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館首次進駐戛納電影節國際村

新華社

text

【亞太日報訊】(記者 張雪飛、張曼)今年第69屆戛納電影節期間,中國館第一次正式進駐電影節國際村。中國電影基金會副理事長閻曉明17日在法國戛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戛納電影節國際村是各國展現電影軟實力、推動國際合作的重要平臺,有利於幫助有才華的中國青年電影人走上國際舞臺。

戛納電影節國際村設立於2000年,國際村內每個國家只能由一個具有官方背景或極高行業影響力的電影機構或公司代表設立國家館。與電影節的電影市場不同,國家館內不進行任何商業交易,主要舉辦一些與國家、地區或世界範圍內電影行業發展相關聯的專題活動。

代表中國進駐國際村的是中國電影基金會下屬的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13日至17日,中國館組織了一系列有關中國電影的主題論壇、座談會和推介活動等,吸引了眾多中外電影人,其中包括多位國際電影節選片人。

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成立於2014年,是中國電影基金會下設的唯一一個專門扶植青年電影人事業的公益基金,重點致力於培養中國優秀青年導演、編劇和製片人,併為那些能夠將中國電影推向新高度的新銳青年電影人搭建一個世界範圍的合作展示平臺。

已故導演吳天明被譽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伯樂和恩師”,曾執導《人生》《老井》《變臉》《百鳥朝鳳》等電影,培養出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田壯壯、周曉文、何平、顧長衛等導演。

在吳天明青年電影專項基金“青年電影人才計劃”框架下,今年有5位優秀青年製片人的電影項目從近百個參評項目中脫穎而出,被選中參加戛納電影節製片人工作坊的學習交流活動。

閻曉明認為,儘管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但中國電影的藝術性還無法跟其商業規模相匹配。中國電影未來的傳承與發展只能寄希望於青年電影人。在他看來,許多中國青年電影人從專業院校畢業進入社會後,確實缺少各種資源和實際操作能力,迫切需要得到業內人士的支持與幫助。

此次入選的電影項目之一《無視者》的製片人鄧勝告訴記者,為期一週的工作坊學習極大拓展了他的國際視野,通過與各國學員的交流,他同世界電影人建立了聯繫,加深了對世界電影市場的了解。與各大電影節選片人的直接對話使他進一步了解了國際標準,並感受到中國電影市場巨大的國際吸引力。

“外國製作人都希望能與中國合作,講述中國故事,踏入中國市場”。鄧勝希望今後能有更多類似平臺幫助中國青年電影人與國際同行深入交流,使中國青年電影人更好地融入世界電影的大環境當中。

第69屆戛納電影節11日開幕,將持續至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