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專訪紮克伯格:30歲締造傲世社交網絡,40歲呢?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據國外媒體報道,借太陽能無人機Aquila宣布首次試飛成功之際,Facebook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接受了美國科技媒體網站The Verge45分鐘的專訪。

Facebook對這次采訪的限定是只討論該公司未來10年的展望。整個談話分為8個部分,其中有一半話題集中在人工智能(AI)和虛擬現實(VR)上。專訪中,記者問到早前紮克伯格希望研制一個AI來當管家的願意,紮克伯格表示:“這個項目進行得很不錯。它可以控制燈、溫度和門,還能幫我烤面包。”

紮克伯格在今年的Facebook十年路線圖發佈會上。圖片來源:紮克伯格個人Facebook

對於Facebook的大野心——“讓全世界都能上網”。公司計劃向偏遠地區推送互聯網,因為無人機可以在空中傳輸網絡,這樣就可以“連接全世界”,至少增加十億網民。這個計劃聽起來野心勃勃,但紮克伯格表示:“如果我們想要幫助16億人能夠上得了網,繼續采用電信公司現行的方法是肯定行不通的,所以無人機傳輸網絡是必須的非傳統方式。”

對於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紮克伯格預測它們將會是未來的趨勢,到時候人們可以用這些技術工作和改善身體,也可以僅僅是和親人朋友聯系更加緊密。不過VR會比AR更早實現,從某種程度上講,VR已經被實現了。但AR設備要達到VR產品OculusRift在虛擬現實領域的成熟度,起碼還需要5到10年。

至於人工智能方面,紮克伯克希望研發家庭管家機器人。他認為,如果只是讓機器人管理控制燈、溫度和門,這是很簡單的,只要把將他們聯網插電,啟動就行。但真正的難題不是“怎樣給我烤面包”,而是“知道什麼時候給我烤面包”,它需要根據我是否在家等具體情況,來決定什麼時候給我烤面包。

在采訪中,紮克伯克解釋了為什麼他會在聯網項目上花費這麼多的精力。“互聯網確實帶來了很多機會,研究表明,在每10個上網的人中,就有一個擺脫了貧窮,就會創造一個新的工作機會。” 他說。“雖然在教育和健康方面進行直接投資很重要,但我認為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如果你生活在一個小鎮,沒有像樣的學校,那麼互聯網實際上就是你能獲得良好教育的最佳選擇了,”他說。 “如果你住的地方沒有像樣的醫生,那麼在網上查一查病情症狀,可能就是你最好的辦法了。”

紮克伯格說,不管Facebook以後的發展方向如何,連接全世界都是它的基本出發點。“希望我們能在這個方面取得進展,它是我們這代人能夠做的一件改善世界民眾生活的大好事。”

以下為這個45分鐘的專訪實錄摘編:

Facebook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網站

話題1:讓世界上所有人都上網

問:為了讓世界上所有人都上網,你進行了巨大的投資。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紮克伯格:公司的使命就是讓世界變得更加開放,互聯程度更高。從某種程度來說,這意味著要幫助人們上網,讓他們能和關心的人聯系。Facebook建立10年了,已經成為了一家大型公司,擁有一些資源,可以用來解決更加基本的技術問題,比如,讓世界上一大半還沒有上網的人上網。

對於40億還沒有上網的人來說,目前有三大挑戰:第一個是有沒有網絡的問題——就算你有手機,也沒有網絡可以上,有16億人屬於這種情況;第二個是負不負擔得起上網費用的問題,解決辦法是降低數據流量費,比如Facebook推出了Telecom Infra Project 項目,簡稱TIP,旨在使用開源軟件幫電信業省錢,從而降低消費者的數據流量費率,另一個辦法是提高app的效率,減少數據的傳輸量;第三是有沒有上網的意識的問題。有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互聯網帶來的價值,即使他們有設備、有網絡,也負擔得起上網費用,第三個問題是最難解決的,所以公司推出了Free Basics這樣的項目,讓用戶可以免費使用某些互聯網服務。

對於第一個問題。如果讓電信運營商按照傳統方法,讓目前還無網可上的16億人上網,那麼成本就太高昂了。所有需要使用價格比較低廉的方法。我們能想到的就是太陽能無人機,它們就像是漂浮在空中的蜂窩信號發射塔,搭建起來比較便宜,一次可以在空中飛行好幾個月,不斷向地面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

如果在我剛開始創辦Facebook的時候,你告訴我,有一天我們會研發飛機,我肯定會覺得你瘋了。但是,這對於我們讓世界上每個人都上網的使命來說是很重要的。我們的無人機在第一次試飛時在空中停留了一個半小時,這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裏程碑。

話題2:Aquila無人機升空

問:6月28日,Aquila第一次進行了試飛。你當時也在場,有什麼感想?

答:試飛成功了,不是嗎?我的意思是,在第一次嘗試的時候,常常都會出些狀況。我的到場讓項目團隊很多人感到緊張。我認為這是公司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裏程碑,所以我得親自到場。

它飛得真的很慢。當人們設計一架飛機時,大多數時候,設計目的都是把人或者物品從一個地方運輸到另外一個地方。所以飛機飛得慢是沒有什麼好處的。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在空中停留較長的一段時間,而且你希望飛機消耗的能量越少越好——這就意味著要飛得盡可能慢,同時又不能從空中掉下來。

不久,團隊就會試飛搭載了激光通信系統的無人機,如果成功,就會制造大量無人機,與電信公司和政府合作,讓城市郊區、鄉村地區和災害地區等現在無法聯網的地方的人可以上網。

問:在未來幾年內,你希望Aquila項目取得怎樣的進展?

答:無人機的制造成本將會降低。我認為,未來某天,在城市郊區有人類居住的地方,將有數以千計的太陽能無人機在空中飛行,上網也會因此變得更普及,更便宜。而且我認為,在它們的幫助下,將有十多億人從此可以上網。這是一個早期的裏程碑,但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裏程碑。你可能沒想到facebook會做這樣的事情——因為我們不是航空公司,但我感覺,我們正在變成一家航空公司。

問:你如何把這麼多的飛機送上天?

答:我們並不打算建立一個網絡,我們想做的是證明這個概念的可行性,然後想辦法把這項技術授權給別人使用,或者免費提供給大家,這樣以來,電信公司、政府、非營利組織,救災機構就能為大家提供這些技術。這是我的願景。

紮克伯格在Aquila無人機試飛前視察。圖片來源:紮克伯格個人Facebook

話題3:Terragraph項目

問: Facebook今年還推出了Terragraph項目,旨在用毫米波技術為本地蜂窩網絡提供助益。今年晚些時候,Terragraph將用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投入使用,你希望它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答:我認為,5G和Terragraph對於增加帶寬、減少延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要進行視頻直播,不論你在哪兒,都想隨時可以馬上進行直播,與他人進行互動,這就很重要了。我們很重視VR,它能給人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要做到這一點,網絡必須能夠即時下載大量信息,不能有延遲。

大多數人談到VR的時候,他們想到的是遊戲,或者是360度全景視頻。但是我想的是醫生遠程做手術這樣的事情。想想看,世界上最好的醫生可以在任何地方做手術。我們可以使用微型機器人,讓醫生來控制它們,但是這就對網絡的帶寬和延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事情,比如說你去參加演唱會、去看比賽什麼的,發現現場的網絡差不多癱瘓了,這是因為那裏只有一個基站。網絡帶寬太小,人數又太多。但是以後有了Terragraph,帶寬就大大增加了。到時候你再也不用擔心演唱會現場的網絡太慢,發不出照片和視頻了。

話題4:Free Basics的經驗教訓

問:你提到了Free Basics項目,我覺得我們今天討論的一切,都需要與政府形成某種合作夥伴關系。對於Free Basics在網絡中立性方面引起的辯論,你是否學到了什麼經驗教訓?

答:沒錯,所有這些事情都涉及與業界,與電信運營商、政府和非營利組織的合作夥伴關系。總體來說,Free Basics是一個非常成功的項目,不是嗎?它已經在42個國家投入使用,我們通過internet.org已經連接了逾2500萬人。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我們也在幾個國家中遇到了挫折,印度當然是最大的一個。該國有10億人還沒有上網。我們已經從挫折中學到了如何和政府、監管機構打交道的經驗教訓。Free Basics還會繼續在世界其他地方推出。如果將來有一天,我們能證明,它在世界各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希望我們會有機會能回到印度,重新推出這個服務。

但是,夥伴關系對其他所有東西也很重要。太陽能無人飛機在很多方面類似於無人駕駛汽車的問題,我認為,我們必須制定出相應的框架才行。

話題5:人工智能(AI)和紮克伯格的機器人管家

問:你曾說過,你希望研制一個AI來當管家。這個項目進行得怎麼樣了?它是否體現了你在Facebook自己的產品中使用AI的想法呢?

答:這個項目進行得很不錯。它可以控制燈、溫度和門,還能幫我烤面包。這其實很簡單——你只要把一個可以聯網的設備插上電,然後啟動就可以了。真正的難題是在AI領域:什麼時候給我烤面包。早上,我先要回複郵件,然後去跑步,然後再去參加各種會議,會議的時間通常都不是固定的,所以,我們需要開發這樣一個AI系統:它可以根據我的位置(我不在家?我是不是在跑步?)來決定什麼時候給我烤面包比較合適,然後再告訴我。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努把力,但是所有東西都就位了。

用一用Facebook 目前開發的各種AI工具,看一看我們在圖像識別、人臉識別、物體識別、語音識別和語言理解上取得的進展,真的是特別有意思。Mesenger團隊正在開發的聊天機器人框架真的非常酷。如果我沒有做這個家居AI項目,我可能不會有興趣去了解這些代碼。雖然我有時候提出的問題很蠢,但是我認識了更多這方面的人,使用了更多這方面的代碼。我認為這很有用。在家裏,我覺得最大的影響可能就是,我成功從妻子那裏奪取了恒溫計的控制權。

問:你曾在F8大會上說過,可以通過AI的方式,來建造一種在感知方面(視覺、聽覺和理解語言)比人類更勝一籌的系統。現在,Facebook已經可以描述照片中的內容、把用戶帖子翻譯成多種語言。展望將來的10年,你認為AI在感知的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善?

答:我認為,AI可以分為兩個類型。一種是模式識別,另一種範圍更廣,是總體性的智能和自主學習。坦白來說,我們現在還不是很理解第二種AI。

眼下,我們在AI領域取得突破的大多數都屬於複雜模式識別系統。AI的發展是好事還是壞事,已經引發了大量討論。但是我認為,模式識別將會在很多方面發揮尤其巨大的作用,比如告訴盲人圖片裏是什麼內容,比如能夠更好地進行病情診斷,更快地發現治療疾病的特效藥,或者更安全地駕駛車輛。這些都是可以挽救生命的東西。

不要忘記,AI並不是魔法,它只是數學、統計學,以及使用不同數據集中的大量數據來進行模式識別。它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

對我來說,最振奮的事情莫過於我們一支團隊在改善模型匹配系統上取得了進展了,我們找到了在深度神經網絡的37層上進行收斂的方法,之前還沒有人做到過——然後我們發表了論文,讓別的公司和團隊也能利用這個方法。現在,他們的系統就可以更好地進行病情診斷,或是更安全地駕駛汽車了。這真的令人感到振奮。我們現在仍然處在模式匹配階段,認識到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從很根本的層面上說,模式匹配是一件好事,我們不應該對它的進一步發展擔驚受怕。

紮克伯格在2016年F8開發者大會上。圖片來源:Facebook Newsroom

話題6:聊天機器人的未來

問:有些人覺得,與其他交互界面相比,聊天機器人的速度比較慢,我自己也有這個看法。你認為這個界面在未來幾年中將如何發展?

答:我來講講使用聊天機器人的根源吧。每個月,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在Facebook的公司頁面上,詢問和公司相關的問題。因此,企業也越來越重視自己在Facebook頁面上存在感。如果你要聯系一家公司,在Facebook上給他們發消息是一個好辦法。但是你也可以想象得到,要等待公司的回複可能會花上好幾個小時,有時候甚至花上幾天時間。所以,我們最初的一個想法就是看能不能開發一個AI系統,可以根據公司回複顧客的方式,預測出某些類型的問題應該給予怎樣的回複。我們發現,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這都是可以辦到的。而當公司回複的速度加快之後,用戶又會向他們發送更多的消息。所以我們就開始考慮,是否能把公司的人工回複變成自動回複,結果我們大大加快了回複的速度。

是不是有些專門定制的UI會比聊天界面更好呢?或許有些時候是這樣。我不認為聊天界面在所有情況下都是最好的互動形式,但我認為,這比現在人們與商家互動的方式要好上10倍乃至100倍。不管聊天互動的速度快還是慢,在我認識的人中,都沒有人喜歡打電話詢問情況或者下訂單,因為那感覺不舒服,你必須全神貫注,一問一答地做出反應才行。但是,如果你可以發送消息——無論你是對著它說話,還是發送一段語音,或者是打幾個字,然後盡快得到回複,無論是幾秒鐘以後,還是幾分鐘以後得到回複——我認為,這都是生活中的一個巨大改善。

話題7:Facebook 在虛擬現實領域的努力

問:你能談談VR技術意味著什麼嗎?尤其是在超高分辨率和低延遲的情況下。

答:VR的重要性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我們的使命是讓大家盡可能真切地分享自己的體驗,幫助大家了解周圍正在發生什麼事情。技術的發展為體驗的分享增加了愈發豐富的層次。回顧10年或15年前,大多數的人們在上網分享體驗時,可能都是采取的文本形式。而現在幾乎一切都有了圖像,圖像正在成為人們溝通的一種基本方式。而隨著網絡條件的進一步改善,我們開始使用視頻了。如今,你發布一段視頻花不了幾分鐘,你要看一段視頻,緩沖時間也花不了30秒。視頻體驗正在越變越好,所以,視頻正在開始變成人們在網上互動和消費內容的主要方式,或者說是主要方式之一。

但是還不僅僅是這樣——我們的體驗不是視頻,不是一個小小的2D畫面,而是一個3D世界。你希望能夠捕捉這種體驗,希望能夠用數字化的方式將其描繪出來,無論是在你創建的遊戲中,還是在你捕捉的視頻中。我認為,這只是我們表達自己和體驗世界的下一個階段,一個合乎邏輯的自然發展。我認為,你以後會戴著VR頭盔,在Facebook、Messenger和WhatsApp界面中表達自己、體驗世界,就像我們如今在新聞頻道看到的360度全景視頻裏那樣。雖然它和那種戴著頭盔的真正VR體驗還有差距,但是也非常不錯了,可以讓你獲得一個大致的概念。

對於VR來說,另個一大趨勢是:每過10到15年,就會出現一個新的主流計算機範式。這通常是通過它們的界面,以及它們如何與世界互動來定義的。想想20世紀80年代,那時都是一些大型的服務器,如果你沒有專門的學位,要使用它們都很困難。90年代出現了笨重的臺式電腦,但它們的效率足夠高,所以人們主要把它們當作一種生產力工具來使用。基本上用的是鼠標。然後我們有了web,數據要傳輸多臺不同的計算機上變得更容易了。再後來我們有了手機。事實上,手機是第一個主流化的計算平臺。人們真的很喜歡手機,但是這並不是發展的盡頭。以後還會出現別的東西。

就像現在的手機一樣,我們無時無刻把手機帶在身邊,而且與使用計算機相比,使用手機在很多方面都更加自然,而使用VR與增強現實(AR)將會比手機更加自然。手機還有很多限制,你必須把它從口袋裏拿出來,這不是很一個自然的動作。以後,你只要戴一幅眼鏡就可以進行互動了,或者到最後,你只要戴上某種隱形眼鏡就可以了。 這時你環顧四周,看到不同的東西,於是伸出手抓住它們——這就是互動的方式。我認為,這是人機互動的下一個階段,一個合乎邏輯的發展階段。我們樂於推動這兩種趨勢向前發展。

紮克伯格(右)試戴VR設備。圖片來源:Digital Trends網站

話題8:增強現實領域的挑戰

問:你談了很多關於VR的計劃,但還沒有怎麼提到AR。你希望Facebook在推動AR方面發揮怎樣的作用呢?

我們正在開展AR研究。我們最開始做VR 的原因在於,VR技術已准備就緒了。你可以制作出一款價格親民的VR頭盔。而且,人們也真的開始在使用VR頭盔了。這是因為它可以和手機配套使用。即使是價格貴一些的Rift,也可以使用手機中的很多部件,這就是為什麼它的價位在數百美元,而不是數千、數萬美元的原因。

在AR領域,需要解決的科學問題更多一些,不過我很樂觀,覺得我們很快就會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未來5年或10年裏,AR就會發展到今天Rift在VR領域的水平。但是我認為,VR項目無疑更容易建立,更容易普及一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開始涉足VR產品的原因。但同時,我們也在非常認真地研究AR技術。(圖文編輯: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