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喊赌王“何博士”

新京报网

text

何鸿燊,一代“赌王”,今天去世。同时代的港澳超级富豪中,他得体又耀眼,曾当选“香港十大最迷人的男士”。

他喜欢人家称他何博士

早年我在广州工作,因为项目原因,和赌王有过些许合作。其中有一个地产项目公司,就落在广州大道旁的一栋高层建筑。公司董事长是何鸿燊,副董事长是我,赌王的助理担任执行董事。

我们的第一次董事会,在香港的信德中心召开。那次,是我和赌王的第一次见面。会前,赌王助理告诉我,你见到何鸿燊,不要叫何董、何总、也不要叫赌王哈,他喜欢人家称他何博士。

我便笑称:我也是博士,我就跟何博士说,可以叫我田博士,要么老田也行,再么小田也行。

何鸿燊的办公室并不大,三面墙上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奖章、证书、奖杯,据说有1500多个。我浏览得目不暇接,感觉身处一个制作标牌工厂的陈列馆。

办公室里照片不多,其中最大的一张是与邓小平的合影,其次是和英女王的合影,和其他领导人的合影几乎没有。

合影,是一种圈子文化,是一种过往的签收或承诺,也是一剂玄学意义上的迷幻药。有的人拿合影来储存信息,有的人拿合影来感怀过去,有的拿合影来表达信息,有的人拿合影来当兽皮。

何鸿燊有句话我印象很深:私下里说,不要赌钱的好。我持赌牌,也未赌钱。

▲1981年4月,何鸿燊坐在赌桌前。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小平对赌王说“恭喜发财”

在香港回归前,有过一段人心惶惶的时期,不少财富拥有者对在香港的去留问题、发展问题、个人的未来问题充满着心理波动。

邓小平在1982年提出“一国两制”的大胆构想。当时,这种想法震惊了世界。包括何鸿燊在内的港澳同胞备受鼓舞,但在内心还没有更有冲击力的认识。

回归前,何鸿燊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刚刚阅完兵的邓小平在会见代表时,突然叫住赌王:“何先生,恭喜发财!”何鸿燊当时愣住了,他说真没想到邓小平会向我说这样的话: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在上世纪80年代,是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的。

1984年春节前夕,《中国青年报》在报眼位置登出了“恭喜发财”一句过年语,中国舆论、民间震动的情形不亚于一场精神地震。

那是一发升空的信号弹,那是北京厚厚的红墙中透出的一种既清晰又含混的信息。从那时开始,也许比这更早,更多的人群涌上了从商致富的跑道,在世界商业发展史上,从来还没有这样一场人数密集、响动巨大的马拉松赛。

有人用脑,有人用汗珠,有人用血水,也有人用唾液和墨水,为长跑的大军提供“营养补充液”。

所以,听到邓公的一句“恭喜发财”,赌王回到香港和澳门就告诉周围的朋友:大家都不要走了!

他的决心十分坚定,坚信香港和澳门的未来只会好,不会坏。

▲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读书一定可以改变命运”

何鸿燊办公室里有一副对联,是明末顾炎武的诗。对联为: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字面的意思就是龙到晚上还行雨,树到暮春还开花。寓意就是上面的“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

何鸿燊生于1921年,来自香港一个大家族。伯祖父是何东爵士;祖父何福是渣甸洋行买办、香港定例局(今立法局)议员;父亲何世光是沙宣洋行买办、香港太平绅士。属于“含着金钥匙”出世,住大洋房,坐大轿车,念香港著名的皇仁书院,但是据其所说,成绩一直欠佳,属于“最差劲一班”。

然而,衣食无忧的命运,就在1934年的一天改变了:何鸿燊的父亲炒股失利,一夜之间输掉了全部家产,连夜逃债去了越南。当时剩下母亲、姐姐和小何鸿燊,几乎流落街头。

母亲的苦难境遇,让13岁的何鸿燊暗下决心:改变命运,好好读书。很快,他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奖学金,创下了皇仁书院D班学生(差班)取得奖学金的纪录。

中学毕业后,他又以优异成绩考入了香港大学,修读理科。大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一场战争终止了学业。

19岁那年,何鸿燊独自一人带着港币十元到澳门谋生,走上了艰苦创业之路。

▲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何鸿燊说:要问到我成功的秘诀,有很多人说,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肯读书”。

依我看,一命,多少有影响,但不是很重要;二运,影响很少,一个成功的人的运,我百分之二都没有;三风水,我完全不信。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书是最好的,如果可以,我都想再到学校读书。所以,我常常告诫我的子女和后辈,要好好读书,不断为自己增值,因为财富可能不会一生跟着你,只有学问一生受用。

澳门,是何鸿燊的第二故乡

何鸿燊来澳门发展初期,澳门经济不好,亲朋好友都劝他回香港发展,但他说,澳门哺养我,澳门就是我的家。他在澳门一干就是四十多年,从来没有动过要离开澳门的念头。

上世纪60-70年代,澳门开始进行都市化建设,“澳娱”决定投入巨资支持政府在新口岸区开展大规模的基建工程建设,把昔日的木屋、菜田、池塘等建设成了如今繁华的大道。

同时,他还支持政府在台山区兴建住宅大厦群,把上千个住宅单元提供给因小区重建而搬迁的居民居住。

▲图片来自新京报网。

上世纪80年代,何鸿燊致力支持政府进一步推行澳门都市化,在南湾湖进行庞大的填海工程建设,使澳门半岛的面积增加了20%。位于南湾湖畔的“何鸿燊博士大马路”,1998 年3 月正式启用,他是澳门历史上,在世时即被用名字冠名道路的第一人。

1987 年,何鸿燊一次性捐出147 件价值连城的中国古代文物给国家。为了抢救流失海外的国宝回归祖国,何鸿燊捐出巨资,从国际拍卖市场上购回圆明园铜铸猪首等一批国宝捐赠给国家。

为了让年轻一代“勿忘国耻,热爱祖国”,何鸿燊赞助猪首铜像连同猴首、虎首、牛首铜像,先后在北京、澳门、香港、广州、上海等地作巡回展览,受到广泛的好评。1998 年,澳门回归前期,何鸿燊当选了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

关于时代,有的人是旁观者,有的是参与者,有的是弄潮儿,有的则是创造者。何鸿燊一生顶戴的头衔和扮演的角色,最后则需交由“口碑”和“墓碑”这两块碑,来评说。

何博士,一路走好。

文 |田炳信(原香港《成报》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