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區域課題專家王賡武教授(左起)、許通美教授及中國外交學會會長、中國駐新加坡原大使楊文昌2日天在第九屆新中論壇上,暢談中國“新海絲構想的意義。來源:聯合早報網(陳來福攝)
【亞太日報訊】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卻遭遇本區域的“信任赤字問題。為此新加坡巡迴大使許通美提出,中國應該說明,中國並不試圖借此塑造勢力範圍,不排除其他大國參與,也不尋求主導本區域的經濟或政治。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和中國外交學會聯合主辦的第九屆新加坡-中國論壇9月2日天在香格里拉酒店舉行,本屆論壇以“中國的海上絲綢之路——機遇與挑戰為主題。“信任赤字、南中國海主權糾紛、航行自由等話題,反復出現在對話中。
報導指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2013年10月習近平訪問印尼,在印尼國會演講時提出的戰略構想。習近平當時肯定東南亞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表示願同亞細安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之後,中國將推動“新海絲作為重點外交任務,但是兩年來中國與一些亞細安國家在南中國海的主權紛爭與衝突,卻比“新海絲的倡議更引人關注。
論壇上,新方主席、許通美教授在結語中肯定“新海絲是合時倡議、宏偉的遠景。正如支持重建世界最古老大學、那爛陀大學(NalandaUniversity)一樣,許通美也支持重建中東、印度、東南亞、中國、韓國之間這條有千百年歷史的聯繫。
但他坦言,實現這個願景目前還存在一些障礙。他建議各方公開表明保障海上航行自由、安全與遵守國際法是大家的共同利益,承諾在出現爭端時以和平手段處理,而不訴諸武力,相信這有助於“新海絲願景的實現。
許通美本人沒有質疑中國的出發點。他在較早前回答提問曾說:“我想有些人誤以為習近平有一個不成文的議程,想創造一個勢力範圍……也有人擔心中國想重建明代的朝貢體系。
對此,許通美明確指出:“這是不可能的,現在的情況與過去已很不同,這些誤解沒有合理依據。但是如果中國承認航行自由也是中國的利益,承諾遵守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平解決爭端,對鄰國會有幫助。
中國學者:根本不存在南中國海航行自由問題
報導稱,在與會的中國學者看來,所謂的南中國海航行自由問題根本不存在,中國也已多次重申,願維護南中國海航行自由。
論壇中方主席、中國外交學會會長、原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楊文昌就強調,自從1949年至今,中國從未與外國有航行自由問題,今天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貿易大國,比過去更需要國際航行自由。
他強調:“我們需要航行自由,我們不會在南中國海製造麻煩,因為那就是給我們自己的商船找麻煩。我們需要通過麻六甲海峽、需要印度洋的和平和安全,如何實現?通過和所有人合作。
楊文昌並不諱言:“中國的海軍還不是太強大,比美國要弱得多,即使俄羅斯海軍也比中國強。日本也有強大的海軍。所以,中國今天要的是更多生意、投資、文化交流,這將給大家帶來利益,包括西方國家。
對“新海絲倡議四種解讀
中國重提“海上絲綢之路,除了中國領導人公開提出的加強合作目標外,是否還有其他戰略原因?
報導中提到了與會的新加坡歷史學家、東亞所主席王賡武教授從宏觀角度提出的四種解釋框架。
首先, 中國可能希望通過表明中國自古就支持海上航行自由,來回應中國不支持海上航行自由的批評。 王賡武也認為,說中國不支持海上航行自由是“荒唐的。
第二種解釋是 中國有意尋求18世紀前的主導地位 ,但王賡武不認可這種解釋,因為今時不同往日,中國已不是亞洲唯一的大國,不可能再回到過去。
第三種可能,是 中國以建設“新海絲來避免被圍堵,換言之,這是中國的防禦動作。 王賡武分析說,中國一直擔心被圍堵,雖然美國等其他國家否認有意圍堵中國,但是中國不這麼理解。中外缺乏互信,中國於是提出“新海絲來表明不會容忍被圍堵。
第四種解讀,則是中國以建設“新海絲來回擊國際上只有“唯一霸權,中國不接受一個唯一霸權永遠壟斷全球事務。
無論如何,王賡武認為, “新海絲倡議所包含貿易、惠及各方的經濟關係,構建和平都價值,都值得正面看待。 他最後建議,“新海絲可以在知識經濟的傳播上發揮作用,作為科技、現代知識和現代價值理念的傳播通道。這個過程中,網路空間和天空,與海洋同等重要。
王賡武說:“通過強化文化與軟實力含義,絲綢之路的故事將被賦予另一層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