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公共事務經理黃溯微:與社會共同分享價值

亚太日报

text

王老吉雅安生產基地竣工投產,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圖片:亞太日報

【亞太日報訊】亞太日報特約記者王其冰發自北京:王老吉近期成為媒體“寵兒:從紅罐涼茶“王老吉變臉為“加多寶背後的商戰,到高調在地震災區雅安建設大型生產基地;再到王老吉董事長陳茅在APEC工商業領導人峰會的亮相。王老吉不想被同類競爭產品覆蓋,不想被消費者遺忘,更想做成世界性品牌。

11月22日,廣州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第10屆2014年中國企業公民論壇暨優秀企業公民頒獎典禮,這是該企業首次正式加入這一中國企業公益圈。同時,王老吉與加多寶在2012年商標仲裁案之後的廣告用語糾紛官司仍在繼演。

在中國企業公民論壇的會場,王老吉公關部負責人黃溯微接受了亞太日報的專訪。

亞太日報:這一次你們是來參加關於企業社會責任的活動,人們從媒體報導上得知王老吉在地震受災區雅安正在建設大型生產基地,請你從這方面開始來談談關於王老吉對於公益的認識。

黃溯微:從2008年的汶川,到2013年的雅安,我們一直都在關注災難性的事件。雅安地震後的第三天,王老吉大健康公司及母公司的領導立刻決定在雅安建一個生產基地。那麼為什麼要建一個生產基地,而不是簡單地捐一筆錢呢?我們是在嘗試實現一種公益模式,我們稱之為“輸血加“造血這樣一個公益模式。我們第一時間考慮到家園重建與當地的經濟復蘇,還有人口的就業。我們探討企業與社會共同分享價值,達到災難中的受災人群、企業與社會多贏的局面。

亞太日報:那麼現在這個生產基地建成或建成投產了嗎?

黃溯微:目前基本上已經建成。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就會正式運作。當時整個專案得到國家和四川省政府的關注。在今年7月份基本上工程已經封頂,目前還在最後的完備當中。

雅安基地廠房。圖片:亞太日報

亞太日報:我們知道企業投資都會考慮到風險。很多人認為雅安還是一個地震多發帶。

黃溯微:其實不會(再發生)。我們也評估過。嚴格來說在災後的第三天,就決定建廠是有一定風險的。我們在當地專家的配合下,也去考察過,經過多方論證之後,我們覺得可以放心去做。

亞太日報:當時已經在考慮到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這一層面了嗎?

黃溯微:是。如果單純去修補一些房子,那修補完了之後,是不是又會變成一座空城了呢?那留下來的人又會幹什麼?

亞太日報:建廠決定說明決策者還是非常能承擔風險的。

黃溯微:這是領導層的共同決策。我們有議事規則,不論時間都多短,都是有議事過程,不是一個人說了算,否則是有很大的風險的。

亞太日報:王老吉因與加多寶商業糾紛成為新聞熱點,剛剛還有報導說,法院對王老吉訴加多寶案已做出判決,這個話題也許跳離了企業社會責任的範疇,你是否願意談一談?

黃溯微:這是一個怎麼看的問題。其實它(法律訴訟)傳遞出一個企業的社會價值觀。在商業競爭中,你怎麼與對手競爭?你採用什麼手段?你的方法是什麼?你在這個過程中體現並傳遞出來的價值觀是什麼?這次我來參加這個活動,這是我們公司第一年參加這個活動。企業社會責任跟企業公民又不一樣,作為一個整體,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更高。在競爭環境裏面,企業要輸出一些東西,不單是賺錢,賺了錢之後,又該怎麼做?我們是這樣大的一個企業,面對那麼多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他們要選擇什麼?他們要加入什麼隊伍?他們的價值觀是不是與你吻合,我覺得這一點很關鍵。所以這個(案子)與企業社會責任的主題並不脫離。我們打官司,要求自己的權益,也是追求一種正義。現在我們已把官司打了好多場了。

亞太日報:有報導說,你們一場也沒有輸,但一場也沒有得到執行。

黃溯微:因為還沒有到終審。只有到了終審才會要求法院強制執行。我們希望讓人們看到像王老吉這樣一個企業,當它的權益受損時,得到的法律救助是怎樣的。其實也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們也希望推動一下司法進步。

亞太日報:在熱帶地區,人們吃飯時習慣點王老吉,後來發現有的餐館裏只有加多寶,然後知道還有這樣一場商標官司。

黃溯微:我們歡迎競爭,但是要在公平的條件下競爭。因為有競爭,市場才會擴大。涼茶市場現在是一個二元化的市場,因為我們有了一個競爭對手。應該說,加多寶在一定的階段為王老吉的品牌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銷售量、涼茶文化,包括(培養消費者)喝涼茶的習慣,它是有貢獻的。

亞太日報:在這次APEC工商企業領導人峰會上,王老吉傳遞出要打造出世界品牌的資訊。我們知道涼茶在東南亞地區很受歡迎,這與那裏的氣候條件和當地華人的飲食影響有關。那麼涼茶在世界其他地區會有怎樣的前景?

黃溯微:在這次北京APEC工商企業年會中,我們董事長是唯一參會的飲料生產企業領導人。現在王老吉有兩個市場做得比較大,一個是東南亞,一個是美國。其實美國的華人餐廳非常多,這是很驚人的。因為這裏有一個情感,就是它代表中國元素。

亞太日報:涼茶是華人走到哪里,就把它就帶到哪里。它是跟華人、中國人的腳步走的。

黃溯微:對,今天會議上還有人講到中國目前在海外的投資大於外資在中國的投資。那麼表明現在更多的是中國的資本與產品向外輸出,對於涼茶這種消費品來說,它背後是一種文化。現在對我們(品牌走向世界)來說,是天時地利人和。

亞太日報:現在讓我們再回到企業社會責任這個話題。王老吉對企業社會責任這個概念的理解是什麼?

黃溯微:我們其實一直在做這項工作。再拉遠一點,來看這個品牌的源頭。它的創始人王澤邦先生在南方瘟疫流行時,親自上山采藥,並以身試藥。這個產品就是這樣來的。就是說,這個產品在創始的時候,是具有社會關懷,它的起點就是這樣。我們企業現在不僅關注應急的災難,也關注日常。我們長期關注兒童、青少年和老人等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我們希望是可持續的。我們有一個是幫助兒童、青少年的專案,統稱四季彩虹。我們去探訪山區農民工子弟和留守兒童及特殊家庭的孩子,並幫助他們實現心願。

雲南魯甸災區小朋友喝王老吉。圖片:亞太日報

王老吉為雲南魯甸救災一線官兵送去水和王老吉。圖片:亞太日報

亞太日報:你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投身這樣的公益活動?

黃溯微:我們其實很早就開始關注,但是沒有具體的時間標誌。四季彩虹的命名是在2012年,以前都是摸索。

亞太日報:公司現在是否有專門負責企業社會責任的部門?

黃溯微:我們的市場部、公關部都在做這項工作。具體操作多是由市場部的人去執行。但我們是企業,不可能變成NGO。我們是在探索一種模式,方法必須是簡單的,才會是持續的。

亞太日報:你們在企業社會責任議題上把握的方向是什麼?

黃溯微:我們把握的核心是:企業與社會能共同分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