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8日下午,在阿斯塔纳专项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参观的习近平,邀请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试驾了展厅内的中国高铁体验舱。
列车号G2017的“高铁列车”从陕西西安出发,“高速行驶”,一路开到阿斯塔纳世博园。
中国高铁,早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名片。其实,在哈萨克斯坦,你还能看到不少中国制造。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中哈之间在产能、基础设施等方面,有多项合作正在开花结果。比如,哈萨克斯坦的第一条城市轻轨,就是中国造!
“一带一路”助力哈萨克斯坦建设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的轻轨项目是哈萨克斯坦的首条城市轻轨,项目连接机场和新火车站,途经总统府、国防部等地标性建筑,全长22公里,建成之后将把轻轨两端的通勤时间缩短将近一半。
阿斯塔纳轻轨公司技术部经理谢尔盖表示:“轻轨这个项目对我们城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能运输大量的乘客,从而缓解我们交通堵车的问题”。
零下50度超低温
在和中国合作之前,有多个国家的公司都来参与过项目论证,然而由于资金、技术等各种原因而搁浅。最终在2015年8月,阿斯塔纳轻轨公司和由中铁二局、中铁亚欧等几家中国公司组成的联合体签署了项目合作合同。
项目总投资18.87亿美元。阿斯塔纳轻轨全部采用中国标准,这也是中亚地区首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的轨道交通项目。为了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哈萨克斯坦修改了4部法律。
这条轻轨线路将实现全自动无人驾驶,这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技术之一。对于经验丰富的中方联合体来说,最困难的不是技术,而是这里的漫漫寒冬,阿斯塔纳的冬天最低温度达到零下50度,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保证质量按期完工,并不容易。
中铁阿斯塔纳轻轨项目副总指挥韩会民表示:“真正来说在国内做高铁项目,包括轻轨项目好像还没有在零下50多度(作业)的环境,没有用过咱们这些设备,这个是我们在国内做(了)相关的课题科研,后续(可以)保证所有设备包括信号系统,能够适应这个寒冷的环境”。
工期紧
除了严寒带来的考验,工期紧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根据合同,工程要在两年半完工,而同样的工程量在国内也需要三年时间,在配套不完善的境外施工就更加困难。当地政府给予了税收、中方劳工配额等各种优惠措施,但中方联合体在施工中尽量招收当地员工,尽最大努力按工期完成。
语言不通
因为语言不通,中哈双方工作人员只能用手机里的翻译软件进行沟通,这也带来不少挑战。中铁阿斯塔纳轻轨项目一位哈籍员工称:“中国的老师工作非常高效,质量很高,我感觉跟他们一起工作也很愉快”。
“一带一路”的倡议不仅在哈萨克斯坦开花结果,而且得到了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这条轻轨建成之后,将成为中国留在阿斯塔纳的一张“城市名片”。
(亚太日报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