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全球經濟下行、訪港旅客大減,加上網購盛行,香港零售首當其衝受到衝擊,不少名店或商鋪均提早一個月減價促銷。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香港兩大購物商場大部分店鋪紛紛減價,最低減至三折或半價。
香港業界坦言,提早減價只爲“清倉”。有業界及工會透露,部分雇主已開始扣減前線銷售人員傭金、並要求減租等方式“救亡”。有連鎖時裝店部分分店成功爭取到了這些福利、獲得了業主減租3至4成的許諾,但業界坦言寧願加租大賣也不願減租而沒生意。
香港零售銷貨值連跌15個月,2016年5月零售銷貨值按年跌8.4%,較4月的7.5%擴大,跌勢不止,零售業界紛紛降價,香港經濟日報記者到九龍塘又一城及銅鑼灣時代廣場,發現大部分名店均已降價,最低已減至3折。
報道稱,又一城PAGE ONE書店推出震撼減價,以往很少打折的名牌商店,如英國珠寶品牌LINKS OF LONDON、時裝店Paul Smith、Armani Exchange、DKNY等也低至4到5折促銷,家居店ZARA HOME也開始降價,最低達5折。
時代廣場絕大部分時裝店推3至6折折扣,部分更推出折上折,連卡佛也推出7折促銷;但兩大商場的折扣並沒有帶來太多人流。
時裝連鎖店G2000也以低至3折促銷,其集團主席田北辰形容,減價只爲“清倉”,志在減少低迷市場上的損失;他指出,消費市場行情從2015年3月開始下跌,本以爲最多跌至2016年4、5月便會停止,但沒想到現在仍在“狂跌”,2016年4月數據較2015年4月更低,他認爲,香港市場已經是一池死水:“不可理喻、亦不可思議,這樣下去真是腳軟、好似無底深潭!”
報道稱,他透露,部分地鋪已獲業主減租3至4成,但“這行加租、有生意做,永遠好過減租、無生意做!”他認爲減租只是“權宜之計”,業界仍在“苟延殘喘”,估計可能還會有裁員等不利消息出現,希望特區政府再與中央爭取開放自由行內地城市的數目。
香港百貨商業雇員總會副理事長鄧祥勝表示認同,他認爲香港零售業正在“苟延殘喘”,奢侈品銷售尤其疲弱,面對現在的慘淡業績,業界唯一的招數就是降價,2016年夏季降價除了較以往來得早、力度也更大,但效果只是“聊勝于無”。
除減價並要求業主減租外,零售、商業及成衣業總工會總幹事張麗霞指出,有名牌爲了節流,已減少了前線銷售員的傭金,有人更被減相等于人工的傭金,她認爲此舉會打擊行內士氣,也會減弱行內人士消費,對整體市場情況都有影響,還可能造成惡性循環。此外,中小企業也紛紛審慎招聘,多選用“散工”。她分析,部分百貨公司推出“真‧減價”吸引顧客,頗爲奏效,不少店鋪紛紛仿效,但套用到其他商鋪,該方法成效並不顯著。
報道稱,香港化妝品同業協會會長何紹忠認爲,除消費市場疲弱使得減價促進消費的力度大減外,減價成爲常態,也讓消費者感到麻木,削弱減價效果,業界難以“ 出招”扭轉劣勢,但認爲零售之外要增值,如餐飲、咨詢等附加服務,以吸引其他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