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版“权力游戏”:反腐还是宫斗?“代国王”目的并不单一

亚太日报

text

作者:陈琪 王霆懿

11月4日,沙特国王萨勒曼签署国王令,宣布成立国家反腐败委员会,由萨勒曼的儿子、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担任主席。随后,有11位亲王、四位现任大臣以及数十位前任大臣被逮捕(据CNN最新消息,至少已有17位亲王被捕,而落马高官至少达到38人——编者注)。其中包括了沙特重要武装力量——国民卫队的领导人、前国王阿卜杜拉的儿子穆特阿布亲王,前利雅得省省长图尔基亲王、沙特首富瓦利德·本·塔拉勒亲王,经济和规划大臣阿德尔等多名位高权重的人物。

恰巧在11月4日当天,也门胡塞武装向沙特哈立德国王机场发射了一枚导弹。这是沙特介入也门战争两年多来,胡塞武装首次向沙特首都发射导弹。所幸导弹被沙特军方拦截,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同日,黎巴嫩总理萨阿德·哈里里在沙特访问时,宣布辞去总理职务,并声称受到暗杀的威胁。(他的父亲、前任黎巴嫩总理拉菲克·哈里里曾于2005年被暗杀。)同时,哈里里还指责伊朗和真主党对地区安全的威胁,干涉阿拉伯国家内政。

之后的11月5日,沙特前王储穆克林亲王的儿子,阿西尔省副省长曼苏尔亲王乘坐直升机在也门边境失事,机上成员全部遇难。又是在同一天,沙特国王萨勒曼与特朗普总统通话,谴责之前在纽约发生的袭击事件,双方谈及反恐和地区安全合作。而特朗普则专门提及了他希望沙特最大的“阿美石油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短短两天之间,围绕沙特发生了许多事情。沙特的反腐行动,不仅打破了数十年来“刑不上亲王”的规定,而且囊括了沙特最有权势和财势的一批人,包括国民卫队司令穆特阿布亲王、沙特首富瓦利德亲王、前利雅得省省长图尔基亲王、现经济和规划部大臣、前宫廷主管、前沙特航空公司总裁、前电信公司总裁、前投资总署署长、拉登集团主席(沙特重要的建筑集团,本拉登的兄弟)等一批人。而结合同一时间内发生的导弹袭击、黎巴嫩总理辞职、曼苏尔亲王座机失事和沙美领导人通话等外部事件,各种说法不胫而走。人们不禁会问,沙特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事情的发生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一家五星级酒店,疑似拍摄到平日习惯高床软枕的40多位权贵,他们被囚禁在会议厅,被迫躺地入睡。

图片来自海外网


各方解读

近日来,关于沙特“反腐行动”的解读很多,综合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1.权斗说

不少观察家认为,此次反腐等一系列政治事件,是沙特内部权力争斗的体现。这些被逮捕的王室成员被视为现王储的挑战者和批评者,包括国民卫队司令穆特阿布亲王、前利雅得省省长图尔基亲王、首富瓦利德亲王等人。而萨勒曼先后两次更换王储,废黜自己的弟弟穆克林亲王和侄子穆罕默德·本·纳伊夫亲王,册立自己的儿子为王储,也招致了许多家族成员的不满。通过此次反腐和大规模的逮捕行动,可以将这些政治反对势力消除。也有人认为此举可以为王储登基铺平道路。

权斗论普遍受到欢迎,也迎合了大众观看沙特“宫廷戏”的心理。但是此次反腐行动中逮捕的大部分人物,已经没有政治权力。如前利雅得省省长图尔基亲王早已被解职,首富瓦利德亲王没有任何的政治职务,他的父亲塔拉勒亲王也早已淡出沙特的政治舞台。而其他财经领域的官员,无论是前任还是现任,更没有实力来挑战现王储的权威。因此权斗之说难以解释事情的全貌。

2.政变说

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认为沙特发生了政变。由于近期有两位亲王去世:曾担任沙特效忠委员会主席的米沙勒·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和前王储穆克林的儿子曼苏尔亲王。因此,有人推测沙特发生了不成功的政变,导致了这场人事变动,和许多王室成员被逮捕。

但事实上,1925年出生的米沙勒·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亲王年事已高,是现国王萨勒曼的兄长,沙特国父阿卜杜勒·阿齐兹的第十三个儿子。他的去世,主要是年龄和身体因素。而作为沙特西南部小省阿西尔省副省长的曼苏尔亲王并没有很大的政治权力,也远离政治中心利雅得。他的飞机失事,很可能是意外。随后,沙特官方媒体还报道了曼苏尔亲王失事前的活动,甚至还播放了他登上飞机的视频,以打消人们的疑虑。

3.美国因素说

也有不少人猜测此次事件与美国有关。据CNN等多个媒体报道,在此次“反腐行动”发生之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女婿、总统高级顾问库什纳曾秘密访问沙特。此行还包括了美国副国家安全顾问蒂娜·鲍威尔和国际谈判特别代表詹森·格林布拉特。人们普遍相信是库什纳促成了特朗普将沙特定为首次出访国,以及沙美之间高达1100亿美元的军火协议。沙特现任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之前访问美国时,曾表现出对沙美同盟的极大支持,并宣扬沙美之间“七十年的盟友”情谊。

而在反腐行动之后,萨勒曼国王即与特朗普通话,双方谈及“导弹袭击利雅得”、安全合作以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等事宜。因此有人猜测这是沙美之间的“金钱换安全”的戏码。美国当局或许事先知道沙特的政治变动,并对此表示支持。

美国对于沙特非常重要,是其最主要的安全依靠。但“美国因素说”忽略了一点,即美国并不能决定沙特内部的权力进程。沙特多次的最高权力更迭,都根植于国内政治。沙特刚刚被废黜的前王储穆罕默德·本·纳伊夫亲王是美国最密切的反恐伙伴,曾在美国受训,并获得过美国中情局颁发的奖章。但这些都无济于事。美国知名的沙特问题专家西蒙·亨德森也曾建言美国不要轻易干涉沙特内部政治。

此外,还有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去解读此次事件的各种说法。由于沙特政治的封闭性,不少观察家难以深入地了解沙特内部发生的变动,仅能通过外部观察来推测究竟发生了什么。还有不少人通过猜测和联想来推敲事实真相,这些都难免造成了误差。

事件的诱因

沙特的腐败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并没有真正的处理过。此次反腐事件的两个爆发点:2009年的“麦加省洪水事件”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爆发”,即是沙特腐败事件的缩影。

2009年麦加省的洪水事件造成了122人死亡、350人失踪。洪水的主要爆发地吉达市,损失惨重。此次事件反映出吉达等地市政腐败、管理不善。而“中东呼吸综合征”(中东非典)于2014年4月自沙特阿拉伯爆发,并扩散至中东其它国家。沙特在此次事件中,也暴露出众多问题,包括信息通报滞后、管理混乱、医疗卫生体系腐败等。截至目前,“中东呼吸综合征”共造成沙特数百人死亡,致死率达到44%,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两起事件在沙特社会影响较大,也是民怨较高的社会事件之一。

2009年的洪水事件、2014年中东非典爆发,至今已有一段时间。反腐委员会将这两件事情列为的首要案件,一方面是为了迎合民意,利用民众对国内权贵和官僚体系的不满,树立自身的合法性。但更多的,或许是政治考量。

近几年来,油价下跌、沙特民众福利消减、失业率居高不下,民众对于权贵腐败和官僚慵懒无为怨恨颇深。这也可以从沙特社交网站上,民众对于反腐委员会成立和采取措施的肯定和热烈响应得到印证。同时,携民意之威,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大规模的反腐,也可谓师出有名。

“代国王”的困境:集权与改革

沙特错综复杂的举动和内外政策的转变,既是应对外部局势的变化,但更重要的是源于内部权力结构的转变。沙特“代国王”——穆罕默德王储掌握政权以来,在内政领域主要有三个目标:政治集权、经济多元、社会“现代”。

而此次被逮捕的重要人物主要分为三类:1. 政治实权派:国民卫队司令穆特阿布亲王;2. 经济实权派:沙特首富瓦利德亲王、前利雅得省省长图尔基亲王、本拉登集团主席白克尔·本·拉登;3. 重要的财经官僚:经济和规划部大臣阿德尔、前财政大臣和现任国务大臣易卜拉欣等人。分别对应了:政治对手、经济寡头、树大根深且利益交错的财经体系。政治对手对于穆罕穆德的威胁最大,因此是他最关注的。而位高权重的经济寡头和树大根深的财经官僚,是穆罕默德要推行国内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不得不面对的重大挑战。

作为沙特政治的核心人物,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被认为是“代国王”和“待国王”,前者指他具有国王般的权力,后者指他在等待继承王位,甚至有可能会提前接受父亲萨勒曼国王的禅让,成为名实相副的国王。

在萨勒曼国王的支持下,穆罕默德王储在内政和外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外交方面:发动也门战争、与卡塔尔断交、组织2017利雅得峰会等。内政方面:推出“2030愿景”,成立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红海旅游计划、推动社会变革、允许妇女开车,宣称“重归温和的伊斯兰”等。而这些举措无一不面对重大的挑战,也都需要巨大的权力基础来推动实施。

面对国内外棘手的挑战,穆罕默德王储借用其父亲无可争议的权威,将权力一步一步集中在自己手中。萨勒曼国王通过两次更换王储,确立了穆罕默德王储和接班人的政治地位。而通过前几轮的内阁调整和人事变动,则肃清了大部分的反对派和异议分子。此次对反对派和实权派的整肃,接近其集权的最后一步。

在沙特,财经官僚多属于技术官僚。许多官僚并非王室成员,长期在技术部门任职,派系色彩较淡。因此即使国王更替,他们也能长期任职。但这也造成另外的问题,即财经领域利益错综复杂、一些资深成员树大根深,形成了巨大的利益集团。这给沙特目前推行的经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或许是此次沙特反腐行动打落众多财经官员的重要原因。

沙特政局变动的后续影响

此次沙特“反腐行动”之后,可能会对沙特内外政策造成如下的影响:

  1. 权力更集中。此次政治变动后,沙特的权力更加集中,王储穆罕默德的地位更加稳固。沙特的王位继承更加确定由“兄弟相继”转变回“父子相继”。反腐的高压,有利于改变沙特“政出多门”的现象,打破财经部门多年形成的利益集团。但沙特家族内部的矛盾也将更加凸显。沙特数十年较为平和的家族内部分歧,在此次事件之后,将发生较大的变化。

  2. 改革力度更大。在权力稳固的前提下,穆罕默德将能更大力度地推行内部改革,包括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改革。目前,沙特已经推行了多项经济改革,但都处于起步阶段。权力的问题解决之后,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改革,形成具体的政策,提高私营经济的参与度,实现国家经济的多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

  3. 对外政策将会更务实。由于国内权力得到巩固,沙特执政者在应对国外挑战时将更有底气,通过对外采取过激的措施来获取国内合法性,将不是最优选项。这将有利于沙特更全面地处理也门问题,以及和伊朗、卡塔尔等国的断交问题。同时,在内部一系列改革开启的情况下,沙特将更侧重于管控内部问题,对外政策将会更加慎重,以便营造良好的国内改革氛围。

  4. 对经济和投资的影响:短期来看,对于沙特经济会有一些负面影响。这从沙特最近的股市变动可以看出,沙特今日的股市全线下挫。由瓦利德亲王和其他被逮捕人物控股的几家公司跌幅较大。但长期来看,打击沙特的固有利益阶层,有助于推动沙特经济改革和实现多元化发展。客观上,也许会有利于整体商业环境的改善和外资的引进。

  5. 对能源价格的影响:此次反腐行动,并没有触及沙特的能源部门。作为沙特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沙特能源部门较少涉及沙特内部政治分歧。尤其是当下,沙特正举全国之力力推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上市之际,不太可能将沙特石油等能源部门卷入反腐斗争中。因此,目前来看,沙特反腐行动对于能源价格的影响有限。


陈琪,清华大学海外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霆懿,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博士研究项目博士生。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