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与美国耶鲁大学展开线上医学讨论 浙大一院提供
(抗击新冠肺炎)战“疫”无国界 浙江医院与世界对话成常态
中新网杭州3月27日电(应欣睿)根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3月27日5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52万,累计死亡超2.3万例。疫情在全球各地暴发的当下,浙江已度过了最艰难的抗疫拉锯战时期。近期,在该省,医疗机构与世界对话正成为常态,它们合力向世界传递着抗击疫情的“浙江经验”。
邵逸夫医院在国际远程视频会议中分享经验 张茵 摄
** “中医结合手段”**
3月1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大二院)国际交流办公室收到了一封来自爱尔兰皇家内科医师学会会员、爱尔兰科克市Bon Secours(彭斯克)医院教授奥辛·欧康奈尔的求助信,希望了解浙江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调集人力和物资,做好新冠肺炎疫情的培训、防控和救治工作。
不到2天后,在爱尔兰国家广播电视总台远程连线下,一场连接着中国杭州、武汉,以及爱尔兰的远程医学交流正式开启,60余位两国医学专家参与。
针对新冠疫情的治疗,浙大二院常务副院长、援汉医疗队领队王伟林根据自己的“前线战‘疫’”经验介绍道:对于新冠肺炎治疗暂无疫苗和特效药,在抗病毒治疗中,需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副作用,此次该院在抗击疫情中运用了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对于老年病患,应关注营养和身体状况的评估;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护士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吸痰、氧疗都是有效举措。
此外,王伟林还介绍了中国当前正在执行的各级隔离措施、疫情上报制度、大数据应用等多方面举措。
爱尔兰方面人士在讨论中表示:“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他们的人口众多却控制得及时有效,经验非常宝贵,我们可以从各方面借鉴学习。”
邵逸夫医院在国际远程视频会议中分享经验 张茵 摄
** “隔离是最好的病房”**
18日,一场连接着地球两端的线上医学讨论会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下称浙大一院)内展开,讨论由美国耶鲁大学的医学专家向拥有2个月战“疫”经验的浙大一院发起。
彼时的美国,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已突破6000例。针对抗击新冠肺炎何去何从,在连线的一个多小时中,来自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科室的几十位耶鲁大学医学专家不断提出问题。
“你们应对病毒的核心经验是什么?”“可以告诉我们重症病人的治疗经验吗?”“患者进入ICU的标准是什么?”……
讨论中,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介绍了《新冠肺炎防治手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经验》(中、英文版),其中涵盖了浙大一院在防控中的医院管理、临床诊疗和护理等经验。“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在工作前都进行了严格、专业的培训,不同的工作地点都有不同的防护标准,而且还专设督导员。”
当日,医院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还介绍了抗病毒药物综合使用的经验,“隔离是最好的病房”,她介绍,对所有密切接触者、携带者都一定要隔离,切断传染源。
在远程连线中,浙大一院与耶鲁大学的同行定下了约定:“之后我们还可以通过邮件保持密切联系,我们非常乐意与你们就疫情防控进行深入交流。”
** “全链式疫情防控创新体系”**
27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邵逸夫医院)进行的国际远程视频会议,涉及杭州、武汉、荆门三地,辐射美国、韩国、阿联酋、印度、墨西哥等地医疗机构。此次视频会议由国际医疗联盟Mayo Clinic医疗机构发起,邀请邵逸夫医院向该联盟全球其他47个成员单位介绍其在新冠肺炎防控与诊治领域的经验。
会上,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分享了该院在疫情期间探索的“全链式疫情防控创新体系”以及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经验。
关于“全链式疫情防控创新体系”,在“智控”方面,其全面分享了员工智能打卡、健康码分区就诊、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等创新举措;在“管理”方面,分享了“高考食堂”、陪客“紫色腕带”、院感管控等系列院内防控经验;在“救治”方面,蔡秀军还特别分享了“治愈出院荆门首例使用ECMO的新冠危重患者”经过,详细介绍了有关新冠重症住院病人管理和危重患者救治经验。
当日,位于武汉、荆门的邵逸夫医院医疗队专家总结了新冠肺炎严重呼吸衰竭的特点,作了机械通气的建议以及治疗方法上的推荐等。
“接下来,只要有需求,我们的专家和医护团队将常态化采用视频连线、邮件交流等方式,与世界同行分享中国经验。病毒没有国界,我们对抗新冠病毒的努力与合作也没有国界。我们相信,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全世界携手共进,定能早日战胜新冠病毒。”蔡秀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