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2016 | 特朗普——金豬能否乘風飛揚

亞太日報

text

文| 亞太日報記者柳絲

美國紐約第5大道,世界金融中心的心臟,帝國大廈、中央公園、洛克菲勒中心……都坐落在這條大街上。2016年,這條街的725號,一幢68層全玻璃大樓高聳入雲,金色大門上“特朗普大廈”10個字母的金色大字分外耀眼。

這兩天,大廈門口漂浮了一排金豬。飛行金豬的設計師們說,飛豬代表著特朗普在總統選舉中的勝利。“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在西方文化中,豬能上天意味著把不可能變成可能。這或許正詮釋,美國這一年,屬於走進黃金時代的特朗普。

2016年的特朗普,恍若2006年美國喜劇電影《年度人物》的現實再現。電影中,一位喜劇節目主持人突發奇想以獨立候選人身份競選總統,起初被當作笑柄,但在競選過程中靠抨擊選舉制度和建制派言論爆紅,最終贏得大選。

作為 “政治圈外人”,特朗普不是頭一回參與競選總統的“遊戲”。不過這一次,他認真了。特朗普通過打破“政治正確”、挑戰“傳統建制派”,隻身對付分裂倒戈的黨內諸多大佬和一邊倒的主流媒體,最終殺出重圍,越戰越勇,笑到了最後,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

特朗普的支持者們

當選後,美國《時代》週刊將年度人物頒給了特朗普。雖然被稱為“美利堅分裂國總統”,不過以特朗普的拔尖兒性格,倒是很高興自己又一次打敗了眾人。他表示,這是一個“偉大的榮譽”,“意味著很多”。

特朗普這一年的競選之路,或許就是一個美利堅分裂國的縮影,最切身感受的是階層的分裂,貧富的分化。

特朗普的競選策略很明確。根據特朗普團隊的一份競選備忘錄,自從參選,特朗普一直堅持“不正統”“不走尋常路”的競選策略——去吸引那些過去並不曾投票或者投票意願低的選民。

“軍師”斯圖爾特·朱利(Stuart Jolly)是特朗普“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顧問。朱利說,起初他覺得特朗普“吸引低傾向選民”的路子是“賭博”,因為那些人大多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體力工作者,幾乎沒投過票”,但是沒想到效果出乎意料。

實際上,特朗普的策略和奧巴馬當年格外類似。早在2005年,奧巴馬當選參議員,崛起為政治新星時,靠的就是依靠“底層民眾”這樣的政策。這將奧巴馬兩次送入白宮。

這樣的競選政策主張被貼上了“特朗普主義”的標籤。

特朗普顧問紐特·金裏奇說,“特朗普主義”的根本就是相信民眾,訴諸於民眾,為民眾謀求利益。美國歷史學家喬治·納什同樣給“特朗普主義”做了個定義。他指出,這種“主義”強調:由於經濟的停滯、人員遷徙導致的混亂以及恐怖主義活動,令人們生活在不安中,但政治精英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改善問題。

當選後,不少輿論拿他和雷根比較起來。好萊塢演員出身的雷根,完成華麗轉型棄影從政,排名在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總統前列。不過,爭議和疑問自然存在。人們不禁在問,一位身居豪宅,而且是很多普通人見所未見的奢華程度的億萬富翁,為什麼能代表藍領工人?

但,拋開質疑不談,商人特朗普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就像他自述的《永不放棄——特朗普自述》書中所說,“請相信我,你所花的每一分努力都會有價值的”。

特朗普知道自己面臨的種種質疑。商界中摸爬滾打數十年,也練就了特朗普看上去“不屑一顧”,實際上“堅定強悍”的內心。他曾說,堅強一些,堅持到底。不要指望別人來幫你,而要靠你自己,永不放棄。

作為商人,特朗普受父輩影響,工作努力拼命。從他在自傳中一天的日程表就足見一斑——“通常,6點就早早起床,花1個小時的時間讀早報,9點之前來到辦公室,開始工作。打電話是我工作中重要一部分,每天50幾個電話對我來說是家常便飯,有時打到100多個。放下電話,有至少12個會議在等著我。午飯都在奔忙中解決。即使我6點半下班回家,也要為工作打電話到深夜,有時還要犧牲自己的週末……”

看上去固定的時間模式中,特朗普也不拘一格:不拎公事包,辦公室的門永遠敞開,他這樣說,“因為我相信,太多的固定模式只會束縛一個人的想像力,影響一個企業家的判斷力”。於是,不按常理出牌、瘋狂不羈,在特朗普競選時和當選後被集中聚焦放大。

“希望我們一起感謝這樣刺激的大事兒。”當選後的特朗普不嫌事兒大,在挑選內閣成員都循著戲劇模式,有鋪陳,有轉圜,有高潮,有落定。

此時此刻,大西洋西岸的紐約曼哈頓,第45任總統特朗普,也站在了美國政治,乃至世界版圖的風口。是不是能乘風飛揚,現在無人能答。

“正因為是唐納德·特朗普,接下來發生任何事,恐怕都將不同以往。”《時代》週刊的話用在這裏再恰當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