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波特曼,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年末,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 93 岁。
他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开创了综合建筑群,改变了全世界城市的天际线,甚至重新定义世界各地的摩天大楼。
更是第一个在中国造高楼的人,曾经造过上海之“最”——高152.1米的上海商城,
而他最影响世界的设计是“中庭设计”。很多你在酒店里习以为常的观光电梯或是通透的中庭的落成都归功于他的坚持。
亚特兰大万豪侯爵酒店
他造了上海第一个“摩天大楼”
如今位于上海静安区中心位置的上海商城,是许多老上海人中的时髦地。
高152.1米的上海商城(别名波特曼商城),是波特曼在中国留下的第一个高楼,也是当时的上海之“最”。
@米丈地图
上海商城中,酒店位于最中央,两边是两幢34层高的公寓和办公大楼,通向花园或是半室内的中庭。远远看去像个“山”字。
大厦内的的丽思卡尔顿酒店,也就是1990至1998年时的香格里拉。它是新中国最老的五星酒店之一。
为表彰波特曼的贡献,商城中央的丽思卡尔顿酒店被称为波特曼酒店。全球百家丽思卡尔顿,却仅有这一家,将设计师的姓氏冠在了丽思卡尔顿品牌之前。
“我们是邓小平引进来的。” 波特曼和中国的缘分早在1979年就已结下。
当时中美关系恢复正常化,邓小平访问美国,入住亚特兰大市的73层高的威斯汀桃树广场旅馆,它是波特曼最出名的作品。位于跨越亚特兰大14个街区,著名的桃树中心综合建筑群。
据说当初亚特兰大赢得奥运会举办地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桃树中心。
在1990年,波特曼受邀来到中国。
“几乎没有酒店,汽车也是不多,这是个自行车的王国,城市基本上都是灰色,颜色非常单调。”这是波特曼记忆中最初的中国。
Enter you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除了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带点洋味道建筑非常稀少,这让波特曼嗅到商机。
他想在上海打造一个像“桃树中心”一样多功能综合性的建筑,这就是未来的上海商城。因为是新中国第一个多功能综合建筑群,政府非常谨慎。
“之前有些建筑师只是提供设计图片,没有实物,但我们的东西是实实在在的。”
为了赢得上海商城的最后设计权,波特曼邀请了当时的上海市长,汪道涵前往美国,参观其在圣亚特兰大和洛杉矶设计的实体建筑,
这座当时的上海之巅,敲开了波特曼家族进军中国市场的大门。
出自波特曼手笔的上海华尔道夫酒店,毫无疑问,这是希尔顿集团在中国最出彩的作品之一。
上海华尔道夫酒店
前部恢复当年拥有远东第一吧台的上海俱乐部原貌,后半部分是景观极佳的新客房塔楼。
老建筑与新酒店完美融合,一出场便风光无两,成了老建翻新的典范。
如今提起石库门,只会想到风头正劲的建业里嘉佩乐酒店。却少有人知道,这一片石库门别墅早在 2010 年就经波特曼之手修缮。
在数十栋联排别墅中,他融汇了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居民特点,将建筑修复成一代上海人记忆中的模样。
“马头山墙”、“清水红砖”、 “半圆拱券门洞”等经典元素都得以展现,其标志性的水塔,让人过目不忘。
如果说嘉佩乐与华尔道夫的老建筑翻新是波特曼的第一面的话,上海明天广场则是他的第二面。
上海明天广场JW万豪
甚至纽约时报都评论说:波特曼是唯一一位在他的时代里不仅创造了一系列历史性的建筑,同时又开创了一种新的城市风格的建筑师。
此外,他设计的北京柏悦酒店也是暗藏玄机。大楼虽看似普通,玄妙却藏在 62 层的顶楼。
巨型方块中悬着一个中式的灯笼。只需一笔,就如画龙点睛般让人将它与其他建筑区分开来。
北京柏悦酒店
波特曼先生与中国的友谊也越发深厚。1993年,他还成为了当时沈阳建筑工程学院(现沈阳建筑大学)的荣誉教授。
“谁都可以造高楼,但我不一样”
“谁都可以建造高楼,并在其中布置房间,但我们应该把人放在设计的第一位,希望能激发出他们的热情。”
约翰·波特曼最出名是他的中庭设计。他创新的垂直中庭打破了传统旅馆的狭窄空间局限,改变了之后许多酒店的设计形式。
酒店内的宽阔空间成为中庭,变成新的公共空间,人与人可以互相交流。“当你踏进一个密闭的电梯,每个人只会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子看。而玻璃电梯会让人精神舒爽,建筑应是一曲交响乐。”
其实最开始他的中庭设计并不被开发商看好,但他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断向各个国内的酒店老板介绍自己的项目,终于得到了当时还只是一个连锁汽车小旅馆的 Hyatt House 公司的支持。
建成以后,宽敞的中庭打破了大家的想象,一举获得成功。波特曼的酒店设计得到了国际建筑界的认可。
在60、70 年代,波特曼独特的摩天大楼,宽敞明亮的中庭,绚丽的玻璃电梯给当时沉闷的酒店设计打开了新世界。
越来越多的酒店开始模仿波特曼的中庭设计,甚至于一些汽车旅馆都有了中庭。而 Hyatt House 公司也发展成了全球熟知的凯悦酒店集团。
凯悦酒店
而他能有这样的成就,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不仅是个设计师,还是个房地产开发商。当以开发商角色进行建筑设计时,拥有的控制权、自主权就多了起来。
“波特曼是他那个时代唯一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的辉煌建筑,还创造了一种新都市风格的建筑师。波特曼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能将自己所设想的设计转化为现实的建筑师。” 普利策奖得主保罗·戈德柏格曾在《纽约时报》中夸赞波特曼。
万豪酒店
他的最得意的作品,是位于他的家乡亚特兰大,跨越14个街区的桃树中心区。
桃树中心区
这里是亚特兰大首次出现的商业中心区,包括桃树中心办公塔楼、桃树中心购物商场、海亚特摄政旅馆等。最早邓小平访问美国入住的威斯汀桃树广场旅馆也在其中。
这家酒店在当时也是一举拿下了“亚特兰大最高酒店”的称号,一如波特曼的喜好,有广阔的中庭和华丽的观光电梯。
阳光从顶层的天窗倾泻下来,让酒店内的宾客感觉非常温暖,而且也让室内的植被有了更好的成长环境。
建筑和他一样,骄傲又独立
波特曼和他创造的高耸大楼,革新了酒店设计,复兴了战后美国城市衰败的市中心,有人把他称作一个时代的开创者。
但随着摩天大楼的增加,近年来建筑界对他的批评越来越多。
“他的建筑是水泥孤岛,只为业主服务,隔绝了内外的沟通,与当下建筑开放、模糊界限的潮流不符。“
之前饱受赞扬的纽约的万豪酒店的小镇广场式结构,现在被批评背向时代广场,割裂了城市功能。
而波特曼最自豪的建筑群,桃树中心区运用玻璃天桥连接大楼的设计,原意是增加大楼之间的连通性,现在也被批评太过封闭, 反而让建筑与外界隔离,人们失去了更多交流的机会。
甚至这样的连接设计还爆出过事故。
在模仿波特曼风格设计的 40 层的凯悦酒店大堂,就因为举办舞蹈比赛而让两条空中走廊崩塌。造成 114 人丧生,216 人受伤。
曾有同事评价波特曼就和自己设计的建筑一样,骄傲又独立。
面对质疑,波特曼满不在乎,他坚持拥挤城市中的开放空间可以缓解焦虑,复兴市中心,吸引更多人回归城市。自己设计的建筑,尤其是酒店,是城市中的绿洲。
复兴中心, 1975
其实,这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越来越多高密度建筑的崛起也广受诟病。
波特曼在接受采访时也对中国这样的发展趋势表现担忧。“中国的这种发展不同于美国。美国当时的趋势是人们逃离市区,而中国的趋势是人们涌入城市。”
在波特曼看来,向上生长的高楼并不是解决城市拥堵的唯一出路。相反造成城市空间个性的缺失,让所有城市都变得相同。
如果从“大社区”角度出发,再加上一些文化元素就会让城市带有独特的韵味。比如他对上海石库门的改造,即还原历史上人与环境协调的居住环境,也保存上海的文化特色。
波特曼一生都在为建筑设计而奔忙。
他从小在亚特兰大长大,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对建筑设计的喜欢。
上初中时,有一个机械作图课程让他第一次接触建筑并爱上了这个专业。他说服学校管理人允许他把男生中学大学预备课程和技术中学建筑技术课程结合在一起学习。
这种从15岁时对建筑学的热爱一直坚持至今,即使他86岁时,依旧掌管着自己的波特曼设计事务所,从未退休。
他说:“是鱼就得游泳,是鸟儿就得飞。我每周在公司工作 6 天,要是没有答应妻子要休息一天的话,我可以工作 7 天。”
如今,波特曼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全球一共有两个办公地点,一家在亚特兰大,另外一家就在上海。即使老波特曼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儿子杰克波特曼依然坚持他的建筑事业,担任事务所的主理人,还有更多未竣工的建筑项目值得期待。
(来源:外滩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