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熱衷投資歐美資產:投資可靠收益高

參考消息

text

【亞太日報訊】5月13日據俄媒報道,中國投資者正在加速購買歐洲和美國的資產。

俄新網5月11日刊文稱,貝克-麥肯齊國際諮詢公司的數據顯示,2015年是中國對歐投資創紀錄的一年:投資額增長27%,達到230億美元。中國人投資最多的國家是義大利(78億美元)、法國(35億美元)、英國(33億美元)、荷蘭(24億美元)和德國(13億美元)。中國在歐洲市場投資的主要方向是運輸和基礎設施(78億美元)、不動產和酒店(64億美元)、通信和資訊技術(24億美元)。

文章稱,法國是繼義大利之後中國資本第二青睞的國家。去年最引人注目的一筆交易是中國共生財團收購圖盧茲機場。中國還在爭奪旅遊和酒店市場:上海複星集團以10億歐元收購了法國著名度假村品牌地中海俱樂部。錦江國際公司先以12億歐元將盧浮宮連鎖酒店收入囊中,又拿下了雅高酒店集團11.7%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歐洲市場65%的投資是中國國有企業完成的,而在美國投資最積極的則是個人投資者。中國人在歐洲最看重的是酒店和運輸業資產,在美國則是服務和娛樂業。

文章稱,中國人在購買頂級不動產上毫不吝嗇,比如紐約的華爾道夫酒店、巴黎的香榭麗舍萬豪酒店。投資可靠性、高收益和獲得居留權的機會吸引他們來到歐美。

在歐洲,中國投資者的興趣正逐漸轉向地中海——法國南部、西班牙、義大利、賽普勒斯和希臘的商業地產和住宅。

文章稱,令人好奇的是,中國小康人群開始積極購買拉脫維亞的不動產,這主要緣於對申根簽證的興趣。中國人對這個國家瞭解甚少,但物價低和鄰近德國是吸引他們的因素。也別忘了俄羅斯:上海一家投資公司在聖彼得堡興建了預計可容納3.5萬人的“波羅的海明珠”商住兩用綜合體。

分析師注意到,中國對歐美80%的投資是在最近4年完成的。中國人“投資狂熱”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經濟學家認為,中國公司積累了大量現金,急需通過投資來分散自己的資產組合。中國市場呈現出的增長放緩趨勢使這種需求變得更加迫切。也有精神層面的原因:中國領導人希望提高國家在海外的聲望。過去,中國人在國際市場上主要購買原料和能源。而現在,他們的興趣已經轉向更加體面的資產——保險和技術公司、基礎設施、酒店、影院。

文章稱,同時,急需資金的西方拋棄了政治成見。10年前,美國國會否決了中石化對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的收購。而現在,對這種收購的反對幾乎消失了。一個相當有可能的假設是,中國預見到全球金融危機,並試圖把自己的巨額外匯儲備換成不動產和黃金。

從2010年起,中國的黃金進口量增長了700%——從每年120噸增加到近千噸。西方消息人士稱,中國買下了全球市場40%的黃金。

中國億萬富翁、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正在積極打造融地產、商業中心、影院於一體的全球貿易娛樂帝國。幾年前,他用26億美元買下了美國AMC影院公司。今年3月,他以11億美元收購了美國卡麥連鎖影院,使萬達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影院連鎖商。他最近一筆收購是以35億美元買下美國傳奇影業公司。同時,王健林也沒忘了歐洲:他的“大巴黎”專案估計需投資30億歐元。

體育也是中國投資的重要方向。2015年,萬達集團先收購了西甲馬德里競技足球俱樂部20%股權,又以12億美元拿下瑞士盈方體育傳媒集團。今年,它還成為國際足聯的主要贊助商之一。

另一個中國商業巨頭——安邦保險集團在今年3月向美國黑石集團購買了戰略酒店與度假村公司。此外,它還出資16億美元買下美國信保人壽保險公司。

文章稱,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對中國海外項目的規模持略有懷疑的態度,擔心其資金鏈斷裂。然而,中國投資者自己卻顯得自信滿滿,因為感到有中國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