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司坤】疫情期间,如果说有谁能让英国民众每天像追剧一样期待他的出现,那么在英中国留学生吴芃可谓当仁不让。自3月5日发表第一张自制图表开始,这位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研究生的成都小伙子坚持用图表形式直观展示英国疫情发展趋势。每一天,都有大量网友对其“催更”,甚至还有人在推特上发起“吴芃当首相”的运动。对自己在英国受到的热捧,吴芃在8日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没考虑过自己是在为中国人证明什么,只想对疫情做一个客观的呈现。
当地时间每天下午四点至五点,英国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部都会通过其官方推特发布截至当天上午9点的疫情数据。而在留言区里,最靠前的高赞留言,往往是吴芃根据英国官方发布的疫情数据所制作的图表,其中一张是反映英国疫情暴发以来累计确诊及死亡人数的折线图,另一张是反映每一天检测人数、确诊人数及确诊率的柱状图。
与单纯的数字相比,吴芃每天发布的这两张图表使民众对英国疫情态势一目了然,在吴芃发布的图表下方充满英国网民用各种热烈的词句所表达的感谢。
“英国公共卫生与社会保障部是从3月初开始每天更新疫情数据的,最开始的时候,其推特账号上只公布每天的总检测人数以及检测结果为阳性或阴性的数据,这样就导致我不清楚疫情数字是怎么增长上来的,所以我就想做这个图,这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看到疫情的增长趋势。”
吴芃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他的第一张疫情图表发布于3月5日,当天只有5个人点赞,而他在6日发布的图表下就已经有288人点赞了。“我感觉大家对我发布的图表还是挺关注的,下面的评论也都是鼓励的话,认为我的图表非常有帮助。”吴芃说,正是因为网友们对他的肯定,使得他能够坚持下来,每天都能及时发布最新的图表。
从3月10日开始,英国的卫生部门也开始在其官网发布疫情趋势图表。但吴芃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官网数据更新得比较慢,图表的时效性也较差,而且“官网上的图表看着也不舒服,不详细,到现在都不怎么样”。
事实上,吴芃的图表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做成现在这样的。网友在给他的留言中,除了表示感激,还有不少人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好的建议我都采纳了,”他说,“我最初第一张图可不是这样的,只有一条反映累计确诊数的蓝色折线和一条灰色虚线。这条虚线是什么意思,用什么公式得出的,我最开始都没有写出来,是别人问我,我才开始标明的。”他说,后来,有人要想知道新冠肺炎死亡人数的增长状况,他才在图表中增加了体现死亡人数的内容,再后来又有人想知道每天的确诊人数和检测人数,他又增加了另一张直方图。“从最开始的模样变成现在这样,不是我自发修改的,而是在网友的建议之下,一点点完善来的。”
作为一段时间以来坚持用图表“直播”英国疫情动态的人,吴芃对英国疫情变化有着更为切身的感受。“每天记录、目睹这件事,实际上是很难过的。”吴芃说,这么多天来,他是看着英国的确诊数从115例变成现在的6万多例的,“我的沮丧程度应该会比别人更高”。
吴芃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从每天对英国疫情数据的追踪观察中,他能感觉到两个明显的时间节点:“一个是2月29日,那时候英国实际上已经开始出现人传人现象了,因此确诊人数也逐渐出现了快速增长。但从3月28日、29日开始,确诊人数又有所放缓了,那时候英国的封城措施正好也施行四五天了。”
和吴芃相比,英国民众面对疫情的态度要乐观许多。前段时间,英国首相约翰逊因新冠肺炎病情恶化而转入了ICU,吴芃说,英国民众对此事也没有表现出太多恐慌。“我跟保守党一名华人议员讨论了这个问题,从他周围的朋友以及认识的人的整体反应来看,大家更多的不是恐慌,而是祝愿,希望约翰逊能好起来。”吴芃说,英国人整体而言比较乐观,“可能就是这种乐观导致他们即使在封城状态下也没有真正维持一定的社交距离。他们一方面看着确诊人数及感染人数不断上升,但另一方面又意识不到疫情有多严重。”
谈起什么时候会停止更新图表的问题,吴芃告诉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他的图表会发布到英国的疫情像我国国内一样平稳的时候。“我能想象的出来,等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大家应该会非常兴奋。”
而在吴芃发布的图表下的留言区里,已经有网友在期待那一天的情形了。一位网友说道:“等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我们都要联合起来让吴芃获得爵位,对吧,伙计们?”
有网友甚至在推特上打出了“吴芃当首相(#PengForPM)”的标签作为对他的肯定,同时呼吁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在控制、预防疾病传播上做得更好。
吴芃说,他在坚持每天发布英国疫情图表这件事上,并没有考虑过是要为中国人证明什么,“我只是想做一个客观的呈现,”他说,网友们之所以坚持关注他,是因为他一直是采取了没有任何偏见的态度。“我不是以一种求异的身份(来做这件事的),而是以求同的身份,所谓‘同’就是客观的科学态度,没有掺杂任何意识形态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