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印度新冠肺炎病例突然急剧下降了!专家摆出疑惑脸

亚太日报

text

亚太日报 Shannon

当新冠疫情在印度扎根时,人们一直担心,它将使这个世界第二人口大国脆弱的卫生系统沉沦。

几个月以来,随着感染率的急剧攀升,印度一度看起来可能会超越美国,成为病例数最多的国家。

但从去年9月份开始,感染率开始急剧下降。现在,该国每天报告约1.1万个新病例,而最高峰时,则接近单日10万个。几乎在每个地区都能看到,突然下降的感染率。

这让专家们感到困惑。他们提出了许多可能的解释 ,包括该国的一些地区可能已经达到了群体免疫,或是印度人可能有一些先天存在的免疫能力,使他们免受病毒的影响。

印度政府将病例的下降部分归功于口罩的普及 —— 这在印度的公共场合是强制性的,违反者在一些城市会被处以巨额罚款。

确定感染率下降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助于当局有效控制该国的病毒,该国报告了近1100万例病例和超过15.5万人死亡。到目前为止,全球约有240万人死于新冠病毒。

“如果我们不知道具体原因,你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做一些可能导致病毒再次爆发的事情,”印度阿育王大学研究病毒的沙希德-贾米尔博士说。

印度和其他国家一样,漏掉了许多感染病例,人们对印度如何统计死亡人数提出了质疑。但最近几周,该国医院的住院压力也有所下降,这进一步表明了病毒的传播速度正在放缓。当11月,记录在案的病例突破900万时,官方数据显示,新德里所有带呼吸机的重症监护病床中,近90%都已满员。但在上周四,这些病床中只有16%被占用。

这种成功不能归功于疫苗,因为印度在1月份才开始接种。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种疫苗,前景应该会更好。尽管专家们也担心世界各地发现的变异体病毒,这些病毒似乎更具传染性,而且使用传统治疗方法和疫苗效果不佳。

在印度国家免疫学研究所,研究免疫系统的维尼塔-巴尔认为,有一种合理的解释是:一些大面积感染地区已达到了群体免疫 —— 如果足够多的人通过生病或接种疫苗,已经发展出了对病毒的免疫力,就可以使传播开始放缓。

但专家提醒说,即使一些地方的群体免疫力是导致传染率下降的部分原因,但整个群体仍然很脆弱 —— 必须继续采取预防措施。这一点尤其正确,因为新的研究表明,患者在感染了一种类型的病毒后,可能会再次感染新病毒。例如,最近在巴西马瑙斯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那里超过75%的人在10月份时体内还存有病毒抗体,但感染率却在1月份再次激增。“没有人知道最终结果如何,”巴尔说。

印度的数据并没有那么戏剧性。印度卫生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抗体筛查估计,在疫苗接种开始之前,大约有2.7亿人,或者说五分之一的印度人已经被病毒感染 —— 这远远低于专家所说的70%或更高的比率,而这有可能是冠状病毒的临界点,尽管还不确定。

“事实上,很大一部分人仍然很脆弱,”印度首要医学研究机构,印度医学研究委员会负责人巴拉姆-巴尔加瓦博士说。

但这项调查提供了印度感染率可能下降的其他见解。调查显示,印度城市中的感染者比乡村中的感染者更多,而且病毒在乡村腹地的传播速度更慢。

印度公共卫生基金会主席塞里纳特-雷迪博士说:“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较小,人们更多的是在空旷的地方工作,住所的通风性也更强。”

雷迪还建议,如果一些城市地区正在接近群体免疫 —— 无论该阈值在哪里 —— 并且还通过口罩和物理距离限制传播,从而看到病例下降,那么也许病毒在印度农村地区的低速传播可以帮助解释感染率为何下降。

另一种可能性是,许多印度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接触过各种疾病。 例如,霍乱,伤寒和结核病在印度都很普遍 —— 这类感染可以激发体内对新病毒进行的初始免疫反应变得更强。

“如果新冠疫情病毒能够在到达到肺部之前,经过鼻腔和喉咙时就能得到控制,它就不会变得那么严重。先天免疫会在这个层面上发挥作用,通过尝试减少病毒感染并阻止它进入肺部,”阿育王大学的贾米尔博士说。

尽管印度有好消息,但新变种的出现,给这里和全球控制疫情的努力又增加了一个挑战。科学家们已经在印度发现了几个变种,包括一些被指责为二次感染的新变种。

专家们正在考虑变种是否可能会推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病例激增。该邦此前曾被誉为应对病毒的模版。喀拉拉邦现在占印度新冠病例的近一半。政府所资助的研究表明,可能是一种更具传染性的病毒在发挥着作用,目前正在努力对其基因组进行测序。

由于不清楚印度防疫成功背后的具体原因,专家担心人们会放松警惕。印度大部分地区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在许多城市,市场熙熙攘攘,道路拥挤,餐馆几乎爆满。

“随着患病人数的减少,我想新冠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去年住院并康复的建筑师拉维库马尔说,“我们都可以松一口气了。”

也许还没有,乔治敦大学的卫生经济学家吉什努-达斯表示,他为西孟加拉邦处理流行病提供建议。他警告说:“我们不知道三到四个月后,这种情况是否会再次出现。”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