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彭博社28日刊发题为《特朗普力促“脱钩”,美企却嫌中国货来得不够快》的报道称,当美国总统力劝美国企业放弃中国市场之际,许多企业家却在担心无法更快地获得中国产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正是得益于与中国供应商的密切关系,一些美国零售商得以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美媒这篇报道折射了白宫与美企之间在对华态度上存在的分歧,尽管美国政府对华实施一系列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不少美国政客唆使美企“撤离中国”,然而众多美国企业并不买账。
早在4月初,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就公开呼吁美国企业撤离中国,并表示在疫情后期,将会采取措施改变美国对中国过度依赖的关系。路透社、彭博社等诸多西方主流媒体对这一言论进行了报道,引发海内外舆论关切。
不过,大多数在华美国企业并没有因此产生撤离中国的计划,相反,在疫情期间,不少包括美企在内的跨国公司看好中国市场,而不断加快在华布局:国际石化巨头埃克森美孚广东惠州乙烯项目于4月开工,项目总投资约100亿美元,成为美国企业在华独资建设的首个重大石化项目;美国零售巨头Costco宣布将在上海开设中国大陆第二家门店……一批有战略眼光的大型美国跨国公司,用实际行动向中国市场投出信任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刁大明指出,自此前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贸易摩擦之后,存在个别美国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秉持乐见其成的态度,希望通过白宫对于中国的施压为自身换取更大的利益空间。但是随着贸易摩擦逐渐升级,这些美国企业的自身利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反而还可能有损其在中国的利益,因此便更多地回归到一个比较理性的状态。
对美企来说,经济全球化之下,中国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依然显著。尽管现在中国的人力成本有所提高,但因中高端高技术劳动人口增长较快,就其日益提升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来说,仍然是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从中获益的美国企业不愿放弃与中国市场这块蛋糕。5月19日,霍尼韦尔新兴市场中国总部总部落户光谷,霍尼韦尔中国区总裁张宇峰表示,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科研基地,可以更好地辐射广阔的中国中西部市场并满足其市场需求。
对美企来说,面对疫情冲击,中国经济复苏动力与市场消费潜力也将带来更多机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日前表示,由于美国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仍存在重大问题。在美国经济前景面临“极端不确定性”之际,中国经济的强劲韧性及不断提升的开放力度,为美企尽快走出疫情影响“打开一扇窗”。德国之声电台直言,没有哪家美企愿意放弃中国市场以及14亿潜在客户。《华盛顿邮报》则指出,“离开中国完全不是一个选项”,因为中国内地已经称为汽车、电影和计算机等行业的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美国欧亚评论网则喊话美政府:“华盛顿现在必须接受现实。与一个美企大量投资的国家进行所谓的贸易战,是毫无意义的”。
其实,面对个别国家借疫情鼓吹经济“脱钩”、转移或切断产业链等现象,中国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发展动力,更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策定力。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经济社会秩序正有序恢复,作为“世界工厂”保持高效运转,为世界经济恢复发展注入动力。全球知名研究机构荣鼎咨询和国际律师事务所贝克麦坚时最新数据显示,外资对华投资兴趣正在上升,2020年前5个月,外商对华投资超过中国对外投资;2020年1至5月,外资对中国的并购总额达90亿美元,这是10年来首次在交易数量和交易额方面均超过中国对外并购交易活动。
同时,面对经济全球化遭遇的逆风和回头浪,中国也用实际政策与行动表明了立场:一是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二是近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彰显中国探索和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的战略选择。三是继续筹办第三届进博会,体现了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立场。
2019年,中国为全球贡献了33%的经济增长,然而美国只贡献了11%,20年间缩小了一半;今年,疫情冲击下欧美多国正在艰难重启经济,而中国市场率先热闹起来,一定程度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测度表。由此,尽管与企业家有不同逻辑考量,但白宫政客们并没有从企业主体的切实利益出发,这一与后者意愿背道而驰的想法,已被事实证明是不切实际的。某些政治因素的干扰无法从根本上左右美国企业的选择,那些自顾自的“吆喝”和教唆注定是徒劳。
(来源:海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