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马斯克:新经济红利开启中国商业航天元年

亚太日报

text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 戴春晨

在过去的不到一个月内,美国企业Space X的重型猎鹰火箭与两枚Starlink试验卫星相继发射升空。这几次超高难度的发射,与Space 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传奇故事一起,近期频频在国内社交网络刷屏。

同样是2018年伊始,长征十一号火箭同时搭载六枚卫星升空,中国火箭第一次实现纯商业发射。在多项利好消息的鼓动下,商业航天被各路资本看好。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当前国内商业航天市场的基本格局是,卫星研制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卫星发射机会较为稀缺,依托卫星运营和服务的商业模式还处在探索阶段。

2018年,以航天“国家队”火箭空前密集发射为标志,某些低成本的商业发射技术有望突破。部分卫星运用企业将借助共享经济、消费升级等新经济红利,探索出可行的商业模式。这些也意味着,中国进入商业航天元年。

中国商业航天着力降成本

在军民融合战略和“双创”等政策的推动下,国内的商业航天市场近几年取得相对较快的发展,呈现出两强多特的格局,即力量雄厚、布局较广的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两家国企,以及一批专注于特定领域的创业项目。

国内航天企业、航天创业项目对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与 Space X探索的方向相类似。其主要逻辑包括两个关键点,一是低成本运作,Space X的主要策略是探索可回收技术与缩短发射周期降低成本。二是寻找蓝海市场,近期发射的重型猎鹰和Starlink均体现了这种逻辑。

重型猎鹰的升空,突破近地球轨道载荷的局限,为发展商业载人航天探索太空旅游提供技术基础,同时延续了猎鹰型号的低成本优势。Starlink则是一项依托数千枚低轨道卫星为全球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计划,其服务对象包括全球一小半未接通互联网的地区。微小卫星数千枚的数量便于研制标准化、流水化作业,又能降低成本。

国内有类似的探索。火箭发射方面,航天科技的长征系列与航天科工的快舟系列,均有低成本运作的探索,可重复使用火箭也在研制之中。卫星互联网方面,航天科技有类似Starlink的“鸿雁计划”,航天科工则有“虹云计划”。

在中国的可重复使用火箭尚未诞生之际,中国火箭在低成本运作方面有实质性突破,这将成为2018年中国商业航天元年的重要看点。

2018年伊始,长征十一号火箭以“一箭六星”的方式将六枚卫星发射升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发射并没有承担某项国家任务,六枚卫星均是等待升空的商业卫星。这是中国火箭首次实现全部商业发射,六枚商业卫星“拼车”上天,此前基本是商业卫星搭载火箭剩余运能的“顺风车”。在实现零的突破后,中国商业发射在2018年进入“拼车”与“顺风车”并行的时代。

航天“国家队”还尝试通过寻找新的商业发射场来降低发射成本。航天科技的负责人在2017年年底表示,面对现在商业发射低成本、快速准备的市场要求,航天科技将致力于提供丰富多样的商业发射场解决方案。低地轨道每千克发射价格有望降低至5千美元,发射准备周期可缩短为一周。

2018年,长征系列火箭将迎来史上最密集的发射频次,全年进行35次发射。航天科工用于商业发射的快舟系列也推出更密集的发射计划。按之前的计划,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于2018年上半年首飞,以“一箭六星”的方式进行发射,可一次性实现星座快速构建,大幅提升发射效率并降低成本。这意味着中国火箭灵活发射、快速响应的技术和机制将逐渐成熟。

与此同时,国内数家聚焦小型火箭发射服务的创业项目,比如零壹空间、翎客航天,其技术积累在2017年已有部分技术测试成功的案例。按照这些民营航天企业公布的计划,中国最早的民营火箭将有可能在2018年上半年发射升空。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以“立方星”为代表,全球卫星研制日趋小型化,卫星的研制成本、重量大幅度降低,卫星研制成为商业航天领域成本较低、技术难度较低的环节。目前制约商业航天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发射成本相对较高,发射次数、运能有限,需要等候较长时间。

在航天“国家队”顺应需求加密发射服务之际,国内将继续有一批商业航天企业实现卫星在轨零的突破,同时有一批卫星应用企业实现可预期的扩展。由此,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的技术将实现新的突破,成本进一步压低,商业航天取得实质性进展。

新经济孕育新市场需求

Space X等欧美企业的经验值得学习,也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商业航天市场与美国等先进市场的不同,需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创业者与埃隆·马斯克的不同。

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认为,Space X与中国航天企业差别巨大,其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Space X之所以成功,关键原因在于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美国不仅有雄厚的航天工业基础,而且还有完善的商业航天市场。在Space X之前,美国的商业航天承包商主要是波音公司等头部企业。这些企业的存在,使得美国储备了一大批航天人才,高等院校与企业间的人才输送、产学研合作渠道畅通。

与之不同,中国早些年进行过一些国际商业发射的尝试,但并未形成成型的商业航天市场。航天人才大部分都在航天系统内,其主要职责是完成国家任务,还没有充足、流动畅通的航天人才市场,国内企业对商业航天市场机制的探索缺乏适合的对标者。

第二,Space X的发展依靠注资,而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发展主要依靠融资。Space X创始人马斯克是一位连续创业者,其进入航天行业之前已经在互联网金融、新能源等行业赚取了巨量的财富。航天活动,尤其是低成本火箭的测试,失败风险巨大,需要投入巨量的预算,而创始人个人雄厚的注资,能够承受多次失败的沉没成本。

相比之下,中国无论是航天“国家队”还是新兴的航天创业项目,需要对预算或者投资人负责,其业务的开展将面临更加巨大的压力。

在欧美国家在市场、技术占据优势的背景下,中国的商业航天市场有无自身独特优势?

中国市场与美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窗口,新经济、新业态的兴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均能酝酿出新的市场需求,而其中相当大部分适合商业航天开拓,这是美国市场所不具备的。

目前,国内航天创业项目已有不少探索,比如“双创”政策推动更多基础研究,民营航天企业天仪研究院专注于研制搭载太空实验的卫星;航天创业项目试图利用卫星测控,在国内中小学开展STEAM课程;“风马牛一号”计划将卫星运营与文娱、直播相结合。预计在2018年,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将有更多将航天技术与新经济相结合的商业项目。

中国要尽可能地抢占全球科技制高点,但中国商业航天从业者不仅要关心“谁的技术更先进”,更要回答“如何赢得市场”的现实问题。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变化,将提供多种多样的技术应用场景,为中国商业航天企业提供发展壮大的土壤。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