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本能能够承受住生活方式如此剧烈且快速的巨变吗?| 一周新书推荐

界面新闻

text

《没有重量的人》

[墨西哥] 瓦莱里娅·路易塞利 著 轩乐 译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

《没有重量的人》是墨西哥80后女作家瓦莱里娅·路易塞利的代表作。虽注明是墨西哥作家,事实上,作者在两岁时就随着外交官父亲离开了故土。她的青少年岁月在哥斯达黎加、韩国、南非等地的周转中度过,在众多陌生语言间穿行的经历赋予了她写作的冲动。英文书名“人群中的脸”来自诗人埃兹拉·庞德《在地下车站》的著名诗句,“人群中的那些面孔涌现;潮湿、乌黑树枝上的花瓣。”这部小说讲述的正是创作者偶然遇见那些已经逝去的灵魂。

小说在墨西哥城、纽约和费城的三个空间分别展开又互相交织:在墨西哥城,一个年轻的母亲正在书写她曾在纽约度过的青春时代;在纽约,一位翻译者拼命想要出版一位无名的墨西哥诗人希尔韦托·欧文的作品;在费城,因患白内障而渐渐失明的希尔韦托·欧文,讲述着他和诗人洛尔加的友谊,以及他眼中那个世界最后的光亮。

世纪文景此前曾推出过瓦莱里娅·路易塞利的作品《假证件》和《我牙齿的故事》,其中2015年出版的《我牙齿的故事》入选了2017年IMPAC都柏林国际文学奖短名单,路易塞利也被称作当代拉美文坛最具潜力的作家之一。

《金枝》

邵丽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小说讲述了一个父亲在“追求进步”中建立了两个家庭,他和他的子女们几十年间陷入各自的困境的故事。半个多世纪以后,父亲的时代落幕,但是他留下的两个家庭,处于困局中的妻子和儿女们却无法走出阴影。《金枝》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一部分以“我”自己的成长为主线,是站在成年人的视角审视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对中国现代家庭的反思。中国的父亲对中国的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在这部作品当中,作者不仅“审父”,她的“自审”同样强烈。这种自审依然取决于无意识中对于父亲的委婉批判——她不断用极端的方式伤害着自己的孩子,不过是对父亲的矫枉过正而已。

邵丽是中国当代作家,中篇小说《明惠的圣诞》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在介绍《金枝》这部作品时,作者也说,在古罗马的神话中,金枝是有着金色树叶的树枝,持有它,罗马种族的缔造者爱涅阿斯便可以出入地下世界。弗雷泽的《金枝》是关于自然、巫术和禁忌的早期隐喻,她的小说与之同名,表达的是“一种对家族儿女的生活祈祷”。

《花甲录》

[日]内山完造 著 刘柠 译

理想国/九州出版社 2021年1月

在如今上海鲁迅公园附近的山阴路路口,我们还可看见内山书店遗址,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最为重要的现场之一:鲁迅经常在内山书店与友人会晤交谈,他把书店当成自家客厅和便利店,连寓所的房租、水电费都由内山书店代缴。书店内“往来无白丁”,郁达夫、郭沫若、萧红、萧军都曾在此流连,此地也成为著名的左翼文化据点。

内山书店的主人就是内山完造。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1917年至1945年在上海经营内山书店,他自起汉名“邬其山”,与鲁迅有深厚的友情——内山处女作《活中国的姿态》由鲁迅亲自作序,内山是鲁迅治丧委员会十三名委员中的两名外国人之一(另一位是史沫特莱)。他一生中的重要事件都与中国相关。1959年9月,内山完造应邀来中国出席建国十周年庆典,因脑溢血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内山夫妇的墓志铭由夏丏尊题写:“生为中华友,殁作中华土,吁嗟乎!”

《花甲录》是内山完造的回忆录,却不止是一部回忆录,它记录了内山完造的个人史——自出生到上海、再到回国的六十年回忆,也折射了19世纪末至二战结束的日本现代史、社会世相史和中日关系史。1960年内山完造回忆录《花甲录》由岩波书店出版,2011年由平凡社再版,并编入“东洋文库”。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刘擎 著

得到/新星出版社 2021年1月

人们或许熟知韦伯、萨特、汉娜·阿伦特的大名,却未必了解他们的学说以及他们重要观点的历史背景。这部讲义或许可以作为一个了解的起点。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政治哲学学者刘擎在书中介绍了现代视域下的19位思想大家,从思想的现实意义、现代和现代性意味着什么,讲到马克思·韦伯的思想,包括韦伯最为重要的工具理性以及理性牢笼的概念;再到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厘清尼采“上帝死了”的真正内涵、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以及萨特的虚无和自由之辨。更为重要的是,刘擎将“20世纪的教训”单列一章,讨论了20世纪发生的战争与大屠杀,并解释了鲍曼与阿伦特对大屠杀的洞见,再延展至哈耶克和以赛亚·柏林的理论。最后也关照到了当下最引人关注的一系列话题,诸如原子化的个人以及如何才能实现社会正义。

了解西方现代思想史,阅读专著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深入研读经典著作之前,将简明的通论作为向导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2020年再版的汪民安《现代性》也并不艰涩,却提供了清晰的关于“现代性”的思想指南。 刘擎的其他作品还包括《纷争的年代》《悬而未决的时刻》等。

《魏玛德国:希望与悲剧》

[美]埃里克·韦茨 著 姚峰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1月

魏玛共和国到底发生了什么?本书提出,魏玛共和国不应当被简单视为第三帝国的前夜。前承一战战败,后启第三帝国,魏玛共和国的历史不长,仅有14年,却呈现出复杂的两面性:一方面,无法摆脱战争赔款重担,经济危机不断,社会矛盾重重,政治四分五裂,最终极端右翼崛起,民主共和国消亡;另一方面,社会福利制度和妇女选举权得到确立,大众消费兴起,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迸发出惊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德国大众沉湎于柏林式五光十色的现代化都市生活。

《魏玛德国》一书以全球史视角,剖析了德国魏玛时期彼此纠缠的内政外交,并重新评价了魏玛文化的成就和遗产。书中刻画日常生活变迁,描摹不同阶层对时代变革的真实感受:既关注退伍士兵、失业工人、中产阶级、新女性,也展现社会改革者、天才艺术家、知识分子的经历,小说家托马斯·曼、建筑师埃里克·门德尔松、哲学家海德格尔都将在书中依次登场。在纳粹上台后,艺术家和学者纷纷流亡海外,因此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见证魏玛时期电影、建筑和思想领域的文化遗产。

《变动的城市》

[英]阿诺德·汤因比 著 倪凯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 2021年1月

写作此书时,历史学家汤因比已经81岁高龄,在此书中,他将城市分为城邦、首都城市、圣城、机械化城市、世界城市这几种不同类型并进行分析。城邦、首都和圣城的概念都容易理解,机械化城市指的是缺乏宗教性、飞速成长、聚集制造工厂与商贸市场的城市,世界城市指的是象征着人类城市发展未来的超大都市。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世界逐渐进入超大规模城市、大都市群发展的时代。这种激进的发展之下,发达国家城市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失衡、城市贫民窟破败混乱等问题日渐凸显。书名中的“变动”,反映出了汤因比对城市环境变迁的关注。在他看来,机械化城市以前的城市都是“静止”的,自机械化城市开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以至于城市开始从原有中心城区向周边扩散,打破了原有的不变状态。城市的无限制扩张引起了他的忧虑:人类利用卓越的技术创造了新的生活环境,却反过来成为人造环境的牺牲品。

尽管汤因比写这本《变动的城市》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但他提出的城市化问题对今天的中国仍有启发意义。中国正在形成和发展超大城市群,汤因比在书中的提问——“人类的本能能够承受住生活方式如此剧烈且快速的巨变吗?”——一样值得我们思考。关于大城市的建设与人口集聚,界面文化曾采访过经济学家陆铭,他的作品《大国大城》为我们提供了思考这个问题的另一种角度。

《电影海报艺术史》

[英]伊恩·海顿·史密斯 著 杜盈 译

双又文化/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0年12月

在预告片、电影期刊、影迷杂志甚至是电影明星的宣传之前,电影海报就诞生了。一百多年来,这种最简单的电影营销方式一直是最有效的。海报的尺寸不断变化,不过其功能从未改变,那就是推销电影。电影海报收集的潮流兴起于19世纪末,当时朱尔斯·谢雷特用平版印刷创作了巴黎的社交场景宣传画。随着海报艺术受欢迎程度渐渐消退,大众收集各类海报的热情也慢慢衰减。到了20世纪60年代,社会上海报收集的兴趣再次兴起,并且转移到了电影海报的收集上,海报收藏变得有利可图。

《电影海报艺术史》是首部从艺术史角度研究电影海报的作品。全书从电影海报的起源讲起,按照年代顺序编写,展现了一部电影营销的图像史。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发现,海报从来都不仅仅是海报而已,它还体现着人们兴趣与注意力的变化:随着电影艺术的成熟,观众对演员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因此海报上需要出现那些最受欢迎的演员;几十年间全球各地的社会文化变迁也体现在海报上,比如美国与法国对于性的态度就大不相同——令人吃惊的是,从海报上也能看出,魏玛共和国对性的态度更为开放,与之后纳粹政权的严苛教条形成了对比。

《北方有棵树》

欧阳婷 著

商务印书馆 2021年1月

这是一部以城市及周边为观察对象的自然笔记。作者久居北京,书写的对象不限于花草植物,还有鸟、雨、云、风等。跟随她的观察和书写,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巨大的城市里,在人居住的空间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共生于此的物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聆听到荒野的呼号,并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所在,如作者所说,“我反复描写这日常的风景,完全是出于一种自发的、外力不能阻止的个人强烈意愿。”在写作中,作者也有意识地避开俗套的对风景的赞美,而试图写出风景所激发的视觉、触觉以及内心层面的感受。

说到自然写作,人们总会提起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而如学者宋明炜所描述的,卡森描绘的自然并非异国他乡,而是身边的环境——在本乡小镇、在自家后院、在身体感受的切近体验中,自然写作证明了文学经验层面引起的共鸣,与科学理论建立起的知识是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