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西 | 海權之爭與世界格局

亞太日報

text

文| 亞太日報特約記者張寧

人們對海權的重要性早有充分認識。19世紀末,美國海軍理論家阿爾弗雷德·馬漢提出“海權論”,明確指出:“海權是統治世界的決定因素。”

史上發生過的海權爭奪,無不關乎一國命運、地區安全乃至全球格局。對其中一些戰役進行回顧與檢討,鑒古知今,或許有所助益。

世上何來“無敵”艦隊?

16世紀,英國為了自身安全,多次在歐洲大陸投入戰爭,以保護海岸線不受敵方直接威脅。歐陸某種程度上成為英國防禦的外围,這聽起來霸道得不合情理,然而還真的符合實際情況。

英國彼時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西班牙。英西都明白,與強勁的對方掰手腕,會有嚴重後果,也曾努力避免衝突。尤其是英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她認為,戰爭消耗民力、財力,是國家發展的毒瘤。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畫像

從實力對比看,英國不占上風。1586年,危機爆發前,伊莉莎白一世的艦隊僅有戰船34艘。此時的西班牙,稱雄海上,擁有號稱“無敵艦隊”的海軍。

敵強我弱的總態勢加重英女王的避戰心態。她曾多次否決下屬奇兵突襲西班牙港口的建議。以至於霍金斯將軍最後忍無可忍地說:“我們必須有所選擇,是接受一個光榮與不可靠的和平,還是決心一戰,來換取真正的和平?”

批評者認為,伊莉莎白一世太過迷信外交,她沒有認清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內心世界:腓力認為,他所從事的是十字軍行動,一定要把信奉新教的英格蘭重新納入天主教的懷抱。這種意識形態的不可調和與海外殖民爭霸的現實需要,共同推動戰爭的車輪。

英國當然並不打算坐以待斃,經過擴軍備戰,1588年,當“無敵艦隊”侵入英吉利海峽時,英國艦隊船隻數量超過西班牙入侵者,遠端火炮達到西班牙人的三倍。反過來,西班牙艦隊配備的中程和近程火炮數量則是英國人的三倍。這體現了雙方戰術思想的不同:英國人傾向於在遠距離打擊敵人,擊沉對方艦船或迫使其投降;西班牙人則喜歡盡可能靠近敵艦,攀登後使用陸軍攻擊。

海戰打響後,英國人船隻更輕便,水手和炮手比西班牙人優秀,占到上風。英軍將領還採用火攻等靈活多變的戰術。

1702年,西班牙與法國艦隊在維哥灣海戰被英荷聯合艦隊擊敗的情景

這場戰役對於後世的啟示意義還有:西班牙人遠離本土,補給不便,英國人卻靠近己方港口,無糧彈匱乏之憂,這凸顯出在海權爭奪中,基地建設的重要性;盟友的作用亦不可忽視,荷蘭站在英國一邊,他們出兵參與攔截西班牙艦隊的增援行動。

英國這場勝利,對當時歐洲勢力版圖影響甚大。英國本土自此不再受到武力威脅,“無敵艦隊”自十五世紀起建立的不可戰勝神話則蕩然無存。西班牙隨後在海外爭奪中的逐步衰落,與其說是實力消減所致,毋寧說是信心崩潰的後果。英國接手西班牙喪失的威望,讓米字旗飄揚在全球。

甲午海戰:覆滅于炫武之後

“無敵艦隊”失敗大約300年後,東方發生另一場巨人帝國敗于後起之秀的海戰,對地區和世界形勢亦曾產生重要影響。

中日甲午之戰前,雙方都對軍備發展尤其是海軍建設的重要性有着足夠認識。不太為人所知的是,北洋艦隊在1886年至1892年間,曾3次訪日,以懾人軍容和遠洋航海的能力,對日本軍民造成沉重的心理威壓。當其時,在總噸數、總計航速、總長度和鐵甲艦數量這4個主要資料對比上,中國艦隊佔據上風。

甲午戰爭中,日軍製作的宣傳木刻版畫。 資料圖片。

甲午戰前,自感實力不足的日本政府甚至不敢批准沖繩縣將釣魚島納入管轄範圍的報告。

然而,中國巨艦列隊停泊於橫濱等主要港口的盛況,反倒刺激了日本海軍的擴建和軍事擴張行動。另外,亦有日方有識之士當時就看破清國海軍的色厲內荏。後來在日俄戰爭中大放異彩的日本海軍元帥東鄉平八郎,在清艦訪日時,還只是中級官佐。他認為,北洋海軍“並不可怕”。

東鄉的判斷來自於以下觀察:中國海軍引為自豪的巨大主炮管上晾曬着衣物,軍官則視若無睹。同一時期,日本駐華外交官的報告印證東鄉的觀點:“(對於中國海防),政府曾下令撥給全額經費,而將領平素卻不按定制養兵,一味克扣經費、中飽私囊。”

清朝北洋水師水兵合影。資料圖片。

中國甲午海戰的敗因,包括消極避戰、準備不足、戰術失當等諸端。顯然,更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因素。中國海軍硬件雖強,软件落後,甚至根本並未建成真正近代化的海軍。

中國海軍並未擺脫虛報兵員、私吞薪餉的陋習;海軍兵員來自民間募集的非專業人員;訓練、演習僅為應付上司視察。對此,日人又有巨細靡遺的情報回饋:“該國往往於演習期間緊急補充兵員、檢查武器、訓練士卒。檢閱結束次日起,又即刻恢復懶惰散漫的舊況。”

不僅如此,將校中也不乏賣官鬻爵、不懂專業、濫竽充數之輩。多數艦長任人唯親,培植私黨。體制之憂更令人慨歎。中國海軍甚至無法做到統一其指揮系統。甲午戰爭前夕,日方對全國海軍實施總動員,中方的南洋艦隊卻連一艘軍艦也沒派出,任由北洋水師獨擋強敵!

黃海大戰前,“致遠艦”軍官合影。圖中雙手交叉站立者為管帶鄧世昌,右側穿英國軍服者為洋員瑯威理。 資料圖片。

甲午海戰的結局無須贅述。它對亞洲和世界產生的影響是:日本確立了東亞首強的地位,戰略利益得到擴充,野心不斷提升。英國甚至謀求英日同盟,以制衡俄國海權。中國則自此更多地品嘗“落後必將挨打”的苦澀滋味。孫中山沉痛感慨道,海權“操之在我則存,操之在人則亡”,“中國海權一日不興,則國基一日不寧”。

日俄戰爭:陸疆雖廣 無海則涸

甲午戰爭10年後,遠東又發生日俄戰爭,體現海權強弱反過來能對陸權之爭產生重大影響。

其時,日俄各有訴求。甫一步入現代化的日本,人口激增導致糧食生產短缺,工業品生產過剩又使貿易失衡,海外擴張似乎成為解決難題的方便選項。俄羅斯雖為西方國家,大片國土卻處於亞洲,因此視遠東為當然勢力範圍,日俄衝突似乎難以避免。1904年至1905年的那場戰爭,雖然主要在陸地展開,然而,戰場所在地中國的東北,當時氣候嚴寒,陸路交通極為不便,這使鄰近的黃海控制權,在兵員補充和給養輸送上的意義變得尤為重要。

沙皇俄國的旅順艦隊實力弱于對手,但波羅的海的強大艦隊可以增援;日本卻把全部家當都投入日俄海戰,並無後備隊。因此,勝負關鍵是:日軍必須在波羅的海艦隊趕到前,取得海戰勝利。

1905年9月5日,日俄雙方代表簽訂《朴茨茅斯和約》。 資料圖片。

日本依靠軍人素質的優越逐次實現了戰術目的:先打垮旅順艦隊,再奪取旅順港,最後在對馬海峽之戰中擊潰姍姍來遲的波羅的海艦隊。喪失海權的俄羅斯,在好不容易往遠東集結上百萬陸軍後,卻不得不坐下來和談。在美國斡旋下,日俄簽訂朴茨茅斯和約,俄國同意撤出滿洲,讓出在遼東半島和庫頁島南部的勢力範圍,承認日本對朝鮮的統治。

這場戰爭的影響,遠遠超過物質層面。它對白人至上的殖民主義產生沉重打擊,進一步確立日本的強國地位,推動其軍國主義和迷信武力的傾向不斷升級,為世界範圍內的安全形勢埋下嚴重隱患。

以上個案,沒有直接涉及美國。然而,講到海權,當然無法繞開美國。依靠各種有利條件,抓住若干次歷史機遇的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今日世界,美國海權,一家獨大。海權之爭,關係國運,如何以弱抗強,合縱連橫,成為嚴峻考驗。歷史的經驗和教訓,需要記取。

作者簡介:

張寧說,15年的記者生涯,似乎在不斷演繹一路向西的橋段,仍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初級實踐。

2002年至2014年,張寧在10餘年間,五度轉場,先後在巴基斯坦、澳門、阿富汗、伊拉克和香港駐站。儘管從業經驗豐富,遺憾一直未能“沖出亞洲”。

在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拉克這三個堪稱危險國度的摸爬滾打,令他的肌肉變硬,心腸變軟,略悟生命脆弱而寶貴的意義。

2004年東南亞海嘯、2011年美國撤軍伊拉克、2015年尼泊爾地震……這些重大新聞事件發生時,張寧都在現場,見證歷史。可以說,更多時候他的記者生涯與爆炸、槍擊和災難相伴,與此同時,他也試圖找尋這個世界何以變得如此恐怖和異常的答案。

“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仍不安寧,戰亂、恐怖、災難、災害,幾乎無處不在,今有幸借助亞太日報這一新媒體平臺,與朋友們分享自己的經驗和體會,幫助朋友們了解己身足跡尚未達到的領域,這是我最大的欣慰。”

張寧說,這些對戰地經歷的回顧,絕無自傲自矜成分,更多地是想和同儕分享內心交織的悲欣,共同為尚在硝煙裡煎熬著的兄弟姐妹祈福。過來人的心從未離去,仍與你們相伴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