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行政功能東移通州 行政副中心正式“亮相”

新華社

text

(記者孔祥鑫)北京市委全會日前正式公佈“聚焦通州,加快市行政副中心的規劃建設”。14日,北京規劃委明確表示,將有序推動北京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向市行政副中心轉移。至此,通州作為北京市行政副中心的“新身份”正式亮相。

“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轉移”“通過區域快軌、城際鐵路等模式串聯起燕郊、通州及中心城”……一系列規劃躍然紙上,意味著北京行政副中心建設不僅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關鍵節點,也肩負起醫治北京市“大城市病”的歷史重任。

近年來,北京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嚴峻。截至2014年底,北京市常住人口達2151.6萬人,其中城六區1276.3萬人。

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豔指出:“城市‘攤大餅’式蔓延,水資源緊缺、大氣污染、交通擁堵、生態環境容量不足等問題凸顯。”

從巴黎、首爾、東京等國際大都市發展來看,副中心都成為化解“大城市病”的良方。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的實施讓通州成為城市副中心的設想變為現實。

根據北京市關於行政副中心的規劃思路,除了把適宜的行政事業單位轉移過去,還希望以此帶動商務、文化等功能的聚集,通過功能的聚集,逐步帶動中心城人口向通州轉移。

“雖然聚焦通州,但通州以及順義、大興等新城、部分小城鎮、區域中心城市,都要有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提高區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努力提升發展品質。”北京市規劃委副主任王飛說。

王飛介紹說,在《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中就提出了新城發展戰略,建設11個新城,其中通州、順義、亦莊是面向未來發展的三個重點新城。

近10年來,北京市政府公共服務設施投入的50%以上都集中在新城地區,尤其是公共交通發展引領新城建設已經取得實效。根據不同地區的功能定位和資源環境條件,這些區域都將承接北京中心城區部分功能的疏解。

據黃豔介紹,未來的通州將是一個獨立的新城。重要的前提是要加強軌道交通的建設,區域快軌將實現與機場、周邊新城、周邊河北區域的便捷聯繫。

記者還了解到,通州將會考慮為在這裡工作的人群有針對性地建設住房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從而促進就業、居住和生活都在通州。

“通州新城規劃的理念是‘優化升級’。”黃豔強調,對於行政副中心的新定位,我們要調整通州的規劃。今後的發展絕不是大規模的“造城運動”,而是減量提質,優化升級。

根據調整的規劃,此前規劃實施的一些集聚人口的產業園將做調整。此外,還將推動倉儲物流基地、批發市場、物流基地以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不適宜產業等業態的退出升級,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高端產業,例如有可能承接CBD的一些功能。

“目前,通州的公共服務設施整體發展水準還較低,新城建設水準還不高,與市行政副中心規劃建設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王飛介紹說,在醫療教育資源方面,在已經有10餘家中小學和醫院在通州開辦分校、分院的基礎上,還將進一步引進優質資源。“通州全區可利用土地資源約55平方公里,功能疏解預留了充足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