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5日,加拿大坎卢普斯赛克维派克第一民族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使用探地雷达对坎卢普斯市一所印第安寄宿学校旧址进行探测所获得的最初报告。探地雷达专家宣布,在这所寄宿学校旧址附近,又发现了可能埋葬着200个儿童的墓穴。
自今年5月起,加拿大接连曝出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发现千余无名墓葬和大量遗骸的消息,大量原住民儿童在寄宿学校受到虐待和强暴,震惊了加拿大和国际社会。当年,这些原住民寄宿学校中究竟发生过什么?2017年一部反映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黑暗历史的电影《印第安·豪斯》能给我们答案。
只因没说英语 原住民儿童嘴里被塞黑板擦
电影《印第安·豪斯》开始不久,8岁的原住民男孩扫罗被迫进入一所臭名昭著的天主教寄宿学校,与一同进入这所学校的原住民同学一道被剪掉长发,被修女粗鲁地用消毒粉清洗全身,还要被迫改名。扫罗的同学朗尼不愿改名,立即遭到了修女的鞭打,扫罗因为会说英语而幸免。朗尼还因为在学校说了原住民语言,嘴中被修女塞入黑板擦。
△1937年的加拿大坎卢普斯原住民寄宿学校(图片来源: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
只因依赖亲人 原住民姐妹被逼自尽
在寄宿学校,遭遇不幸的不止朗尼一人。扫罗的同学丽贝卡和凯瑟琳是一对原住民姐妹。年纪小的凯瑟琳在寄宿学校这个陌生而压抑的环境中十分依赖姐姐,但修女认为这是凯瑟琳软弱的表现。为了改变孩子们的宗教信仰,修女主张凯瑟琳应该依赖上帝而非姐姐,只要修女发现凯瑟琳依赖姐姐,便无情地将凯瑟琳关入黑暗的禁闭室。
凯瑟琳不堪忍受这样的遭遇,自尽于禁闭室中将她关着的铁笼里。失去妹妹的丽贝卡则在此后一个下着大雪的早晨,伤心地哭着,挥刀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加拿大安大略省苏圣玛丽的兴沃克印第安寄宿学校的学生(图片来源:路透社)
只因肤色与种族 赢得球赛却要挨打
与朗尼等同学相比,扫罗或许幸运一些。扫罗非常热爱冰球,并在这一运动上富有天赋,在学校里,他加入了冰球队,通过刻苦的练习,逐渐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长大后,他被一个原住民家庭收养,并加入了养父弗雷德的冰球队,球队里的队员也是像扫罗一样的原住民。扫罗在养父养母的关爱和队友的支持中,慢慢成为优秀的冰球运动员,并和队友们屡屡战胜白人队伍、赢得比赛,但他们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白人普遍认为,冰球是白人的游戏。扫罗和队员赢得的比赛越多,越遭到白人队员及观众的谩骂和嘲讽。一次,队员们来到一间餐厅,庆祝比赛的胜利,却遭到白人客人的挑衅,“赢了一场冰球比赛,你们以为就能像白人一样在这里吃饭?”不服气的队员们接受了白人的挑衅,却一个个被打得鼻青脸肿、极尽羞辱。
△加拿大安大略省苏圣玛丽的兴沃克印第安寄宿学校的学生被剪发(图片来源:路透社)
后来,扫罗被多伦多一个冰球队的教练盖伊看中,加入了他的冰球队。然而,等待扫罗的却是队友的嘲讽,赛场上对手的挑衅,裁判的不公,新闻媒体有偏见的描述,以及观众的喝倒彩,人们似乎看不到扫罗出色的球技,看到的永远是他的肤色和原住民身份。
痛苦的寄宿学校经历成为一生的创伤
扫罗变得狂躁,还击遭受的不公,但得来的却是被罚不准上场比赛以及盖伊的失望。最终,扫罗离开了冰球场,洗盘子、做苦力,尤其是在偶遇昔日的同学朗尼后,扫罗再次回想起了在寄宿学校的痛苦回忆,开始终日饮酒。天才冰球运动员沦为酗酒成瘾的流浪汉,并因酗酒进了医院。
△数据显示,加拿大寄宿学校儿童的死亡几率为每25人中有1人死亡,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加拿大人牺牲的几率为每26人中有1人死亡(图片来源:加拿大广播公司)
虚构的电影却是真实而惨烈的现实
在电影的结尾,主人公扫罗最终回到了原住民朋友身边,得到了心灵的归属。 “这是一部虚构的电影,但却传达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故事。” 加拿大广播公司曾如此评价《印第安·豪斯》这部电影。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曾进入寄宿学校的原住民儿童却丧命于此,不为人知地长眠于地下,即使一些人有幸活下来,却一生都无法逃脱寄宿学校带来的梦魇。
据美媒报道,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学校系统的“灵感”来自美国。 从1819年的所谓“印第安人文明开化法案”开始,美国实施了一系列旨在“同化印第安人”的法律政策,在全国范围设立或资助寄宿学校,强行安排印第安儿童入学。由于两国都面临所谓的“印第安人问题”,1878年,时任加拿大总理约翰·麦克唐纳派人前往美国,学习美国政府的相关政策。
在许多原住民部落中,蓄留长发是骄傲而神圣的传统。但在寄宿学校里,任何原住民文化活动都被禁止,原住民儿童不能说母语,不能穿着传统文化服装,不能保留传统文化发型。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看来,原住民儿童被迫剪掉长发是“撤销土著文化、历史和身份的有力象征”。
△7月1日,人们在加拿大多伦多集会悼念原住民寄宿学校死难者
此外,剪发还给原住民儿童带来了心灵上的恐惧。据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印第安学校访客中心的管理员罗莎莉介绍,在一些原住民部落,只有当有人死去时人们才会剪发。年纪尚幼的孩子来到寄宿学校,被剪掉头发,会以为是否有人死去了。
寄宿学校除了对原住民儿童实行种种文化灭绝的措施,还残忍地摧残着他们的生命和健康。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数据显示,至少3200名儿童死于寄宿学校,这意味着每45名学生中就有1人死亡。 而在寄宿学校的儿童死亡数据记录里,四分之一没有被记录性别,三分之一没有被记录姓名,二分之一没有被记录死因。
△6月21日,民众在温哥华为在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旧址上被发现的儿童遗骸举行悼念仪式(图片来源:美联社)
加拿大教育工作者黛博拉·劳埃德的母亲是寄宿学校的幸存者,但母亲对她在寄宿学校的经历缄口不言。几年前,劳埃德和母亲一起到寄宿学校旧址,她还记得母亲是多么震惊,“她向我弯下腰,好像不想离寄宿学校太近”。母亲还说:“那边,那边有尸体”。劳埃德说,她能够感受到母亲的悲伤和创伤。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所名为“马里瓦尔印第安寄宿学校”的幸存者巴里·肯尼迪也说,在寄宿学校旧址附近发现的无名坟墓中可能就有他的同学,因为有的人晚上被绑走后再也没有回来。
诚如美国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幸存者保罗·沃克所说,他是一个幸存者,他成功地做到了现在的自己,“而有的人却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今年5月28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原住民在“坎卢普斯印第安寄宿学校”旧址附近发现了215具遗骸。7月15日公布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该校旧址附近又发现了200个儿童墓穴,该校及附近区域埋葬的原住民儿童数量达到400具以上。不知这400余具遗骸的背后又是怎样惨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