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见闻)大理洱海生态廊道:为洱海围上“绿色围巾” **
中新社大理1月15日电 题:大理洱海生态廊道:为洱海围上“绿色围巾”
作者 杜潇潇
1月的大理洱海畔,“下关风”吹得正盛。大理湾桥镇古生村村民何利成的客栈门前,洱海生态廊道建设基本完工。他的生活和门前的景观一样,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阶段。
洱海生态廊道,全称为大理市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与湿地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洱海生态廊道”),预计总投资91.91亿元人民币,将实现环湖主线129公里生态廊道全覆盖。
记者15日从大理市委宣传部了解到,目前大理市已完成50公里生态廊道建设任务。
据悉,洱海生态廊道建成后,将为洱海周边增加约763公顷生态湿地和湖滨缓冲带,其中湿地480公顷。它能有效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和改善洱海水质,提高洱海生物多样性和洱海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廊道是根据上游来水的水质水量因地制宜地构建缓冲带。”据洱海生态廊道建设指挥部工程部副部长段能介绍,生态廊道景观的多样性除了能为洱海减少入湖污染的负荷外,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的生活和生态空间,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
记者采访时,家住洱滨村的赵茹春正带着孩子在村外的生态廊道散步游玩。洱滨村北目前基本建设完成的1公里生态廊道是一段示范段,大理市通过在这段示范段内反复实验,总结出经验再推广到整条环洱海生态廊道中。
赵茹春说:“生态廊道建成前后环境差别很大,这里不但能够保护我们的‘母亲湖’,大家还多了一个生态优美的‘海景’公园,每天饭后来这里散步实在是很惬意。”
据了解,2019年,洱海全湖水质实现7个月Ⅱ类,5个月Ⅲ类。2019年的洱海水透明度,比往年同期提升了0.3米。“洱海正在恢复成记忆中最美的模样。”大理市民郑杜永晖告诉记者,现在的洱海,水质可能不是历史最好,但是洱海周边的环境绝对是从前无法比拟的。
在洱海治理的这段时间内,何利成的客栈经历了两次停业整改,恢复营业后又迎来了环洱海截污干渠和生态廊道的建设,门前的环境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很糟糕。如今,看着门前建成的洱海生态廊道,何利成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我对洱海治理一直都很有耐心,洱海对我来说不仅仅是生意,还是我的生活。”何利成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