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在新调整组建3周年之际,军事科学院举办了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报告会。赴武汉抗疫的军事医学专家组7名成员代表,将惊心动魄的百天战“疫”故事娓娓道来。
逆行!逆行!
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军事科学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联防联控应急小组,生物工程、药物研发、微生物研究、卫勤保障、防化安全、大数据分析、工程设计等各领域骨干力量,闻令而动、攥指成拳、拼搏奋战。
由于当地核酸检测能力紧张,武汉市卫健委向军事医学专家组提出了援助请求。姜涛等人仅用一天时间就在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中搭建起检测平台。在核酸检测小组姜涛、张晓鹏两位组长的带领下,专家组将帐篷实验室的日检测能力从300多人份提高到1000人份。
考虑到一次全流程的核酸检测时间相对固定,检测人员便轮流上、连轴转、不间断,等到最终确认检测结果,通常已是凌晨四五点钟。他们习惯了凌晨在检测报告上签字确认,习惯了踏着晨光回到宾馆小憩。
专家组副研究员张晓鹏在任务早期为提高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带领队员搭建病毒抗体和多重病原感染检测平台,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精准技术保障。
冲锋!冲锋!
与时间赛跑,和病魔较量!
在武汉一线,人人都必须坚守好自己的战位。
难以忘记,专家组研究员曹诚、副研究员张珂进泰康医院“红区”取样的身影;难以忘记,助理研究员杨益隆从早上八点到凌晨三点,一天之内数次出入多个医院;难以忘记,邵龙飞、张振威全程做好专家组的科研任务摄影、录像工作,到医院、闯“红区”、入实验室,近距离拍摄病患,留下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做最坏打算,拿出最充分方案,准备长期奋战!”专家组“三班倒”“白加黑”。
专家组把“忠诚、研战、创新、求实、情怀”的新军科精神贯彻体现到疫情防控最前沿,先后推出系列重大成果,交出优异答卷。
在武汉,院士陈薇度过了她的生日。军事医学研究院同事给她发去生日祝福,她回复:“除了胜利,别无选择!”
传承!传承!
他们用坚韧与奉献,汇集成磅礴力量!
在这场战“疫”中,军事医学专家组的广大党员用汗水、坚韧与奉献,汇集成磅礴力量。
一天,专家组研究员曹务春照例在方舱医院公共厕所进行表面擦拭物采样。当他脱掉防护服换上军装时,方舱医院的护士们惊呼:“刚才在厕所采样的是个将军!”曹务春告诉记者:“作为一名老党员,在一线我更要带好头,脏点累点又算得了什么。”
去年成为军事医学研究院的文职人员、博士研究生张章,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梦想——像现役军人一样,在生物防控的战场上,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
同样舍身忘我工作的,还有研究员侯利华带队的后方同志。年近60岁的高级实验师付玲,每天要在实验室展开10余个小时的检测任务,一干就是几十天。助理研究员王步森、研究生赵拯浩通宵做实验,顾不上休息。
专家组的倾情付出,得到了武汉人民的认可。一期、两期临床试验在招募志愿者时,大批武汉市民踊跃报名,他们说:“我们相信解放军,相信陈薇院士!”(王迪、向鹏程、王丽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