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早晨,伊朗为苏莱曼尼复仇的行动终于出手。伊朗军队向位于伊拉克中西部的两个美军基地发射了两类、超过十枚地对地导弹。其中,Fateh 313是一种射程500千米的固体导弹,据说是在法塔赫110基础上研制的增程型,弹头质量500千克。Qiam-1是一种射程在750千米的固体导弹,弹头质量750千克。这两种导弹的技术水平都不高,但美国方面已经证实基地遇袭。虽然尚无证据表明美军遭到了实际损失,但这场袭击证明了伊朗依然保持着像两伊战争中那样发动导弹“袭城战”的能力。
伊朗为了展示武力、震慑美国的军事打击企图,一直对自己的导弹计划很高调。往往在导弹只具备一个气动外形、尚且没有飞行试验的时候,就拉到阅兵式或者德黑兰军展上,向媒体公开。但即使如此,美国还是认为伊朗有一些秘密导弹计划。公开和猜测的型号加起来,大概有10多种。
伊朗是靠什么,才能开展如此庞大的导弹计划?追根溯源,伊朗的弹道导弹技术来源都在东方。
伊朗在外交上长期特立独行,因此很难从国外获取导弹技术。经过长期的相互寻找,伊朗加入了一个“导弹铁三角”,另外两个角就是叙利亚和朝鲜。叙利亚作为苏联/俄罗斯在西亚最忠诚的盟友,拥有数量相当可观的“飞毛腿”导弹可以作为样品。朝鲜作为长期独立自主发展军事工业的国家,在导弹技术上颇有建树,至少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和改进“飞毛腿”,并且开发出投送能力更强、射程更远的型号。那么伊朗能提供什么呢?当然是石油美元。苏联解体之后的人才流出,也为这个铁三角注入了来自外部的强大支撑。
经过多年的合作与精进,“飞毛腿”技术在铁三角中不断繁衍。除了忙于战争的叙利亚,朝鲜和伊朗都拿出了为数不少的导弹型号。具体到伊朗,先后展示过“晨礼3”、“霍拉姆沙赫尔”、“强烈”……等型号。这两个国家都宣称自己的导弹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美国和欧洲也用“伊朗导弹威胁”为理由,在东欧积极部署反导拦截系统,遭到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对。
然而,伊朗对美国的第一轮攻击并没有动用任何型号的中程导弹。是因为伊朗打算控制战争节奏、避免升级吗?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更大的可能,是上述导弹未必能及时做好战争准备。
弹道导弹是复杂的战争机器,研制发射少数试验用的导弹是一回事,把它批量化装备和投入战斗值班是另一回事。伊朗虽然在尖端武器上不惜血本,但至今也没有建立起真正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具体到弹道导弹,有两大分系统比较突出。首先是发动机,然后是制导导航控制系统(GNC)。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制造本身是很困难的,对材料、工艺、测试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所需要钢材,伊朗都未必能自行冶炼。至于GNC系统,铁三角中的朝鲜也不能完全自制,要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关键器件。伊朗工业距离能自制GNC系统,还差得远。
即使解决了上述问题,用于列装的导弹,在质量可靠性方面还需要做更多工作。因此,想把整批弹道导弹装备部队,达到随时能拉出来、射出去的程度,伊朗还尚未证明自己具有了这样的能力。伊朗搞了这么多导弹型号,也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研制都不算太成功,所以才会一再启动新的项目,反观几个主要导弹强国,其实在导弹型号数量上都还是“朴实无华且枯燥”的。
但是从国内外政治形势下考虑,伊朗必须有所作为,才能对美国形成抗击效果。所以,虽然不先进但随时可用的Fateh 313就成了比较好的选择。这种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发射准备较为简单。它虽然精度不高、威力有限,但是射程可以覆盖美国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只要能有效命中军事基地哪怕不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伊朗的目标就算达到了。
当然,如果美国打算认真打一仗,对伊朗来说是不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能用某种方式展示实力,让相关各方掂量掂量可能的后果,从而阻止战争。如果伊朗能够展现出自己的导弹打击能力,让欧洲各国不加入美国反伊联军,事情就简单多了。要知道,如果欧洲和伊朗附近的国家都不允许美国使用其军事基地作为打击伊朗的跳板,美伊战争多半多就打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