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的东莞“两会后,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就提出:“创新型经济的核心是新经济、新业态。
10月24日,在东莞市第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袁宝成提到了四个领域:一是在散裂中子源周边规划科学城,二是智能手机,三是机器人产业,四是电商物流。他举例说,虎门港今年前三季度标准集装箱业务增长56.9%,今年可能接近300万标箱。“三年前,谁能想到今天发展这么快?
袁宝成说,新业态带来的是爆炸性的经济增长。各个镇街都应当评估自己的重点产业,不要发展产业一哄而上,扶持资金到处撒胡椒面。“什么业态最适合自己,扶持力度就要对准它。
11月1日,袁宝成在接受“欧洲及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看广东采访团采访时说:“东莞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一个城市的缩影。现在中国正流行一个术语叫‘经济新常态’。同样,东莞正进入‘经济新常态’。
“现在全球每八部手机中就有一部在东莞制造,全球每十双鞋中就有一双是在东莞制造的。东莞的产业配套能力,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配套能力在全球都有影响。袁宝成说,“曾经有人评价过,东莞的高速路上如果严重塞车了,美国的电子市场价格都会受到影响。
东莞国际技术转移联盟成立仪式
观察
创新驱动: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金融与产业的融合发展,科技创新正日益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全市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均居广东省第三位,2013年东莞第8次被评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并获得最具成长性创新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科技创新对东莞实体经济的增速回暖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注重政府引导 营造良好氛围
东莞早在2006年就启动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每年市财政投入10个亿支持科技创新,“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20亿元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加强顶层设计,提出建设全省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创新型经济强市的目标,颁布出台了《关于促进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的意见》、“1+5+8科技创新政策、《关于进一步扶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强化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引领。为了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还设立了总规模20亿元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科技创新领域;成立了东莞银行松山湖科技支行、浦发银行松山湖科技支行等科技金融专营;大力鼓励创新型企业资本上市;积极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专利保险、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服务的发展。
通过政策性的扶持,东莞引导了大批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目前全市已有4000多家科技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675家,数量仅次于深圳、广州,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位,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搭建科技载体强化创新支撑
围绕强化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东莞着力打造以松山湖高新区为龙头,各类公共科技创新平台、行业技术平台、专业镇技术创新平台等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松山湖高新区已建成科技创业载体总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引进了500多家科技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华为、易事特、宇龙通讯、生益科技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德国通快、日本美达王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广东东阳光、中大南海海洋生物工程等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东莞银行松山湖科技支行、中科招商基金等为代表的金融服务机构集群;以志鸿科技、雨林木风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企业集群。以应用技术研发为主线,通过校地合作、协同创新的方式,已组建中科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北京大学光电研究院、清华大学东莞创新中心等16个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各平台已累计服务企业超过2万家,在支持企业破解技术难关、实现产品升级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注重培育新兴产业 优化增量
东莞选择确定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产业、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生物产业、新材料、节能环保七大主攻方向,启动实施战略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并以“重大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以及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和“重大项目招商为主要抓手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积极引进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华为终端总部、联想增益、世纪互联等重大创新项目落户,推动形成东部粤海装备技术产业园,中部松山湖大学创新城,西部水乡一体化这三大经济增长极,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科技合作拓展实体经济渠道
东莞在全省最早探索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每年都组织4—5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引导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高校院所的合作。近年来市主要领导多次组团拜访科技部、商务部、教育部等部委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等高校院所,目前全市企业已与全国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了31个省部产学研示范基地,从高校院所引进了587名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
东莞还积极开拓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加强企业与海外资源的对接,目前全市有1个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园、3个国家级和17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以国际科技合作产业园、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合作基地、台湾高科技园等重大科技创新合作载体正稳步推进。
每年举办一次国际科技合作周活动,搭建科技合作交流的平台,特别是2013年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升级为国家级科技交流合作活动,集聚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前来对接合作,有效拓展了实体经济发展的渠道。
招才引智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东莞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创新扶持政策,积极引进海外创新创业人才,提出“十二五期间每年投入10亿元,连续5年投入50亿元实施“人才东莞战略,引进和培育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东莞推出《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暂行办法》,大大提高对人才的投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扶持人才创新创业,为特色人才提供生活优待,加速优质人才资源的集聚。
2013年东莞人才总量达127.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5.5万人。特别是成功引进了以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带头人,团队整体研发水平处于国内国际领先地位的21个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带动一批先进制造、新材料、创新药物等新兴产业领域的高端科研项目落户,成为东莞乃至广东省抢占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综合东莞日报 东莞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