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社会预期

北京青年报

text

法治与社会预期

平日里,人们虽然有时也会抱怨一下生活的忙乱,不过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大致上都是有章可循的,这样的“岁月静好”在于有维系和规制所有人行为的规则体系的存在,这就是法律。人生不能无群,个人的生存离不开群体,群体的存续离不开规则,离不开法律。法律能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能让人“知所避就”。人们据此选择自己的行为,也预知别人将如何行为,接受由选择而带来的法律后果,由是而形成了有秩序而安全的社会。所谓的“岁月静好”,是一种“不逾矩”的“随心所欲”,是由人们普遍守法意义上的法治所赋予的。

法治可以帮助人们规划自己的生活。比如作为学生,一般要经过寒窗苦读然后参加高考,走进大学,如果不想较早进入职场,那就再去读个研,利用三年的时间,或强化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或重新开始一门新专业的学习,同时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读书期间可能要考各种“证”,法律职业证、会计证、教师资格证等等,因为这是从业的“敲门砖”。考试是辛苦的,卷面成绩也不一定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但它作为一种弊端最少的人才筛选机制,还是得到了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认可。这样一种考试机制为人们的未来生活提供了一个较为稳定的预期。

当学生的如此,在社会上从事各种职业的也是如此。如果你是个小业主,在临街有间铺子,想出租赚点儿零花钱,你按照当下的行情收费,根据自己的近期生活安排,打算出租十年。你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租户,他有厨师的手艺,想开个饭店,并按照自己的设想,投资十几万装修改造了铺面,打算经营十年左右,挣点儿钱以供子女将来的教育费用。业主租客达成了协议,签了合同,之后只需按期收租交租即可。如果出现麻烦,双方还可以继续协商,或者去诉讼,法院可以提供一条解决渠道。如果你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搞开发、搞生产,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在上缴税费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还可带动地方的就业与经济发展,只要合法经营,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不可限量。

无论是小店主还是大老板,都希望自己的经营能顺顺利利,即便有风险,也不让其超出可控的范围。人们之所以敢投资,是基于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信心和信任,而这种信心和信任,则依托于一个值得信赖的法治环境。对任何人来说,如果他把某件事当做自己的职业或者事业来做,他都希望后面的经营是相对稳定的,是个人可以预期的。然而,如果在这期间因为政策的原因遭遇一些问题,那么老百姓的日子可能就没法安排了。过了今日不知道明天会是什么样子,未来充满了各种不确定,谁还敢做长远的投资?

之所以谈到这个问题,是因为笔者这几天正在参加所在地方的人大会议。与全国各地一样,地方政府也正致力于招揽人才,招商引资,也在积极推动各种项目产业的落地生根,而所有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一个地方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得益于政府只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什么能挣钱,什么是夕阳产业,商人们要清楚得多,在生产经营方面,他们才是“专业”的。现实中,人们最担心的是政策没有连续性。比如在招人招商的时候说地天花乱坠,可等企业一旦落户,就将各种承诺晾在一边,不认账,不兑现,这当然留不住人。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的时候,突破政策法律界限“胡乱承诺”,引进的时候也不按法律程序进行,结果招来些能忽悠的骗子,到最后留下诸多的烂尾工程,严重影响和制约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通常所说的新官不理旧账。在现行体制下,主政一方的政府官员,在任三到五年后就可能到别的地方任职,前任一走,不管其设想多好、进展得怎样,继任者一般都会实施新政,因为新官上任总要烧几把火的,所以之前的一些项目工程也就自然烂尾了。营商环境就是法治环境,是经营者的守法,也是管理者的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培育,需要长期的运作和滋养,是投资者经年累月的经营与人气的积累,假如政策没有连续性,那么谁敢在你这里投资?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你引来了别的地方的商人,你地盘上的商人却被挖走了,留不住人,又谈何经济商业的繁荣?只要营商环境好了,有了梧桐树,自然会引得凤凰来,这就要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注重对本地产业的培育和保护,让他们不必有政策变化的担心,对未来行业的发展有一个美好而合理的预期,这才是政府的“管理”与“服务”之道。

法治社会的可欲性,就在于它能给人提供一个合理的预期,而未来可期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漫画/陈彬