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产业扶贫“挑大梁” 麟州遍开“富民花”

中国日报网

text

初冬的麟州大地,树叶飘落,一地金黄,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触摸广袤的黄土大地,神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拼劲儿被激发,紧抓稳定脱贫关键抓手,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为贫困户打造产业扶贫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57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01个。

党建引领 筑牢扶贫“强堡垒”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神木市不断创新机制,夯实攻坚责任。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领导机制,负责全市脱贫攻坚综合协调和研究制定推进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设立产业脱贫办、就业创业脱贫办、生态脱贫办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协调组、资金保障协调组等 “十办三组三保障组”部门体系,建立市级领导包抓、部门包扶、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和由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组成的“四支队伍”驻村帮扶贫困村的机制,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探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落实、人大政协监督、十办三组三保障组协同推进、四支队伍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脱贫户发展养殖产业增收致富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神木市坚持抓党建带脱贫、抓脱贫促党建,集中统筹公共资源与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并重,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提升脱贫攻坚成色。以提升基层组织力为着力点,建强党支部,全力推动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让懂经营、善管理、创新意识强的致富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勠力同心谋划产业发展,形成干部带头、党员示范、群众争先的良好局面,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村党支部结合扶贫资金谋划产业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种养业等举措,按照“村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探索形成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格局,盘活村组资源,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使贫困群众脱贫有产业、集体经济有保障,不断提升贫困群众产业致富的“造血功能”,使扶贫产业发展可持续。截至目前,2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24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19281人高质量脱贫。

产业扎根 带动增收“准稳久”

发展产业要适应当地的“水土”,更要适应当地的“乡土”。三年来,神木市巧解产业扶贫“方程式”,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强化举措握指成拳,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技术帮扶、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不断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小杂粮也是助农增收的“大产业”

村集体经济是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能有效地促脱贫、防返贫,织密村集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跳板”。基于此,神木市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助推器”,健全长效脱贫机制,村集体立足村组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能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通过统一管理、产业分红以及劳务增收等方式带动贫困户逐步脱贫致富。此外,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以项目形式运作管理村集体经济,目前,神木共建成村集体经济组织441个。

与此同时,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基础上,神木市通过培育“资产经营型”“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服务创收型”“合作共赢型”等多种发展模式路径的集体经济,强化贫困村、低收入村集体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支持贫困群众以土地林地等资源经营权、劳动技术、订单购销等多种形式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以“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多种举措,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山地苹果、小杂粮种植、蔬菜大棚、养羊、养牛等特色种养业,实现了扶贫产业多点开花、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欣欣向荣新局面。据了解,2019年神木市24个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在15万元以上。

巩固提升 产业扶贫“深精细”

产业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果和筑牢防返贫防线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神木市聚焦优势产业,把产业往深里发展、往精里做、往细里走,积极推广光伏扶贫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新型主体带动及贫困户自主种养的“三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让产业扶贫 “扶得准”“扶得稳”“扶得久”。2020年全市共安排扶贫项目192个,其中产业扶贫项目61个,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

光伏产业助农增收

产业选得准、嵌得深,稳定脱贫有奔头。神木市在具备条件的贫困村实施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示范园等建设项目,建设产业带贫示范园4个,实施山地苹果项目8550亩,打造“国香神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制定奖补办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增收;继续实施“畜牧引种、购买农机具、新建圈舍”补贴和种养殖奖补的“三补一奖”扶持政策,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土地深松等方面优先补贴,化肥种子等农资按需供应。

神木市立足资源优势,使产业扶贫到户到人、利益联结到户到人。在产业到户实施上,神木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服务活动,充分利用农村“土专家”和农技专家等资源优势,切实加强扶贫产业指导与服务。将贫困村高素质职业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乡土专家、驻村工作队员、涉农企业负责人等吸纳为指导员。今年重新调整选聘了150名农林牧技术人员,组建10个技术服务小分队,对有技术需求的产业贫困户开展全方位、多轮次的技术服务。针对每个贫困村落实3-5名技术人员,每个产业贫困户配置1-2名技术人员,实行挂牌实地指导,切实解决贫困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困难。2020年通过现场、电话、微信联系开展技术指导1700余次;针对今年享受三轮车购置补贴的42名贫困户举行了使用操作技术及安全知识专题培训;产业扶贫致富带头人培训79人次。实现技术干部联系贫困户、技术帮扶110、技术普及性培训“三个全覆盖”。

三年来,神木市为贫困户引种羊子、牛、猪、鸡1.5万余只(头、羽),购买农机具1177件,新建圈舍4.5万余平方米,落实奖补资金3566万元、惠及贫困户2600余户。大力发展红枣、羊子、小杂粮、中药材等等农业优势产业,加大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支持力度,推进“双培双教”,深化“国香神木”公共区域品牌建设。

做强产业链条,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消费扶贫发挥了重要作用。神木市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的原则,实施鼓励机关带头参与、综合服务搭建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发力、发挥“互联网+”效应等消费扶贫举措,稳定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使生产端和消费端达到“共赢”。

瓜农喜笑颜开

按照“村集体+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产品产销对接惠农工程”,指导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积极开展订单种养殖、产销对接等工作;充分发挥市农业产业发展公司的引领作用,搭建地企农产品购销桥梁,助力农户增收致富;通过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大礼包推介、电商平台销售等举措,让藏于山野的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向市场、创造利润;举办红枣节、西瓜节和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以节拓市,宣传和展示当地特色农产品及产业发展成果;依托社会扶贫网平台作用,进一步动员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这一项项消费扶贫举措旨在让各类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走进各大商超,撑起了一个个扶贫产业的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在神木市遍地开花,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小到镇村,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小杂粮、西瓜、中药材、猪、牛、羊、鸡、鹅等特色种养业结出硕果;大到产业基地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围绕三产融合,带贫企业“强筋壮骨”,带贫能力提档升级,神木市演绎了一曲新时代产业扶贫的奋斗之歌。(韩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