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第一股”湖北均瑶大健康饮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饮品”,605388.SH)终于要改善其业务单一的状态了。近日,该公司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拟注资不超过9000万元设立上海均瑶天然矿泉水有限公司(暂定名,具体以工商核准为准),跨界布局天然矿泉水。
对此,该公司董秘办工作人员仅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披露相关信息请以公告或其他官方口径为准。”而在乳业专家宋亮看来,均瑶饮品的跨界之举或存在风险,“矿泉水品类准入门槛看似很低,实际上很高。从包装水各个细分领域及产品价位来看,毛利率高吸引了众多玩家,也导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若均瑶饮品销售规模、铺货无法达到一定程度,成功的机率会很小。”
跨界的挑战
“均瑶饮品登陆资本市场以来,业务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公司产品结构、研发能力及管理经营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健康需求,顺应消费趋势,拟开展矿泉水新业务作为重要战略布局。”均瑶饮品指出,“主要产品矿泉水作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饮用水消费升级的产物,是都市健康生活的首选,未来矿泉水产业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该公司董事长王均豪也于近期对外透露公司发展规划称,“均瑶饮品不只有乳酸菌,也要消费升级。这个时代,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进步,及消费者和健康意识的进步,包括对细分市场产品的需求,公司致力于围绕这几个进步提升均瑶健康饮品,引领市场。”
而此次均瑶饮品拟涉足的天然矿泉水,为包装水行业的热门细分领域。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在研报中指出,“天然健康兴起,高端化序幕拉开。消费升级趋势下,包装饮用水行业有望受益于家庭用水包装化率提升趋势维持高速成长,且产品结构有望向天然(矿泉)水进一步升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近年来天然水及天然矿泉水在包装饮用水类别中增长最快。2014年-2019年,天然矿泉水复合年增长率为19.0%;按零售额计算,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155亿元;该趋势仍将延续,2019年-2024年,预计天然矿泉水复合年增长率为14.1%。
在业内人士看来,均瑶饮品试图入局热门领域打破其原有盈利模式单一的处境,前景难料。“均瑶饮品认识到业务单一的问题,希望突破这个局限,值得肯定,但是跨界需要找准方向。”某饮用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当前矿泉水市场火热,涌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均瑶挤进这个赛道,需要考量其自身资源是否可以支撑其该决策。”
“对均瑶饮品来说,从乳饮料跨界到矿泉水领域,是想突破原有品类,通过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来突破盈利局限,但目前国内快消市场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若均瑶没有掌握具有独特优势资源及专业的市场营销,如此跨界并不合适。”宋亮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要开拓新的板块,就要从无到有,会消耗资金和各方面资源,也会影响到发展的进程。均瑶可以在原有的乳饮料业务领域进行细分。”
“从趋势上看,天然矿泉水开始兴起,消费者对包装水的需求已从便利性上升至品质优先,如今百岁山、康师傅等企业都已经在天然矿泉水市场进行布局。”原娃哈哈集团策划总监、快消品行业专家肖竹青告诉财联社记者,“均瑶饮品与大型企业相比销售规模较小,且从终端看,几乎没有冰柜投放。以可口可乐、农夫山泉为例,都在终端投放大量冰柜,以保证饮品销售旺季的销量,所以综合来看,均瑶在销售规模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短板,无法与现有饮品龙头形成竞争。”
市场突围的难题
在业内人士看来,均瑶饮品尝试拓展品类的背后,正是其面临的产品单一、盈利能力下滑等问题。该公司于今年8月登陆资本市场,旗下主要产品为“味动力”系列常温乳酸菌饮品,该产品2017年-2019年销售收入均占均瑶饮品主营业务收入的90%左右,主营系列产品的贡献尤为突出。
从数据上看,该公司收入在2019年出现下滑,“味动力”常温乳酸菌饮品塑瓶系列销量有所减少,2019年产量由上年的17.47万吨减少至16.14万吨,销量也由17.05万吨下滑至15.56万吨。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数据显示,中国常温乳酸菌饮品市场近年来增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2015年该市场增长35.4%,到2019年则仅增长8.1%。
在行业增长放缓的趋势下,叠加“疫情黑天鹅”事件影响,均瑶饮品2020年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呈现下降态势,营收4.99亿元,同比下降26.0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22.85%。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亦均呈双位数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同比下滑78.28%。主要产品“味动力”在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减少33.16%。
“受疫情等多重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对公司所处行业造成一定程度的波动,进而影响公司的业绩。随着外部环境趋于稳定,以及公司募投项目的分步实施,将对公司业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均瑶饮品强调,“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产生波动主要是因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减少所致,公司目前经营活动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编制2020年度盈利预测报告,并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盈利预测审核报告》。根据报告,该公司预测2020年度营收为10.27亿元,同比下降19.3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8亿元,同比下降17.79%。
“均瑶饮品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产品受到龙头企业侵蚀越来越严重,造成市场萎缩。”宋亮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产品单一,若能做成大单品,在产品本身、渠道、品牌方面都有所突破,也会获得很高的收益,如伊利的安慕希。但均瑶的大单品市场出现下滑,证明其产品竞争优势较小,且没有对产品进行太多升级,这类产品一旦停下脚步,就很容易被超越。”
“含乳和植物蛋白饮料行业为完全市场竞争行业,行业集中度不高,同行业品牌间可替代性强,竞争激烈。”王均豪也曾坦言,“受常温乳酸菌饮品高增长及高利润的驱动,各大低温乳酸菌饮品知名厂商纷纷进入该领域,众多小厂商也争相分羹市场,市场集中度会逐步提高,但市场竞争仍然趋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