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19日,G7(七国集团)视频峰会召开,此次峰会是2020年4月视频会议后的首次,由英国首相约翰逊主持。峰会聚焦应对新冠疫情、重振世界经济,以及气候变化等当前最热门的全球治理议题,力图彰显G7在当前全球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峰会也达成了一系列成果。在应对新冠疫情问题上,约翰逊承诺将捐赠部分英国已订购的疫苗,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疫苗短缺问题,同时将积极推动各国缔结“全球卫生条约”。宣示“美国归来”的美国总统拜登也表示将向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抗疫捐赠20亿美元。
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问题上,峰会发表的声明承诺,将从新冠疫情打击中尽快重建世界经济,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提供帮助,并通过与G20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探索“所有可用工具”,推动实施贫穷国家“暂停偿债倡议”和共同框架。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峰会承诺将把应对气变和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作为未来G7工作的重点,根据《巴黎协定》在减缓、适应和融资等方面取得进展,推动实现全球发展的绿色转型。
国际主流舆论普遍认为,美英等国在此时积极提升G7在全球治理与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其实背后有多重原因。
一是英国作为今年G7峰会的东道主,有意借机彰显自身的存在感和影响力。特别是在英国正式“脱欧”后,约翰逊首相有意借担任G7轮值主席国之机,发挥“全球英国”作用。与往年举行的G7峰会不同,今年英国将年度峰会拆分成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线上峰会在2月举行,而线下峰会计划在6月疫情好转后再举行,以充分展现英国在全球治理中的“领导作用”。
二是美国新总统上台后,有意借G7峰会展示西方大国间的团结,以及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领导作用。实际上,自拜登正式入主白宫以来,已先后颁布数十个行政令。在宣示“美国归来”的同时,拜登开始着手修正特朗普时期的内外政策。参加本次G7峰会前,拜登已先后宣布重返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世卫组织、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用“美国之音”的话说,拜登试图利用此次峰会,以实际行动表明“美国归来”。
三是G20等治理机制作用的下降,客观上为G7重振提供了契机。传统上,G7曾长期引领全球治理,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南北合作、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西方方案”。而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G20取代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但近年来,G20推动全球治理乏力,特别是疫情以来,G20、联合国等众多全球治理机制难以达成共识,应对疫情不力,影响力有所下降,使得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又开始转向自身的小圈子,一度式微的G7又开始重现生机。
值得注意的是,约翰逊在6月G7线下峰会还有意邀请印度、澳大利亚、韩国等加入,以进一步增强G7峰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此次峰会也更像是G7峰会的率先“对表”,为6月的“扩容”峰会打下基础。
然而,与本次G7视频峰会的自我感觉良好不同,国际社会对G7未来能否重新成为全球治理主平台的态度普遍较为谨慎。
首先,美欧日等西方大国内部能否再度实现协调一致,仍然存在不小的变数。单从美欧关系上看,尽管拜登上台后多次试图修复双方关系,但双方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仍存在明显的分歧,特别是美欧在数字贸易上的磨擦至今未能完全消除。
其次,本次G7峰会再谈牵制中国崛起的老调,拜登也声称将把应对“中国挑战”作为加强西方大国内部协作的抓手,而东道主英国首相约翰逊也放言希望G7能更有力地对抗中国、俄罗斯等“制度性竞争对手”。这些都使本次G7峰会带有了明显的大国对抗色彩,也与本次G7峰会所鼓吹的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基调大相径庭。
尤其是,近一段时期以来,G7在南海、东海等涉及中国主权、安全的问题上不断说三道四;随着中美战略竞争的加剧,G7越来越有成为西方大国联手对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大国施压平台的趋势。这些变化不仅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也不符合西方七国自身的利益,也必然使G7成为全球多边治理主平台的可能性大打折扣。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