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每一次對歷史的回望,都如同點亮一支精神的火炬。在第二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慰安婦遺址紀念館開館、遺屬家祭、和平法會等紀念活動陸續開展,讓人們銘記78年前那段腥風血雨的歷史,凝聚捍衛和平的強大力量。
經歷了戰爭的殘酷,才會懂得和平“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體會過民族危亡的切膚之痛,就會深刻理解國家強大對於普通百姓的重要意義。1937年寒冬,曾經繁華優雅的六朝古都南京滿目瘡痍,30萬生靈毀滅於侵略者的屠刀之下。慘無人道的殺戮,在人類文明史上留下難以癒合的傷疤,讓世人徹底認清了日本法西斯的殘暴面目;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屈辱,給中華民族造成深重災難,卻激發起四萬萬同胞與侵略者決一死戰的決心。
在一個紀念勝利的年代反思苦難,警示如此深刻。南京之殤,殤自國力衰微,殤自一盤散沙。南京之祭,既為生命之消逝舉國致哀,也為人類和平警鐘長鳴。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中國共產黨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鑄就奪取勝利的中流砥柱;億萬中華兒女血液中流淌的家國情懷,化作百折不撓的抗戰精神,構築起堅固的銅墻鐵壁。無論是窮兵黷武的侵略者歸於末路,還是曾經任人欺淩的弱國走上復興之路,都深刻昭示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的千古鐵律。
即將走過2015的中國,對70年前那場熱血澆灌的勝利有著更深的感懷。九三勝利日高亢嘹亮的閱兵號角,開啟時間的閘門,激蕩13億人民深藏於心的中國夢;習近平總書記“以史為鑒,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的莊嚴宣示,迴響著一個歷經苦難的國家對所有遇難同胞的深情告慰;《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承載著全人類對這段歷史的深刻共識……貫穿一年的紀念活動,再一次展現中華民族以不屈抗爭贏得尊重、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更加堅定了中國人民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決不容許歷史悲劇重演的決心。
“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一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臨終遺言,何嘗不是中華民族智慧與胸襟的真實寫照。“一時強弱在於力,千古勝負在於理。”中國對和平的追求,源於對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選擇,體現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長遠謀劃,熔煉成“義利相兼,以義為先”的義利觀,貫穿於各方協作的“一帶一路”建設中。在國際社會對戰爭的集體反思中,“共謀和平、共護和平、共享和平”的中國理念凝聚廣泛共識,合作共贏的中國方案跨越山海阻隔,超越文明差異,架起溝通之橋,揚起合作之帆。
哲學家康得曾經預言,永久和平最終將以兩種方式中的一種降臨:或者由於人類的洞察力,或者在巨大的衝突和災難面前,除了永久和平別無他選。從南京到奧斯維辛,從中國到世界,戰爭浩劫讓人類付出了太多代價。烽煙盡處,一束象徵和平的紫金花,凝聚著對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平年代,中國人民將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捍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果實,攜手開創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