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治霾也不能光靠單雙號

新華國際

text

【亞太日報訊】據新華國際報導,“霧霾非中國特色,幾天來,法國也深受困擾。

上週末,打開法國各地空氣品質監測網站,包括首都巴黎在內的絕大多數城市和地區,看到的幾乎都是好消息:“由於下雨、颳風,以及昨天夜間未出現逆溫,空氣污染有所緩解。有人據此認為,無論在中國還是法國,驅散霧霾主要還是得靠大自然。

優良的空氣品質今後就只能靠天了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

誠然,霧霾的形成原因非常複雜,成分更是不一而足,其中不乏各種工業因素等。但有一個絕對不能混淆的概念,那就是霧霾不等於碳排放。如果說工業生產對碳排放的貢獻大於人類日常生活,那麼,後者對霧霾的貢獻則要大於工業生產。

據法國一些媒體報導,此次霧霾的罪魁禍首很可能是汽車尾氣排放。據法國空氣監測權威機構對近十年來的數據分析顯示,城市主要交通幹道附近的空氣污染往往是全市最嚴重的。離交通幹道越遠,空氣污染程度越低,這說明道路交通是城市空氣污染的最大元兇。以巴黎大區為例,50%的二氧化氮(也即那種刺激呼吸道的氣體)以及25%的PM10和PM2.5懸浮顆粒物,都是燃油汽車排放的;而讓人們直接感到窒息的可致癌物——苯,更是汽車動力燃油燃燒不充分的產物。

進一步分析還顯示,行駛汽車的數量以及汽車行駛的速度,對空氣污染影響巨大。車流量越大,對周圍空氣的影響範圍越廣;而行駛速度過快或過緩,都會導致二氧化氮和顆粒物排放增加——尤其是短途行駛和堵車情況下的行駛過緩,苯的排放最為嚴重。這也是法國在出現嚴重空氣污染時,調整高速公路限速、採取單雙號限行以及推行免費乘坐公共交通等緊急措施的原因。

其實,為減少限行給公眾出行帶來的困難,巴黎市政府也是蠻拼的,除了在限行日繼續實行公共交通一律免費外,還調低了公共自行車的租金,而且被限號車輛在市內當日停車免收停車費,如乘載三人以上也可上路行駛等。

當然,要一下子扭轉人們的生活習慣是不容易的,民眾的環保意識的提高往往也需要一段時間。比如,去年3月出現大範圍霧霾天氣時,巴黎市政府就曾採取單雙號限行措施,涉及受限制的私家車比例大約是50%,但污染只減少了6%。從數據上看,很難具有說服力。但實際上,“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看看一些人的“對策恐怕就不難理解了。有人說,“我的車是雙號不能開,但我在網上租車,一天25歐元,比起不能開車,還是值了;還有人說,“我決定‘冒險’開,被罰一次22歐元,沒罰就賺了,罰了也能承受……看來,儘管霧霾嚴重,但一些法國人還是不願犧牲個人的“方便。

英語裏有個20世紀初才出現的新詞“SMOG,意思是“含有工業粉塵的煙與霧的混合物,也即中國人近些年才熟悉的熱詞“霧霾;而法語中壓根兒就沒這個詞,提起空氣污染,法國人索性直接借用外來英語。換句話說,在許多人的心目中,“SMOG或“霧霾主要來自工業煙塵,是別的原因給我製造的麻煩。

政府採取的措施都是不得已的強制手段,如果沒有公眾的積極參與,效果也不可能理想。比如,既然知道超速行駛會加重霧霾的形成,那就該在高速路上減速行駛;既然知道擁堵導致污染物排放增加,那就該減少私家車的使用。此外,力爭短程靠雙腿,能騎車的不坐車,能坐公交的不開車,實在需要開車則最好能拼車……

面對城市人口增長過快的壓力,面對物質生活的快速膨脹,面對越來越多的霧霾天氣,每個人都應該從我做起。如果到今天我們還只是怨天尤人,甚至“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今後要呼口好空氣,恐怕真就得靠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