做成抄纸器,把它插入纸浆再提起滤水后便得到一张纸,将纸揭起晒干后即可使用。可见,造纸有两个关键因素:它的原料必须是植物纤维,必须经过浸解这一流程。其他地区的一些书写材料,工序看起来相似,实质却不同。例如,中美洲的造“纸”术,诞生时间不晚于5世纪,可能还要早数个世纪。虽然也是将原料放在水中浸泡备用,但是中美洲人浸泡原料是为了便于捶打并缠结成片,而不是为了做成纸浆。只有后者才是真正的浸解,这是极端重要而又难以逾越的技术界限——与波利尼西亚人后来用的书写材料类似,中美洲人写字用的“阿玛特”表面粗糙,不适合快速、复杂和全面的书写。在西班牙征服者到达新世界以后,西班牙国王的宫廷医生弗朗西斯科·埃尔南德斯·托莱多(Francisco Hernández de Toledo,1514—1587年)准确指出,与表面平滑的欧洲纸相比,“阿玛特”质量低劣。蔡伦生产的纸,不仅适合书写,而且生产效率也很高。同一个工人通过捶打树皮一天只能生产两到三张纸,但是用蔡伦的方法一天却可以制造两千张纸。如果说蔡伦是使得纸广泛应用于书写具有可行性的工程师,那高瞻远瞩的邓皇后则是促进纸和书写结合的媒人。

邓绥是汉朝太傅高密侯邓禹的孙女。她于81年出生在南阳的养牛之乡。据官方传记记载,她六岁就开始读《尚书》,十二岁时读《诗经》和《论语》。她的母亲批评她不管居家之事后,她白天做家务,夜里则读书不倦,被家人称为“诸生”。父亲认为邓绥比任何一个兄弟都要出色,经常同她商议事情。她甚至还得到了超自然力量的赞许:一个相面术士告诉邓绥,她脸部的骨相同传说中的商王朝创建者汤是一样的。

95年,她进入后宫,并成为后宫中姿色最出众的女子之一。热忱的汉朝历史学家写道,邓绥身高七尺二寸,谦恭端庄,每次参加宴会都衣着朴素。她深得汉和帝宠幸,当和帝的皇后于102年被废黜后,邓绥被皇帝选中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106年的中国处于财政危机中,汉和帝驾崩,邓绥临朝听政,她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是中华帝国的实际掌权人,当然她面临着明显的权力挑战,因为女性最高统治者在中华帝国很罕见。她两次打开帝国粮仓赈济饥民,兴修水利,削减皇家祭祀大典的名目并俭省膳食。她一天只吃一餐,减少宫廷御马的食料,削减了侯爵封地收益,削减了土木营造,裁撤官署,削减官爵。她平定了西部和南部的严重叛乱,治理了帝国多个地区的洪水、旱灾、冰雹和风暴。她在政治谋略方面拥有特殊天资,不过她的遗产首先是在艺术领域。她始终保持了书卷气,反对陈腐的官方教学方式。她注重提拔“方正”“敦朴”“仁贤”之士。即使作为太后,她依然保持了对儒家典籍、历史、数学和天文学的兴趣。她甚至命令邓氏家族约七十名成员和皇室成员一起学习经史,并亲自监督他们的考试。她在统治期间赞助的一项主要事业是校订五经,她选定蔡伦在藏书阁监督这项工作的进行。藏书阁位于帝国宫殿的东观。

114年,邓太后裁撤了蔡伦所领导的部门后,给他加官晋爵并赐予封地。蔡伦成了邓绥的私人顾问,而且可能为她管理家务事。根据《资治通鉴》(这本书多达二百多万字,记载了跨越中国近14个世纪的历史)记载,邓绥拒绝了当时四方郡国(例如,今天的中国西南地区,越南和朝鲜)的其他各种贡品,要求它们每年只进贡笔墨就可以。官方的《后汉书》也记载了此事。(另有史料记载,3世纪以后东南亚开始向中国进贡纸。)

她鼓励蔡伦进行造纸实验,资助他的研究工作,密切关注相关进展。当蔡伦取得成功后,邓绥在宫廷中推广“蔡侯纸”,这标志着纸在帝国高层的第一次露面。在此之前,用纸写字被认为有损精英人士的尊严。(例如,现存的一封写于邓绥去世后几十年的信件中,一名官员对于用纸写信向对方表示歉意。)

蔡伦通过仔细钻研和一系列实验改进了纸的质量;他的前辈没有制造出如此适合笔墨的书写材料。在蔡伦和邓绥所做工作的基础上,9世纪,中华帝国在首都长安建起隶属于皇家图书馆的造纸厂。这个造纸厂在四个造纸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有一些历史学家将它比作行会)的指导下生产。

邓绥在121年去世,这一年,蔡伦的纸获得官方认可,虽然政府在以后几十年中继续使用竹简,但纸的应用愈发广泛。邓绥去世后,她在朝廷上的对手迫害了她的家人及亲属,指控他们谋反,还令蔡伦接受廷尉传讯。蔡伦沐浴后穿上朝服,饮毒药自尽。

蔡伦的遗产是一种新型纸,造纸原料采用的是遍及中国南北、生长迅速的多种植物。在2世纪余下的时日,纸的质量不断改进,价格逐渐下降。纸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被广泛运用的书写材料要感谢蔡伦的工艺和邓绥的先见之明。

书摘部分节选自《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一书第四章《应运而生》。

纸影寻踪:旷世发明的传奇之旅

[英]亚历山大·门罗 著 史先涛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

(来源:界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