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建149处境外人员集中观察点 北青报记者现场体验——
集中观察点人员须监控5大症状
当前本市防范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形势严峻、任务艰巨,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3月16日起,境外进京的所有的人员都需要集中进行14天的隔离观察。截至3月20日,全市各区已建立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149处。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跟随北京市卫生健康监督所来到朝阳区一处境外进京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督导检查。执法人员现场围绕集中观察点个人防护、健康观察、症状监测、消毒隔离、废弃物处置、通风系统、饮用水安全等重点环节,以及街道社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隔离点经营单位协调机制和工作流程落实情况,开展了细致全面的督导检查。
朝阳区已有20个
境外进京人员集中观察点
据朝阳区卫生健康监督所副所长徐果介绍,目前朝阳区已经有20个境外进京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其中16个位于朝阳区,4个位于区外。“前期我们预先选点选了40多家,后来经过筛选,包括对酒店安保、酒店环境、安全卫生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最后实际运行的只有20余家。”每个隔离点都有医疗组、安全组、属地监控组、防控组等6个工作组,区卫生监督机构每天都要进行巡查。巡查的内容包括生活用水和饮用水安全、公共场所消毒、通风系统情况、消毒情况、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处置情况等等。同时,还要对个人防护、健康监测、体温监测、消毒隔离等5个流程进行督导检查。
在该隔离点内,还有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随时提供医疗服务。据该中心主任杨非衡介绍,该观察点自 3月21日启用,当天就收入了220多名境外进京人员,在接下来的两到三天左右就住满了。截至昨日,已经有261个房间收住了隔离人员,共收住268人,其中部分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在经过医学评估之后,与家属同住一个房间。截至昨日,该隔离点没有确诊病例,也没有核酸检测阳性病例,部分有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的人员,经过排查均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在该隔离点内,所有入住的人员需体温检测合格才能入住,体温异常就要进行转诊。办理完相关手续之后,每个人会发一个体温计,每天进行自我测量,工作人员会用电话每天两次沟通体温情况,医务人员还要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或进行心理疏导。万一隔离期间客人出现体温升高或其他症状怎么办?驻扎在隔离酒店的医务人员会对其进行研判,确定是继续观察还是转诊。如果隔离期间没有出现问题,就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解除隔离,人员可自行离开。
每日三次送餐
三次收取垃圾和三次消杀
据该酒店经理介绍,在饮食方面,由酒店专门制作,每天不重样,荤素搭配,有汤、有水果,有中餐,也有西餐,还有饺子等面食,满足不同口味需要。到了饭点,工作人员会穿上防护服,定时为隔离人员送饭。餐食会直接打包好,放在房间门口的小凳子上。一个小时后用餐完毕,隔离人员将餐厨垃圾和屋内垃圾放在门口,由工作人员进行回收。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也就是说,这里每天要进行三次送餐、三次收取垃圾、三次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处理。
酒店经理表示,餐具使用一次性包装,不再回收。另外,隔离人员家属如果有物品、食品要转交,酒店可提供24小时代收服务,在经过相关检查、消毒之后,将在送餐时间由工作人员送至指定的房间门口。
除了体温检测之外
监控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5大症状
市卫生健康监督所副所长刘劲松介绍,全市各入境人员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在启用前,均经过有关专家从选址、布局、通风、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的现场评估,确保可以达到隔离点设置的卫生学及相关管理要求。在隔离点启用后,属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还会组织疾控、监督等专业队伍对各观察点进行巡查指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现场督促及时整改,确保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防护服穿脱你们培训了吗?”“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了吗?”“每天产生的垃圾是怎么处理的?”“每天公共场所消毒情况怎么样?”“隔离人员居住的房间通风情况如何?”……现场,市卫监所执法人员一一仔细询问了该隔离点内个人防护、健康观察、症状监测、消毒隔离、废弃物处置、通风系统等重点环节。随后,一路执法人员穿上层层防护服,来到酒店5层走廊,查看消毒和垃圾收运情况。另一路执法人员则前往酒店地下室,督导检查二次供水情况。刘劲松对该隔离观察点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予以了肯定,对驻点坚守的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谢。
刘劲松说,近期北京刚下发文件,要求各隔离点对体温检测情况进行督查之外,还要对隔离点内的隔离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5大症状的监控,包括腹泻、呕吐、黄疸、皮疹、结膜红肿5项内容。刘劲松说,每年到了春季,容易出现上述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因此要对这些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处理。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