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訊】今年9月21日,是第22個“世界老年癡呆日”,不少人認為老年癡呆是一種生理現象,可在醫學上它卻還有一個名字叫做阿爾茨海默病。就在我們周圍,不少的家庭同樣上演著電影《我腦海中的橡皮擦》中的不幸。
據了解,在我國65歲以上每20人就有1人患老年癡呆,他們所有的記憶如同被橡皮擦一道一道抹掉,更可怕的是,一旦開始,握著橡皮擦的那只手就不會停下來……究竟是什麽原因導致出現老年癡呆?有沒有任何預防措施?
每20位65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位患老年癡呆,你怕了嗎?
近年來,失智老人走失尋人啟事頻繁見諸網絡,甚至有老人因為癡呆導致家庭的破碎,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背後的阿爾茨海默病,根據國際阿爾茨海默病協會2015年報告,估計,每年新發癡呆病例990萬,也就意味著每3秒鐘就新增加1例,到2050年,全球患有癡呆的人數將從目前的4600萬人增加至1.315億人,68%的增長將發生在低中收入國家。
而我國早在2010年老年癡呆患者數就已居世界第1位,保守估計已達919萬,中國65歲以上的老人患病率大約是5%,相當於每20位65歲以上老人中就有一位患老年癡呆。”王群教授表示,患病率還隨著年齡增加呈指數增長,年齡每增加5歲,患病率增長一倍,每4位85歲以上的老人中就有1位是老年癡呆。
是誰動了老年人腦中的“橡皮擦”?
在美國一項針對60歲及以上老年人的調查“老年人最怕患上哪些疾病”中,回答最怕患上“阿爾茨海默癥或其它癡呆癥”的比例最高,達35%。害怕原因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我會忘記我的親人、我會成為家庭的負擔、我將不能照顧自己。
更讓人害怕的是,阿爾茨海默病還未找到真正的“元兇”。王群教授介紹,目前阿爾茨海默病的機制和病因尚不明確,年齡是其高危因素,遺傳也是其發病的因素之一。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根據發病年齡,以65歲為界,分為早發型及晚發型。早發型患者目前已經篩查到了3個致病基因(APP、PSEN1、PSEN2),這些致病基因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基因,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外顯率超過85%。目前攜帶這些致病基因,一旦檢測到,被認為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重要診斷依據,換言之,很可能會患病。而晚發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如果一級親屬中患阿爾茨海默病,通常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風險是沒有家族史的人群的2倍。
此外,血管病變、高血壓、2型糖尿病(危險性增高2倍),患抑郁癥、體重(過低及過高體重增加阿爾茨海默病風險),顱腦外傷史、缺乏體力活動、教育程度低等這些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危險因素。
別把老年癡呆與健忘劃等號,及早發現早期癥狀
不少人會把老年癡呆與老年健忘相混淆,從而導致阿爾茨海默病被忽視。“老年健忘稱為良性遺忘,是生理退行性改變,屬衰老的必然結果;老年性癡呆的健忘,叫做惡性遺忘,是病理性改變,屬腦器質性疾病引起的智能減退。老年健忘是部分遺忘;惡性遺忘是全部遺忘。”例如說,白天來了客人,晚上子女回家後,良性遺忘的老人會對子女說:有人來過了,但卻記不得來者的姓名。而老年性癡呆患者不是部分遺忘,而是根本不記得有人來過。
調查顯示,僅有17.79%的人能正確識別疾病的初期癥狀,而疾病初期的就診率僅為25.56%。王群教授提醒,典型的老年吃到患者具有一些早期癥狀變化:記憶力下降,反復詢問同一個問題,淡漠,人格改變,懶散不喜歡活動,對周圍環境提不起興趣,缺乏主動性,並且不喜歡與人交流,有類似於抑郁癥的表現,容易受周圍環影響,對新環境難以適應。
如有出現以上癥狀,專家建議家人帶患者前來醫院排查,通過神經心理量表評分、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資料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才可確診。
阿爾茲海默病人的生存周期通常為8-10年
盡管目前沒有可以根治的藥物,但如果病人能夠接受早期診斷,堅持長期服用合適的藥物,再加上良好的護理,是可以延緩患者病情發展的,同時也能極大地減輕家屬的負擔。阿爾茲海默病人的生存周期通常為8-10年,部分患者可以達到15年以上。但是如果沒有積極治療,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用不了三五年就會從最初輕度的記憶減退。發展到較為嚴重的階段——完全失憶,不會說話,不會走路,大小便失禁。而如果采取措施,就能盡量延緩這一天的到來。
據了解,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美國和歐洲阿爾茲海默病指南中公認有效的藥物有兩類,一類是膽堿酯酶抑制劑,比如安理申、艾斯能等,適用於輕至中度阿爾茨海默病的癥狀。另外一類是NMDA受體拮抗劑,比如美金剛,適用於中重度癡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