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香港旅遊零售業也要"供給側改革"

亞太日報

text

【亞太日報訊】據香港入境處數字,10月1日及2日訪港旅客超過46.8萬人,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其中非內地旅客錄得大幅增長。4日香港《信報》發表題為《本地旅遊零售業也要供給側改革》的社論稱,非內地旅客數量的增長,反映香港在酒店房價回落的情況下,對不同地區遊客的吸引力增加。香港應摒棄以往依靠內地遊客的“速食”旅遊發展方式,更多兼顧都市特色、人文環境、獨特文化及自然景觀,展現香港的獨特性。

社論稱,今年“黃金周”首兩日,內地訪港旅客約39萬人,按年增長約2%,已較市場一些悲觀預測爲佳。但參考出境旅客人數,就見另一番景象:爲數不少的內地旅客只是經港中轉出境遊,對本地旅遊及零售收益的刺激未必顯著,有零售商更預期生意比去年差,慨歎黃金時代一去不返。

不過,非內地旅客增長卻有驚喜,黃金周首兩日入境人次有逾7.7萬。社論稱,這些外來旅客的數量自然不能與內地客相提並論,但他們選擇這段時間來港,相信與黃金周假期無關,反映香港在酒店房價回落之下,對不同地區遊客的吸引力隨之增加。

社論指,旅遊業與本地零售、酒店及餐飲業唇齒相依,提供重要客源財源,若遊客減少,市道必受打擊。因此,求變涉及兩個層面,一方面要針對不同地區旅客的需要,強化香港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開拓新的零售消費客源,填補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遺下的缺口。

社論稱,十多年來內地旅客增長迅速,已占整體訪港旅客超過七成,其中有相當部分是購物爲主的客群,在市場力量主導下,奢侈品名店及金舖驟然成行成市,這些手到拿來的“速食”優厚利潤令香港怠于開發其他旅遊資源,結果出現不平衡。現在遊客結構和市場生態正在改變,未來發展應更多兼顧都市特色、人文環境、獨特文化及自然景觀,顯現香港的獨特性,增加旅遊業深度。事實上,有關方面已籌辦更多不同類型的節慶和特色活動,從不同角度宣揚香港特色,期望逐步擺脫旅客來港只爲購物的單一目的。

社論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北京的國慶招待會上提到港澳台,表示支持港澳發揮獨特作用,實現新發展,這番說話值得細味。社論指,旅遊及相關零售消費行業對本地生産總值的貢獻雖非特別大,但仍被視爲支柱行業,主因是提供大量工作機會。若要走出一損俱損的局面,便需要結構轉型,套用內地經濟術語,就是供給側改革,在供應層面提供新服務,既迎合旅遊的新潮流,更重要是創造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