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日常在网上冲浪的年轻人来说,表情包能够辅助聊天、比文字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心情,是必不可少的“武器”。
但是,因为和长辈对表情包存在不同理解,分歧和矛盾时有发生。近日的热搜“#学生微信群发敲打表情被批#”,便是一场由表情包引发的风波。
广东潮州的一名学生在微信群提问时发送了两个“敲打”表情,被老师认为“不礼貌、有殴打自己的念头”,称其没家教。老师随后还在群里表示,该学生“素质有问题”,并责令其写检讨。
▲图片来自微博。
事后,该校副校长解释说,双方存在误会,学生只是想表达自己做题想破头的意思,并非想要殴打老师。虽然风波看上去已经平息,网友们还是热议不断。
▲微博评论截图。
事实上,表情作为情绪的辅助性表达方式,不应该拆分理解,而应该放在语境中去解读,否则就很容易像这件事一样,引发“望文生义”的闹剧。
当然,由于“代沟”的存在,同样的表情在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看来,也代表不同的意义。这一事件发生后,微信团队还专门发了微博,调查“你心中最容易引发歧义的表情”。
▲图片来自微博。
就拿最受争议的“微笑”表情来说,父母长辈认为这是“亲切”的表达,而年轻人则会觉得在“嘲讽自己”。
▲微博评论截图。
由表情包引发的师生矛盾,反映出双方的代际冲突与隔阂。对此,年初时登上热搜的浙江省教育厅厅长陈根芳曾经发出过“灵魂拷问”。
他在召开会议时问道,“现在年轻一代玩的吃鸡、王者荣耀、英雄联盟、剧本杀、密室逃脱,你玩过吗?他们追捧的李现、肖战、王一博,你知道是谁吗?”
▲会议视频截图。
他表示,现在的教育对象基本属于95后、00后甚至10后,他们的痛点、痒点、兴趣点、吐槽点分布在哪里,跟上一代有巨大差异。只有尊重亲近年轻一代,学习、了解、掌握他们话语体系,才能更有效、有力的教育和引导他们。
在此事件中,双方的不理解导致了矛盾的激化。而老师直接质疑学生人品和家教、不依不饶的做法,显然也有些过激。正如发出“灵魂拷问”的教育厅厅长所说,如果不能真正敞开心扉了解年轻一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和隔阂就会越来越大,也谈不上有效的“传道授业解惑”了。
说到底,在沸腾君(xjb-feiteng)看来,这起因误读表情包意思而起的风波,的确只是个案,但这也不乏启示:读懂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而在后喻文化时代,读懂学生的方式,就包括学会和理解他们的网络表达方式,少些沟通上的隔膜与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