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合作四大突破:含深圳制造+香港包装

自贸区观察

text

【亚太日报 周玲娜】前海是方寸之地,肩負“深港合作”使命,但改革的復雜性難以言盡。香港金融業和現代服務業成熟,已經走在前面。港人始終顧慮,是否會培養出新的競爭對手。因此,深港合作一直處于平臺期。

為尋找深港合作新的突破點,深圳前海創新研究院邀請了來自香港金融、科技、教育、專業服務等領域的領軍人員召開閉門會議。與會嘉賓普遍認為深圳專門設立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表現出探索深港合作的極大誠意。但他們也表示,目前前海已出臺的合作政策都是“小打小鬧”,缺乏足夠吸引力。如何在深港競合中推動區域整體提升,本報記者根據會議內容總結出以下四個切入點。

一、金融:推動深港金融產品互認

人民幣國際化和資本項目開放是自貿區金融創新的主要目標,但前海的金融創新并沒有足夠清晰的定位。

問題:以保險行業為例,目前國內消費者仍涌向香港購買保險。

建議:在前海開放保險牌照、發展退休金融和遺產運作,由財富管理機構協助企業培育接班人。

二、創業:深圳制造+香港包裝

深港兩地創新各具特色,深圳大膽、敢拼,工廠憑借自身力量實現了技術成長、對國際市場需求有準確把握。香港國際化商業氛圍成熟,擅長以國際化、系統性品牌管理方式包裝產品。

問題:深圳不乏科創產品,但“走出國門”卻頻頻受阻。深圳制造缺乏知識產權保護及品牌包裝的國際運作經驗。

建議:在制度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深圳創新產品要獲得國際認可,必須要遵循香港的法律體系,采用國際通用質量認證標準。

三、科創資源:粵港澳一體化

深港兩地資源投放差異巨大,深圳R&D占比為4%,香港R&D占比僅0.7%,深圳缺乏優質高校,香港缺乏優秀科研機構。

建議:要實現深港兩地科研資源的優勢互補,深港資金、設備跨境流動,推動科研資源深度合作。要在泛珠三角區域消除邊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科創經濟體。

四、教育:試行BOT模式

目前深圳在高等教育創新上有兩種模式:一是模仿境外新興高校,探索辦學模式;二是境內外合作辦學,借用境外大學品牌,聘請境外教師在內地教學。

問題:深圳無一所全國乃至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但具有極高的教育資源需求。由于高校品牌效應需要長時間積累,兩種創新模式短期未見成效。且合作辦學模式下,深圳分校無法真正獨立成名,難以擺脫“山寨版”氣息。

建議:以“BOT(Build-Operate-Transfer)”—特許權模式進行辦學,即在建立高校的過程中,本地政府在特許期內擁有該校監督權、調控權,同時將學校的各個院系和專業拆分并外包給包括香港高校在內的全球知名學府運作,由這些知名學府的教學團隊對課程項目進行設計并負責教學,學生畢業后可獲得兩所院校共同頒發的文憑;在十到十五年特許期結束之后,再完全移交,實行本地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